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揭示了逆轉的結果
一項新研究顯示,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青少年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出現了轉機,但那些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的人卻出現了相當大的下降。關於COVID-19大流行病對英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不同影響的第一個全國性代表性證據是由蘭卡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合作領導的。
在大流行之前,心理健康狀況好於平均水平的青少年(10至16歲)的情緒和行為問題、多動症以及與同伴和朋友互動的問題有所增加,但在大流行期間,他們的親社會傾向(如關心他人和願意分享和幫助他人)有所下降。
相比之下,大流行前心理健康狀況低於平均水平的青少年經歷了相反的變化,研究說,這可能是因為有更多時間在家裡接受父母的監督,防止了打架或欺凌等行為。
該研究於6月17日發表在《青少年健康雜誌》上,該雜誌是青少年健康和醫學協會的官方雜誌,該研究還指出了社會、人口和經濟群體之間影響的巨大差異。
來自脆弱的單親、獨生子女和不太富裕的家庭的年輕人在COVID-19期間經歷了比以前更大的心理健康下降。而那些生活在單親家庭的人在社會福利方面經歷了更大的下降,這反映在與同齡人和朋友互動的問題以及孤獨感的增加上。
家庭中其他孩子的存在有助於保護青少年免受大流行病對其情感和社會福利的不利影響。這場大流行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也因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而異。與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相比,父母收入高的青少年的行為問題減少得更多,多動症和與同齡人和朋友交往問題的增加較少。
研究還發現,雖然青少年不太可能感染COVID-19或因感染新冠病毒而變得嚴重,但家庭成員的COVID-19症狀和疾病對青少年的社會福利造成了影響。該研究表明,與之相關的自我隔離、社會疏遠和污名可能使他們容易受到欺負和社會邊緣化。
該研究說,這些發現強調有必要超越一刀切的做法,為青少年採取量身定做的心理健康支持和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減輕該大流行病對心理健康的不平等影響。
英國COVID-19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是由蘭卡斯特大學的社會學家胡洋博士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錢悅博士進行的。
他們分析了由經濟和社會研究委員會資助的”理解社會COVID-19調查”的數據–該樣本包括886名10至16歲的青少年,他們在大流行病之前和期間都接受了調查。這項研究填補了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空白,而對成年人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卻在不斷增加。
胡洋博士說:“青少年正處於人生的關鍵階段,大流行病對他們心理健康的不利影響會破壞他們眼前的幸福,並損害他們的長期發展。從我們的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應該努力減輕這一大流行病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響–這個問題還沒有在關鍵的公共衛生和政策對話中出現。”
錢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結果敦促政策制定者減輕大流行病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的差異,審視這些差異如何植根於大流行病前的社會經濟不平等,並對未來可能出現的不平等現象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