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影像曝光:楊利偉凱旋後看望錢學森
中國的空間站正在穩步推進中,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位宇航員正在太空遨遊,而能夠取得如此成就,離不開中國航天人一代又一代的艱辛付出。央視《國家記憶》欄目,今天特意播出了一段珍貴的歷史影像。
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載著楊利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中國人第一次進入太空,在軌運行14圈、21小時23分後,返回艙於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內蒙古主著陸場,軌道艙留軌運行半年。
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的願望,是中華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國航天事業在21世紀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之後,人們第一時間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我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楊利偉也在回到北京後,專程來到錢學森家中,向老人報導。
此後,每一位從太空凱旋的航天員,都會前往錢學森家中,報告好消息,直到錢學森去世。
而在錢學森的臥室中,一直保留著一個神舟飛船的模型。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空氣動力學家、系統科學家,工程控制論創始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錢學森於1934年從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1935年由第七屆庚子賠款公費赴美進修;1936年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師從西奧多·馮·卡門;1939年獲得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數學博士學位,之後留下任教;1945年被派赴德調查納粹德國火箭科技。
1955年,錢學森回到中國;1956年出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1957年出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任院長,同年補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8年創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係並出任首屆主任;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錢學森在火箭與航天領域提出了若干概念,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將中國航天系統工程的實踐提煉成航天系統工程理論,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