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科考發現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5億年前柴達木板塊可能靠近華北板塊
記者15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2020年7月,南京古生物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與北京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對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進行野外科學考察的過程中,在柴達木板塊北緣的全吉山地區,首次發現了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相關成果於2021年6月14日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地學類綜合性期刊《地質學》(Geology )。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2020年聯合科考隊伍
青藏高原發現的最古老的化石生物群
這是繼湖北三峽地區之後,在中國發現的第二個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產地,也是迄今為止在青藏高原發現的最古老的化石生物群。
5.8億~5.41億年前,有一群奇特的“非主流”生物群:它們有的像一張大葉子,有的像水母,有的像蠕蟲……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埃迪卡拉生物群。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埃迪卡拉生物群復原圖
埃迪卡拉生物群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前夕全球分佈範圍最廣的複雜生物群。它們不僅對理解早期動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其不同的化石組合也是埃迪卡拉紀晚期地層劃分與對比的標誌。南京古生物所副研究員龐科說,早在2011年,湖北三峽地區曾經發現第一塊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
龐科說,高原的科考環境非常艱苦,全吉山地區海拔3200米,科研人員每天需要爬兩次山,山頂上的風也很大。但是挖掘化石讓大家都很興奮,樂在其中。
“中午在山下吃飯時,陳哲說他帶了一塊化石標本下來。我們都仔細看了一下,確實很有可能是埃迪卡拉化石,但不能百分百確定。”龐科說,直到下午,他看到研究生吳承羲拿著一塊小化石端詳許久。
“老師,你看看這是不是埃迪卡拉化石?”他一看,這就是一塊典型的埃迪卡拉化石。龐科說,之後科研團隊在全吉山剖面皺節山組的紫紅色砂岩中發現了更多的化石。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2021年南古所挖掘隊伍
5億年前柴達木板塊可能靠近華北板塊
今年6月,團隊再次來到當地進行科考。目前發現的埃迪卡拉化石種類以恰尼蟲為主。恰尼蟲是埃迪卡拉紀晚期固著生長於海底的葉狀體生物,是埃迪卡拉生物群中最為典型的化石之一。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恰尼蟲化石
另外,陝西跡化石的數量也很豐富,標本達到600多個。陝西跡是一種具有密集排列橫紋的條帶狀化石。陝西跡普遍發現在距今5.5億年-5.39億年的地層中,是一種埃迪卡拉紀末期的標準化石。恰尼蟲和陝西跡在皺節山組的共同出現,表明皺節山組的沉積時代很可能為距今5.5-5.39億年前。
科研人員認為,在新元古代雪球地球時期,冰川在全球範圍內廣泛發育,而顯生宙的冰期,如晚奧陶紀冰期和石炭紀-二疊紀冰期,冰川僅在中-高緯度地區出現,這一模式可能在埃迪卡拉紀晚期已經開始。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5.5億年前柴達木版塊和華北版塊的古地理位置
華北板塊和柴達木板塊埃迪卡拉紀晚期冰川的發育,表明該時期這兩個板塊很可能處於中-高緯度地區,而非此前認為的低緯度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