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有望為全球貿易結算開闢新視窗
法定貨幣數字化已是全球未來的大趨勢,世界貨幣的競爭化以及多元化因此會演繹得越來越激烈,不同形式的法定貨幣競相登場,帶著國家信用背書的烙印躋身全球貨幣價值儲存、交換媒介的工具賽道。
中國人民銀行前任行長、中國金融學會會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名譽院長周小川日前出席2021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時強調,數字人民幣設計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主要是國內支付系統的現代化,為零售支付系統服務,不是要取代美元在國際上的主導地位。作為中國數字貨幣的直接決策者與推動者,周小川對數字人民幣的定位既澄清與矯正了國內不少人對法定數字貨幣的誤讀,同時也讓可能讓那些拿數字人民幣說事的美國政客和精英人士緘默其口。
從先後在深圳、蘇州、北京、成都、上海與長沙等六地進行公測,到接入京東、B站、美團、滴滴、順豐等線上企業,同時覆蓋數万家線下商戶,作為一種技術創新物種,借助與宏觀政策的鼎力支持與微觀領域金融科技創新能量的雙重驅動,數字人民幣正朝著零售消費端加速落地與聚焦,從中著實看不到其能與美元發生關聯的蛛絲馬跡。但之所以產生數字人民幣會替代美元的認知與判斷,主要是源於實踐層面作為一種跨境支付工具,數字人民幣遲早會進入對外貿易領域,同時從技術上來講,數字法幣又是建立在區塊鏈底層技術基礎之上的,而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特徵,即支持點對點與端對端的交易。說得直白一些就是,有了法定數字貨幣,中國在今後的國際貿易活動中就可擺脫受美國控制的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直接與貿易對像國進行非美元化工具的結算。
SWIFT被美國主宰的確不假,除了該機構的董事長常年由美國人擔任外,作為一個覆蓋全球的銀行間跨境相互通信與結算系統,SWIFT的結算工具主要是美元,而且全球所有國家的貿易與投資往來都須經過SWIFT進行結算,美國也經常拿SWIFT當做武器對相關國家展開制裁,也就是限製或者取消使用美元的資格。在這種情況下,天下自然苦秦(SWIFT或者美元)久矣。但是,苦水也只有往肚子裡吞,畢竟全球至今還沒有找出一個可以“去美元”的有效藥方,即便是有了像數字人民幣這樣的法定數字貨幣新面孔,也並不意味著其就可以成為取代美元的力量。
不錯,數字人民幣可以獨立於SWIFT之外運作,但交易永遠是雙方或者多方的,如果在SWIFT之外採用數字人民幣結算只有一方尤其是中方的主張,再順暢的交易與結算通道恐怕也是功能式微。換言之,數字人民幣要得到國際市場更多的認可,必須具備超過或者與美元齊身的價值,比如幣值穩定、流通廣泛與匯率自由等,顯然人民幣還不能完全顯示出這些優勢。既如此,擺脫了SWIFT而採用數字人民幣結算的數量也將十分有限,相應地對美元的“擠出效應”也會非常微弱。還有一點必須提醒的,無論是採用什麼貨幣工具結算,國際市場上的貿易品尤其是大宗商品都是用美元來計價的,也就是說,即便脫離了SWIFT用數字人民幣結算,前提都是建立在美元作為價值尺度基礎之上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說數字人民幣改變的只是貿易工具的結算形式,並沒有改變對美元的價值依賴這一核心內容,從而也就沒有動搖美元的基礎性支配地位。
實際上,按照官方的表述,數字人民幣包括DC(數字貨幣)和EP(電子支付系統)兩個部分,其中DC代表的是流通中的現金,即所謂的M0,或者說流通中的紙幣量,而EP代表的則是流通與支付渠道,也就是線上代替線下、銀行支付之外還有非銀支付。顯然,數字人民幣改變的只是法幣形式與使用方式,而任何一種貨幣的本體價值或者實際影響其實並不會因為這樣表觀的改變而改變,尤其是在國際匯率市場與全球貿易活動中,美元也不會因為數字人民幣的出現而自慚形穢,反倒可能是一切照舊。否則,全球目前那麼多國家和地區都在搞法定數字貨幣,美元早就無用武之地了。
