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與小型恆星由塵埃盤形成不同大質量恆星是由碎片形成的
據外媒報導,一個由荷蘭研究人員領導的天文學家小組發現,高質量恆星的形成方式與它們較小的“兄弟姐妹”不同。小質量恆星通常被一個有序的塵埃和物質盤所包圍,而大恒星的物質“供應”則是混亂的。研究人員使用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望遠鏡進行觀察,最近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
研究人員十分清楚小而年輕的恆星是如何產生的。它們以一種相對有序的方式從氣體和塵埃盤中吸積物質。天文學家已經在年輕的、低質量的恆星周圍看到了許多這樣的塵埃盤,但從未在年輕的、高質量的恆星周圍看到過。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型恆星是否以與小型恆星相同的方式出現?
大型恆星是以不同的方式形成的
“據隸屬於萊頓大學ALMA專業中心Allegro、來自奈梅亨大學的Ciriaco Goddi稱:“我們的發現現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答案是’不’。”
Goddi領導的團隊研究了W51恆星形成區的三顆年輕的高質量恆星,該區域距離地球大約17000光年。研究人員特別在尋找大型的、穩定的圓盤,以垂直於圓盤表面的方式排出物質的噴流。高分辨率的ALMA望遠鏡應該可以看到這樣的圓盤。
不是穩定的圓盤 而是混亂的
Goddi稱:“但是,我們發現年輕的、高質量恆星的吸積區看起來像一團混亂,而不是穩定的圓盤。”
觀察結果顯示,大量的氣體從各個方向向年輕的高質量恆星襲來。此外,研究人員還看到了噴流,這表明可能存在著望遠鏡看不到的小圓盤。此外,似乎在大約一百年前,所研究的三顆恆星中的一顆周圍的盤子在圓盤。
來自多個方向的物質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些年輕的、高質量的恆星,至少在其早期,是由來自多個方向的物質以不規則的速度形成的。這與小恆星不同,小恆星有穩定的物質湧入。天文學家們懷疑,這種物質的多重供應可能是無法形成大型穩定盤的原因。
Goddi表示:“這樣一個非結構性的流入模型以前曾被提出過,是在計算機模擬的基礎上。我們現在有了第一個觀察證據來支持這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