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要用的水哪裡來?揭秘星辰之上的“淨化器”
三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飛天,之後順利進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空間站長期工作,航天員需要解決吃喝拉撒這些基本需求,這其中要滿足飲水需求成本不低:人每天正常的飲水量為1500毫升至2000毫升,根據當前國際航天平均運載成本,1千克水的發射成本約為14萬元至35萬元不等。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了解到,為了降低空間站的運營成本,為航天員提供清潔的供水來源,該所科研團隊研製了一種裝置,名為環控生保尿處理子系統和水處理淨化器,作為天和核心艙控環生保關鍵子系統之一,它已成功升空入軌並正常工作。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十室主任崔廣志告訴記者,尿處理子系統採用蒸汽壓縮蒸餾技術將預處理後的尿液進行旋轉蒸餾,將收集到的水蒸氣冷凝後形成蒸餾水,然後將蒸餾水輸出給水處理子系統進行深度淨化處理,實現了從“尿”中取“水”,成功變廢為寶,實現了空間站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同時減輕了貨運飛船的載荷負擔,降低空間站的運營成本。
崔廣志說,尿處理子系統能夠從6升尿液中提取出5升蒸餾水,最大產水速率為2.5升每小時,蒸餾水經過水處理子系統淨化後的再生水,可以滿足在空間站中長期作業的航天員清潔、制氧等用途。
“空間站尿液處理技術是國際公認的技術難題,也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關鍵技術之一。”崔廣志說,尿處理子系統工作於微重力環境下,處理的物質為添加了預處理劑的尿液,具有強酸性、強腐蝕性、易結晶沉澱的特點,對於系統的機電運動部件長期正常運行是極大的挑戰。而面對空間站產品的長壽命、高可靠性要求,研發團隊開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摸索與試驗驗證,先後突破十餘項關鍵技術,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確保實現產品的長壽命、高可靠性指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