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扒了滴滴的發行價,發現有投資人賺了1 萬倍,有人賺了10%
滴滴上市在即,對於數十家早期參與投資的VC、PE來說,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根據25日凌晨更新的招股書,滴滴IPO發行價區間為13-14美元。上市前滴滴現有的原始股和優先股將重新分類為10.09億股A類普通股和1.17億股B類普通股(相當於45.04億ADS),加上上市發行的2.88億ADS,上市後的滴滴市值將達到623-671億美元。
這樣的價格並不算高,如果上市後股價不漲,後面進去的投資人幾乎賺不到錢。根據招股書,滴滴ADS 與普通股的比例為4:1, 其發行價相當於每普通股42-56 美元,而持有滴滴B-2 系列優先股的投資人,當時的交易對價為50.93 美元,已經接近滴滴發行價區間上限。
上市前歷經多輪融資,還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合併,滴滴有著複雜的股權結構,僅夾層權益就有20 類之多(A1-A18 系列優先股和B1、B2 系列優先股)。而不同階段的投資人,收益也是天差地別,天使投資人王剛收益近萬倍,2017 年Uber、 滴滴合併之後進入的投資者,4 年投資收益的收益卻微乎其微。
閱讀正文前還要提醒一點,根據招股書,滴滴上市前已經從老股東手中回購了超過1800 萬股,所以部分優先股的交易對價可能會小於當時的投資額。
王剛回報近萬倍,快的投資人合併後賺了57 億美元
滴滴上市前的私募股權融資歷經三個階段:分別是2015 年2 月與快的合併前的早期,2016 年底與Uber 中國合併之前的成長期,以及2017 年至今的成熟期。其中滴滴和快的的早期投資者,少的回報十幾倍,多的能到上萬倍。
滴滴與快的合併之前,兩家公司已經是估值數十億美元的獨角獸。其中快的完成七輪融資,滴滴完成九輪。
2015 年2 月,滴滴打車收購快的。根據二者的合併協議,快的股東的權益被替換成新公司A-1 系列至A-6 系列優先股,滴滴股東的權益被替換成新公司A-7 系列至A-15 系列優先股。
先看快的投資人的收益。
根據CVSource 投中數據,快的歷史上一共進行了7 輪融資,總額超過7 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原阿里戰投負責人趙鴻創立的阿米巴資本、普華資本、阿里巴巴、經緯中國,以及老虎環球基金、軟銀中國等。
2015 年2 月,快的被滴滴合併,總交易對價為133.5 億元(約合22.1 億美元)。合併後部分投資人的持有的原始股和優先股,被重新劃分為滴滴出行A-1 至A-6 系列優先股。
合併時快的投資人持有的股權作價15.5 億美元,6 年後滴滴上市時,總價值已經增至72.5 億美元(按照發行價上限14 美元計算,下同),期間增加約3.5 倍。
與最初投資快的相比,部分早期投資者的收益可以達到數十倍至數百倍,以2013 年10 月A-2 輪投資400 萬美元的經緯為例,上市後這筆投資對應的權益總價值約6 億美元,總回報近150 倍。
再看滴滴早期投資人的收益。
根據CVSource 投中數據,與快的合併前滴滴一共完成6 輪融資。合併後滴滴投資人的權益被重新劃分為A-7 系列至A-15 系列優先股。按照招股書披露的取得股份時的交易價格,投資收益從7000 倍到5 倍不等。
根據早先的採訪,滴滴天使投資人王剛當年一共投資滴滴70 萬元(招股書顯示為16 萬美元),上市後其權益將轉為2000 萬股A 類普通股,合11.2 億美元。如果王剛沒有在7 年裡賣出老股的話,上市後其收益將超過1 萬倍。
除王剛外,2012 年底投資滴滴A 輪的金沙江創投,投資回報超過350 倍;2013 年投資1500 萬美元的騰訊、經緯,上市後這筆投資的賬面收益近9 億美元,回報約60倍。此後的C 輪、D 輪投資者,回報則在5-20 倍不等。
由此可以看出,滴滴C 輪以前的投資者都取得了較高倍數的回報。而隨著2014 年國內打車大戰升溫,滴滴融資額和估值快速增長,投資人的回報倍率也在下降。但由於每輪投資額較大,其收益額依然可觀。例如2014 年底淡馬錫、DST、GGV 等投資滴滴近7 億美元,投資回報率雖然“僅”有3.5 倍,淨收益額卻超過20 億美元,比此前任何一輪投資人賺的都多。
而在快的滴滴合併之後,這種投多賺多的現象愈發明顯,直到2015 年底滴滴合併UBER 中國,成長為一個數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投資人的收益才開始出現明顯的下降。
軟銀4 年投資上百億,收益率只有10%?
