四川古藺金魚溪發現肉食性恐龍足跡腳印形似小金魚
恐龍足跡研究團隊宣佈在四川古藺縣黃荊鎮原林村的金魚溪發現了一批保存良好的恐龍足跡。這些腳印大小均勻,每個腳印3個胖胖的腳趾排列緊密,每個腳印之間間隔約50厘米,整個外形就像是一條條小金魚在水里暢遊。
這些恐龍足跡為實雷龍足蹟的一個新種,並命名為野比氏實雷龍足跡。
實雷龍足跡行跡
起因:足跡是如何發現的?
還得從去年的一場降雨說起
2020年7月,古藺各鄉鎮降雨偏多,屢屢引發山洪。在黃荊鎮原林村,洪水後的金魚溪一片狼藉,上游衝下來的枯枝敗葉、兩岸垮塌的山石堵塞了河道。
為了避免山洪爆發對村子安全造成威脅,7月9日,原林村組織村民對河道進行清理。中午時分,清理工作基本結束。就在這時,溪溝裡一塊被大水沖翻的石板引起了村民林永平的注意。
金魚溪
原來,翻面後的這塊石頭表面非常平整,面上4個間距一致的腳印吸引了他的目光。這些腳印大小均勻,每個腳印3個胖胖的腳趾排列緊密,整個外形就像是一條條小金魚在水里暢遊。金魚溪的村民相信,這些足跡就是這條溪流之所以叫金魚溪的緣由。
聽到消息後,8月25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古生物專家帶領團隊來到金魚溪,對恐龍足跡做了詳細的考察。
考察:有啥重大意義?
記錄了實雷龍足蹟的一個新種
“去到現場,果然發現了一批保存良好的恐龍足跡,這對我們了解白堊紀四川盆地的古生態有重要的幫助,論文發表在5日出版的《古地理學報》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介紹。
四川在線記者了解到,金魚溪足跡點最重要的發現是記錄了實雷龍足跡(Eubrontes)的一個新種,研究團隊將此命名為野比氏實雷龍足跡(Eubrontes nobitai)。
“這些實雷龍足跡酷似水泡金魚,但實際上,所謂’金魚’的眼睛和頭部其實是獸腳類的足跟印痕,而游動的魚尾則是三趾趾痕。這個發現再次證明,恐龍足跡參與了中國諸多民間傳說的形成。”邢立達說。據估算,野比氏實雷龍足蹟的造蹟者速度為3.89 km/h,體長約4米,是一種重要的獸腳類足跡形態型。
實雷龍足跡特寫
四川在線記者還注意到一個命名過程中的“有愛”小細節——“野比氏實雷龍足跡”的“野比”源自《多啦A夢》主人公野比大雄。“這是為了致敬《大雄的恐龍》(1980年)和《大雄之新恐龍》(2020年)這兩部優秀的恐龍主題電影,它們讓不少觀眾喜歡上了恐龍。”邢立達說。
此前:黃荊鎮曾多次發現恐龍足跡,
曾是恐龍常來的活動區域
據此前報導,去年7月中旬,在發現實雷龍足蹟的兩天后,古藺黃荊景區再次發現多組蜥腳類恐龍足跡。
短時間內,古藺黃荊連續發現兩處恐龍腳印,引起了古生物專家的重視。專家分析後表示,一億年前,古藺黃荊一帶到處都是湖泊河流,水草豐美,生態較好,是恐龍常來的活動區域。
早在2015年前後,古藺縣黃荊鎮(原桂花鄉)漢溪村曾發現多處恐龍足跡。當時,邢立達教授還專程到現場勘察。他說,當年桂花鄉漢溪村發現的恐龍足跡與眾不同,極具多樣性,除了周圍常見的蜥腳類、鳥腳類、三趾型獸腳類足蹟之外,還有罕見的馳龍類和翼龍類足跡,這表明在早白堊世時期,此地的恐龍非常繁榮。
考察隊在野外測繪
(邢立達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