其實,照美元在全球的功能地位與市場影響力,目前任一非美貨幣均不可與其同日而語。在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中,美元占比達60%,國際貿易投資支付的份額中美元占比超過40%,同時全球40%的債務以美元計價,90%的外匯交易都涉及美元。另外,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籃子中,美元也一直穩居第一。這樣的國際貨幣體系很長時期將很難重塑,因為支撐美元在價值儲存、交換媒介和記賬單位長袖善舞的不僅只有美國在全球領先的經濟、科技和軍事綜合實力,也有美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所產生的強大購買力與美元輸出力,更有美元自身穩定的信用背書。這種情況也說明,只要美國不主動改變國際貨幣體系,任一貨幣都不具備可以取代美元的較大概率,其中包括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並不會因任一或者多個國家貨幣形態的變化而作出改變;反言之,只要美元不數字化,即使有人民幣、歐元等主要貨幣的數字化,也很難撼動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
當然,與其他非美主要經濟體有所不同,中國目前是世界最大貿易國、最大的工業生產國、最大的初級原料進口國、最大能源進口國和最大農業進口國,按照國際著名研究機構推測,在2028年-2035年之間中國GDP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到了這個節點,數字人民幣替代美元應該很有底氣吧?其實未必。對比發現,早在19世紀末美國的經濟總量就超過了英國,但直到“二戰”後英鎊才最終走向終結而美元開始出人頭地,因為那時美國才真正站到世界第一強國的高地之上,除了經濟指標鶴立雞群之外,更有科技、軍事、文化、教育等綜合實力蓋壓全球。動態地看,雖然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祇是時間早晚問題,但在軍事、科技、教育、文化和人才方面追平美國卻並非朝夕之事,由此決定了數字人民幣很長時期內將無法與美元平起平坐。
回過頭去看,從美元成為世界貨幣到今天,美元的霸主地位一直巋然不動,尤其在美國對全球經濟貢獻的佔比不斷下降,同時新興市場國家日漸崛起,以及歐元橫空出世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顯著加快且連續走強的背景下,美元的主導地位還能維持依舊本就是一件不尋常的事情。對於美國來說,既可以憑藉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對美元資產支付更低的利息,也可以藉此降低匯率風險並輕鬆承受大規模的貿易赤字,同時在國內金融市場造就更充分的流動性,並使美國企業實現低成本融資。因此,維繫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強勢地位將成為美國不可動搖的戰略抉擇。依次觀之,在法定數字貨幣問題上,美聯儲不會一直視而不見,或者願意落人之後。要知道,美國金融科技的變革能量其實絲毫不遜於中國,私營經濟部門在數字貨幣和移動支付領域的創新成果同樣可以與中國比肩攀高,只是與中國數字貨幣走出了一條由頂層發動然後藉助市場主體進行場景拓展的基本路線不同,美聯儲極有可能選擇首先與科技企業合作然後沿用商業化力量推展佈局的路徑,而數字美元一旦落地,美元很大程度上或許可以獲得如同線下的線上比較優勢。
最後,需要承認的是,雖然數字人民幣不會構成替代美元的風險,但對稀釋與削弱美元的霸權地位的確有著明顯的積極意義,至少在看似牢不可破的國際銀行體系中打開了一扇全球貿易結算新視窗。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法定貨幣數字化已是全球未來的大趨勢,世界貨幣的競爭化以及多元化因此會演繹得越來越激烈,不同形式的法定貨幣競相登場,帶著國家信用背書的烙印躋身全球貨幣價值儲存、交換媒介的工具賽道。雖然美元還會一枝獨秀,但數字貨幣時代貨幣的主權信用價值將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數字化信用證書,它記錄與展示著各國數字貨幣綜合信用狀況,市場最終也能在比較選擇中過濾出可讓全世界各國認同的去主權化的新型數字貨幣。
(作者張銳系中國市場學會理事、經濟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