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 Watch殺手鐧功能過審國行版ECG上線在即
在智能穿戴設備誕生早期,“不可一世”的蘋果和它的Apple Watch 還不是霸主,2015 年全球範圍內出貨量最大的智能穿戴設備商是Fitbit,而第二名是小米,蘋果只排到第三名。但隨著iPhone 的持續熱銷、watchOS 的不斷成熟,Apple Watch 以驚人的勢頭反超,並利用市場競爭淘汰了Fitbit,至少在智能手錶領域成為了新的霸主。
根據IDC公佈的數據,2020年全球智能手錶市場中蘋果占到了40%的份額,去年秋季推出的Apple Watch S6和Apple Watch SE表現強勁,出貨量約為1290萬。
華為、三星等企業排在蘋果身後,但相對2019年獲得正增長的只有蘋果和華為,其中華為以26%的同比增長保留了追趕蘋果的希望,其他幾個品牌估計只會被這兩家廠商拋離得更遠。
毫無疑問,蘋果的智能手錶在全球範圍內依然有著明顯的優勢,而在國內也是大多數消費者選購智能手錶時的首選。然而,國行版的Apple Watch 一直都不是“完全體”,蘋果在Apple Watch S4 上率先加入了ECG 心電圖功能,用戶在佩戴手錶時將手指放在表冠處就能進行心率檢查並生成心電圖,如此一來使用者便能及時了解自己的心率情況。
但由於政策的差異,國行版Apple Watch 的ECG 功能一直無法正常使用,這也意味著Apple Watch S4、S5、S6 三代產品在國內銷售時,一直處於“屏蔽主力功能”的狀態。
如今最新消息傳來,國家藥監局最新的一份文件中蘋果的Apple Watch 赫然在列,而獲得批准的功能,正是ECG 心電圖。如果說過去的Apple Watch 是“讓一隻手”和其他產品在市場上較量,那未來的Apple Watch 將得到完全解放的機會,要全力出擊了。
ECG 心電圖,為數不多的差異化賣點
我們為什麼要買智能手錶?這是一個好問題,也是一個“老難題”。智能手錶誕生之初功能十分單一,簡單來說就是將智能手機接收信息的能力延伸到我們的手腕上,除此之外就是藍牙遙控相關的一些小功能,但對消費者來說並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
而到了今天,智能手錶幾乎清一色地變成了“健康配件”,除了可以幫助我們脫離手機接收信息,最大的作用也就是監測身體各項數據的變化,便捷化、圖形化地展示我們的身體健康情況。不得不說,健康賽道的出現讓智能手錶的存在感大大提升,而在其中,ECG功能的出現讓Apple Watch達到了更高的水準。
ECG 功能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哪?常見於大多數智能手錶上的健康功能在技術實現上不算太難,比如心跳監測、血氧監測等算不上有太多的技術含量,大多數廠商都能做到而且能夠將數據做準確。但ECG 功能不一樣,由於ECG 心電圖對心臟健康有著直接的參考價值,所以測量精度十分重要,如果誤差太大那ECG 功能就失去了價值,而且會對使用者的心臟健康情況造成誤判。
Apple Watch S4 的ECG 功能之所以會引起轟動,不光是複雜技術的小型化難度很高,更是因為蘋果的ECG 功能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 的認證,從側面來看其精確度已經達到了準醫療器械的水準。
更重要的一點,蘋果自2018年推出ECG功能之後競爭對手們幾乎沒有辦法拿出同級別的產品與之對抗,這也能從側面說明該技術在實現時的難度。不過在2020年,OPPO和華為總算是先後拿出了具備ECG功能的智能手錶,而且通過了NMPA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認證,在技術層面追平了蘋果。
但從實際效果來看,Apple Watch 的健康配置依然更加出色,而且在iOS、watchOS 聯動體驗的支持下,綜合體驗更勝一籌。不管如何,智能手錶目前扮演的角色依然是“智能手機的配件”,消費者選購之前需要找到購買理由。而對健康的關注,尤其是高科技健康技術,則依然是吸引消費者購買智能手錶的主要原因。
中國智能穿戴廠商需要講好體驗故事
本來國產智能手錶廠商還有希望藉助ECG 功能實現“彎道超車”,蠶食原屬於Apple Watch 的健康穿戴市場,但如今國行Apple Watch ECG 功能有望上線,這對國產智能手錶廠商來說自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但對國產智能手錶廠商來說真的只有壞消息嗎?其實未必。無論如何,在國內、在ECG 相關健康功能層面,國產品牌始終擁有先發優勢,只要做好這些點,對抗Apple Watch 也不是大問題。
首先,國產智能手錶始終有價格優勢。無論Apple Watch 有沒有ECG 功能,它的價格和產品定位始終要比國產智能手錶高一截,換言之國產智能手錶在Apple Watch 面前始終有價格優勢。就算未來Apple Watch 會補齊ECG 功能,國產智能手錶也大可不必擔心會對自家產品造成威脅,因為本來就不是直接競爭的關係。
相對的,在2000 元以下的價位裡,國產智能手機有大把機會把ECG 功能打造成核心賣點,主打“科技普惠”,這也未嘗不是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好機會。
其次,國產智能手錶廠商在市場教育方面走在更前。儘管Apple Watch的美國版本早在2018年就引入了ECG功能,但中國地區的ECG功能引入,卻是國產品牌走得更前。這也意味著國產智能手錶在產品認知、市場教育方面有著更豐富的經驗和更深厚的積累,更容易說服消費者為ECG功能買單。
比如,OPPO 為了推廣OPPO Watch ECG 版,積極地和各大健康管理、體育機構進行合作,通過專業平台為其背書、推廣,強化產品認知。一般來說,國產品牌在推廣產品時會更懂得利用各類資源,將產品的體驗融入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去,這也是做得比蘋果更好的一點。
最後,國產智能手錶廠商在軟硬件整合方面也有豐富的經驗。雖然我們一直都說蘋果的軟硬件生態整合做得非常出色,但國產品牌已經迎頭趕上,哪怕還達不到蘋果的水準但也是十分接近。
比如說,華為的鴻蒙系統可以讓智能手錶在智能生活中扮演更多的角色,做到超出智能配件之外的用途。國產智能手錶越來越懂得如何整合生態和資源,讓設備之間實現有效的信息聯動,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國產智能手錶品牌,正是趨勢的體現之一。
總體而言,國行Apple Watch 有希望加入ECG 後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產對應產品的市場表現,但還遠不到“趕盡殺絕”的程度。國產智能手錶在功能和體驗上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進步和提升,我們相信多給一點耐心和時間,一定可以見到國產品牌在Apple Watch 面前會更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