快的、滴滴合併之後,國內網約車大戰並沒有就此結束,滴滴的下一個對手是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獨角獸:UBER。
UBER 在2014 年初進入中國,2014 年10 月推出人民優步後開始加速在中國市場的拓展。2015 年,UBER 中國和吞併快的後的滴滴打起了一場補貼大戰,滴滴的融資速度也在不斷加快。
2015 年5 月至2017 年8 月間,滴滴進行了三輪融資。
2015 年5 月,滴滴完成微博領投的A-16 輪融資,這輪融資總交易金額為2.42 億美元,根據微博公告,其中微博出資1.42 億美元。按照發行價計算,投資者的回報約為2 倍。
2015 年7 月至2016 年3 月,滴滴進行了A-17 輪融資,根據公開資料,中投、中國平安、阿里、騰訊淡馬錫、Coatue、招商銀行等機構參與了本輪融資。按照14 美元發行價計算,這批投資者的賬面回報約33 億美元,回報率將將超過100%。
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滴滴進行了A-18輪融資,根據此前報導,這輪融資總額達45億美元,蘋果、騰訊、軟銀中國、阿里巴巴、中國人壽、加華資本和不少國資都在此時入場。但此時滴滴的估值已達數百億美元,投資者的回報率並不太高,按照14美元發行價計算,回報率不到50%,也就是說此時投資滴滴,年化回報率還不到15%。
而在2016 年8 月滴滴收購UBER 中國後,滴滴的估值已經漲至將近500 億美元,接下來的兩年裡,軟銀和孫正義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角。
根據招股書,2017 年4 月至2019 年8 月期間,滴滴進行了B-2 輪融資,期間募資總額達到108 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孫正義的軟銀願景基金、阿聯酋石油佬穆巴達拉投資、銀湖資本、豐田汽車等。
其中大部分份額都被孫正義的軟銀願景基金拿下,而除了認購新份額,孫正義還從不少老股東手中收購原始股和優先股,截至上市前,軟銀持股比例達21.5%, 是滴滴第一大股東。
但與當年2000 萬美元投資阿里賺回幾千上萬倍回報不同,孫正義“追高”滴滴,目前來看收益率並不算高。以B-2 輪為例,根據招股書,B-2 輪平均交易對價為每股的50.93 美元,相當於每ADS 的成本為12.7 美元。而滴滴的發行價為13-14 美元,即使按照上限計算,這一輪參與的投資者收益率也只有10%,3%-5% 的年化收益率,還不如餘額寶。
當然對於軟銀這樣的長線投資者,上市並不意味著退出,對阿里投資賺的將近1500 億美元,90% 以上也都是在阿里上市後,受益於二級市場股價上漲。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把中國業務賣給滴滴,放棄中國市場的UBER 也將在此次IPO 中獲益。根據招股書,2016 年8 月至2017 年10 月期間,滴滴發行了總對價近70 億美元的B-1 系列優先股用於收購UBER 中國,大部分都支付給UBER 母公司。滴滴上市前UBER 持有12.8% 的股份,賣掉中國業務為UBER 賺回了近80 億美元。
但要是能做的選擇的話,在80 億美元和中國市場之間,相信UBER 一定更想要的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