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認為人類正在創造可能導致下一次疾病大流行的條件
悉尼大學的新研究發現,人類正在創造或加劇可能導致下一次傳染病大流行的環境條件。悉尼獸醫學院建模表明,生態系統壓力、氣候變化和經濟發展是與病原體(致病因子,如病毒和細菌)多樣化有關的關鍵因素。這有可能導致下一次傳染疾病的暴發。
Balbir B Singh博士、Michael Ward教授和Navneet Dhand副教授的研究報告發表在國際期刊《跨界和新發疾病》上。他們發現,在土地面積更大、人口更密集、森林覆蓋率更高的高收入國家,人畜共患疾病(在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的疾病)的多樣性更強。
該研究還證實了人口增長和密度的增加是人畜共患疾病出現的主要驅動因素。全球人類人口已從1900年的約16億增加到今天的約78億,對生態系統造成了壓力。隨著人類人口的增加,對住房需求也在增加。為了滿足這一需求,人類正在侵占野生棲息地。這增加了野生動物、家養動物和人類之間的互動,這增加了細菌,病毒從動物身上傳入到人類身上的可能性。
到目前為止,這種疾病模型還很有限,但是這些信息可以幫助為緩解疾病提供信息,並可能防止下一個大流行疾病出現。最近對人類人口造成破壞的其他人畜共患疾病包括SARS、禽流感(H5N1)和豬流感(H1N1)、埃博拉和尼帕病毒。
研究人員還指出,天氣變量,如溫度和降雨量,可能影響人類疾病的多樣性。在溫度較高時,往往會有更多新出現的病原體。這些因素結合起來證實了人類發展,包括人類影響的氣候變化,不僅破壞了我們的環境,而且對傳染病的出現負責,如COVID-19。分析表明,可持續發展不僅對維持生態系統和減緩氣候變化至關重要,它可以為疾病控制、緩解或預防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