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發現小型古代鳥類的頭骨化石與霸王龍頭骨特徵幾乎相同
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1.2億年前的小型滅絕鳥類的部分化石骨架,它可以放在手掌中,並保留了一個獨特的頭骨,混合了恐龍和鳥類的特徵。
該化石兩厘米長(0.75英寸)的頭骨與巨大的霸王龍有著許多幾乎完全相同的結構和功能特徵,表明早期鳥類保留了它們恐龍祖先的許多特徵,它們的頭骨功能很像恐龍而不是現代鳥類。他們的發現於2021年6月23日發表《自然通訊》上。
這種鳥在1.2億年前沉積在今天遼寧省的一個淺水湖中。通過對鳥類家族樹的詳細重建,研究人員證明了這個新的鳥類化石屬於一個已滅絕的鳥類群體,被稱為enantiornithines,或”反鳥類”。它們是白堊紀恐龍時代最多樣化的鳥類群體,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
鳥類頭骨具有獨特的可動性,鳥類的這種獨特特徵被稱為”動能頭骨”,許多鳥類的上頜可獨立於下頜和腦顱進行活動。然而,與活鳥相比,這種新的”反鳥類”的頭骨,以及像霸王龍這樣的恐龍和鳥類的近親(如troodontids和dromaeosaurs)的頭骨,都不是“動能”的。相反,它的骨骼被”鎖住”,無法移動。
這種鳥類化石的頭骨的顳部區域(兩側)與活鳥非常不同。這個新物種有兩個骨拱,用於下頜肌肉的附著,就像在蜥蜴、鱷魚和恐龍等爬行動物中發現的那樣,使得頭骨的後部變得僵硬,並抵制骨骼之間的運動。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和通訊作者王敏博士說:“當從化石的高分辨率CT掃描中三維重建頭骨的所有部分時,我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要弄清楚一塊特別的骨頭。”他的同事Thomas Stidham博士提出,這塊骨頭是翼龍,看起來”與臨河盜龍的骨頭完全一樣”。
研究人員將該鳥類頭骨的CT掃描與來自中國內蒙古的著名臨河盜龍的頭骨掃描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頭骨後部的許多其他特徵,包括基鼻骨的形狀及其與其他顱骨的連接,也類似於恐龍,而不是活鳥。
“鳥類化石和恐龍也缺乏翼龍和四肢在上顎附近的離散接觸,而這種接觸在活鳥的頭骨運動中是被使用的。”該研究的共同作者Stidham博士說:“結合’鎖定’的顳骨,腭部結構的差異也表明早期鳥類中沒有運動能力。”
此外,該團隊的發現和細緻的解剖學研究有助於加強已經得到充分支持的論點,基於許多不同的證據,鳥類不僅是活的恐龍,而且是從恐龍的分支進化而來的。王敏博士說:“這是嵌在恐龍頭骨上的鳥頭,當然沒有阻止反鳥類或其他早期鳥類在白堊紀期間在世界各地取得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