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解釋了人類是如何給斐濟的生態系統帶來改變的
據外媒報導,在人類對世界生態系統影響了幾個世紀之後,弗林德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詳細介紹了一種常見本土蜜蜂物種是如何在斐濟第一次人類清除土地後蓬勃發展的。在分子生態學在一篇新論文中,弗林德斯大學領導的研究探索了斐濟低地常見蜜蜂Homalictus fijiensis的擴張之間的聯繫,何種聯繫增加了在主島Viti Levu的蔓延、同時推進了土地清理工作並向環境中引進了新的植物和雜草。
該研究的論文第一作者、弗林德斯大學研究員James Dorey表示:“早期的研究將相對較近的種群擴張跟氣候變暖聯繫在一起,但我們的研究顯示,大約公元前1000年,一種地方性物種對人類對當地景觀的改變做出了有趣而積極的反應。這一物種是一個超級通才傳粉者(為許多植物物種傳粉)、喜歡在開闊的空地築巢,所以斐濟最重要的蜜蜂傳粉者之一實際上似乎受益於人類的到來和隨後的斐濟土地清理。”
該研究利用線粒體和基因組DNA的系統發育分析檢測了斐濟本土蜜蜂種群的變化。他們顯示,斐濟的蜜蜂數量從約3000年前開始急劇增長並從約2000年前開始加速增長。
Dorey指出,跟主島Viti Levu相比,另一個主島Kadavu的蜜蜂數量沒有相應的變化,後者島嶼的人口和農業活動在歷史上都非常低。
這項研究的論文高級作者Michael Schwaarz表示:“這太近了,不能用約18000年前結束的最後一次冰河時期以來的氣候變暖來解釋。相反,我們認為斐濟蜜蜂數量的擴張跟太平洋島嶼早期被神秘的拉皮塔人佔領相吻合,這種擴張隨著後來在斐濟的波利尼西亞人的增多而加速,他們用他們的農業實踐改變了當地的景觀。”
這項研究是一個例子,表明即使沒有化石記錄,而且氣候變化是一個複雜的因素,早期人類遷移的影響也可以被推斷出來。
超級通才傳粉者如斐濟特有的Homalictus fijiensis可能存在的一個缺點是,它們可能會鼓勵引入的雜草和外來作物物種的擴張–從長遠來看,這會加劇其他生態系統的變化。
“同樣,這些研究技術也可以應用到許多其他動物物種,”Schwaarz補充稱,“例如,可以通過觀察袋鼠、袋熊和考拉等哺乳動物的蝨子寄生蟲來探索它們種群大小的變化,這些寄生蟲可能具有更好的’基因信號’,可以了解種群在過去幾千年或更久的時間裡是如何生存的。”Schwaarz認為,諸如此類的高分辨率人口遺傳研究是區分因氣候變化而產生的古老和“自然”事件以及那些由早期人類分散和殖民造成的事件的好方法。
這篇新論文是SA博物館和弗林德斯大學的生物科學家和學生對斐濟生物多樣性近十年的科學研究的結果。
SA博物館的世界文化研究員Stephen Zagala博士表示,這項新研究對當前生態系統是如何在人類遷移和定居的不同階段形成的提出了有趣的見解。“早期的歐洲探險家和博物學家都沒有意識到,數千年來,人類的大規模遷徙已經改變了太平洋島嶼的生態環境。這項研究為太平洋作為高度開墾的地區這一新興圖景增加了重要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