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老二上市了,快遞市場風雲再起
今日早間,京東物流正式登陸港交所主板,股份代號為2618。上市首日開盤價46.05港元每股,較發行價40.36港元上漲14.1%。以此計算,目前京東物流市值達到2805.2億港元。
文| 新浪科技楊雪梅
編輯| 韓大鵬
京東物流正式上市,成為京東集團旗下第三家上市子公司,以2805.2億港元的市值,已超過中通(2104.04億港元),遠高於市值在500億元以下的韻達、圓通、申通和百世幾家快遞公司,僅次於順豐(3172.19億億元),坐實了行業“第二交椅”。
此次赴港上市,京東物流募集資金淨額約為241.13億港元。未來三年內,京東物流募資的55%將主要用於繼續升級和擴展六大物流網絡,包括投資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冷鍊網絡、大件網絡等;20%用於開發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相關的技術;15%用於擴展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其餘10%用於營運資金。
京東集團持股79.12%,未來仍將虧損
在上市慶祝儀式現場,京東物流邀請了小B商家代表、員工代表、客戶代表等9人參與敲鐘。
談到公司上市,參與敲鐘的京東物流上海無人倉1號庫倉經理鄒瑞告訴新浪科技,”其實還是蠻自豪的”,他表示,“我們作為員工代表參與敲鐘,我覺得公司還是蠻重視我們這些一線員工的,而且公司上市對以後的發展,肯定也是邁上一個新台階。”
上市對於京東物流來說,正式邁入第三階段。回顧其發展歷程,2007年,京東集團開始自建物流,設立京東集團旗下內部物流服務部門;2010年推出“211限時達”,提供當日達及次日達服務;2014年,在上海啟動首座亞洲一號大型智能倉庫。
2017年4月,京東物流部門正式獨立為子集團,全面開放為外部客戶提供服務,從企業物流轉型為物流企業。2018年2月,京東物流完成A輪優先股融資,融資總額約為25億美元。
在招股書中,京東物流定位於技術驅動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主要有五大服務產品:倉配及供應鏈科技服務、快遞快運服務、大件服務、冷鏈服務、跨境服務。
公司執行董事為余睿、陳岩磊和梵軍,劉強東系非執行董事。IPO前,京東集團持股79.12%,為第一大股東。
從營收數據來看,2021年第一季度期間,京東物流收入224億元,同比增長64.1%,毛利為2.3億元,較2020年同期下降72.7%。
過去三年,京東物流的營收保持了逐年增長態勢,2020年,京東物流營收734億元,同比增長47.2%。
同時,從2018年、2019年到2020年,京東物流分別產生虧損淨額為28億元、22億元及40億元。產生虧損的原因主要是,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的投入成本及其他經營費用,以及其他顯著的非經營性虧損,包括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
目前,京東物流仍處於擴張及上升階段,包括擴大物流基礎設施、加強供應鏈能力、開發及啟動新的解決方案及服務等。其研發費用也逐年增高,從2018年的15.2億元,上升到2020年的20.5億元。在中短期來看,其盈利狀況可能會出現大幅波動,持續虧損。2018至2020財年,公司均產生淨負債,未來可能還會發生。
體現在營業成本上,佔收入比例也一直很高,2018年至2020年,京東物流營業成本分別為367.93億元、464.15億元、670.81億元,佔比分別為97.1%、93.1%和91.4% 。
京東提供過半收入,依賴關係是把雙刃劍
隨著京東物流的上市,京東集團迎來旗下第三家上市子公司。此前,京東健康、達達已先後獨立上市。
京東物流按照是否使用倉儲或存貨管理相關服務(即倉配服務),把客戶劃分為兩類:一體化供應鏈客戶和其他客戶。其中一體化供應鏈客戶主要來自京東自營和京東第三方平台。
一體化供應鏈收入是京東物流營收的主要構成。2020年,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達到75.8%。
同時,從客戶來源看,來自京東集團相關的服務收入佔比為53.9%,來自外部其他方的收入佔比為46.1%。
目前來看,京東物流的業務依舊依賴京東集團。其服務的前三大垂直領域為快速消費品、家電及家具、3C,正是京東商城的優勢領域。京東物流在招股書中指出,此前的收入很大一部分與京東集團有關,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狀況會繼續,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會繼續與京東集團有關。
不過,京東物流來自外部的客戶收入佔比不斷提升,已從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增長至2020年的46.6%。
2018年至2020年,產生於京東集團的收入分別為266億元、308億元和394億元,分別佔收入的70.1%、61.9%和53.8%。
針對關聯交易,京東物流與京東集團簽訂了相關豁免關聯交易的內容,包括京東物流向京東集團提供的供應鏈物流、即時配送和物產租賃等服務。不僅如此,達達集團的即時配送服務也將成為京東物流最後一公里配送的支撐。
與京東集團的依賴關係,對京東物流來說,是把雙刃劍。一方面,京東物流的獨立發展能力、品牌壁壘和行業競爭能力受到外界質疑;另一方面,來自京東的關聯服務,則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小B商家、用戶。
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參與敲鐘儀式的陝西省工信廳駐雙井村第一書記張帆表示,雙井村去年與京東物流展開合作。與其他快遞服務相比,京東物流給的價格比較合適;提供上門攬收服務,節省了一部分精力;同時包裝優化,不容易擠壓。
對於雙井村來說,與快遞公司合作,要從多方衡量,有吸引力的不光是價格,他們還希望在銷售方面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單靠線上零售,銷量還遠遠不夠消化橘子的產量,張帆希望能拓展渠道,提升銷量。
他透露,去年開始,京東就開始提供銷售方面的幫助,比如直播帶貨、朋友圈指導服務,以及京東便利店、京鮮坊的渠道支持,這部分服務目前還沒有收費。張帆表示,今年會加大與京東物流在銷售方面的合作,來拓展橘子銷路。
市場分散、競爭激烈,快遞“老二”能否逆襲?
在狼煙四起的快遞江湖,順豐和京東物流是常被拿來對比的兩隻“頭羊”。
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最新數據,在快遞企業公眾滿意度方面,得分在80分及以上快遞企業有順豐速運、京東物流。一直以來,兩家企業的服務質量和速度為人稱道。
不過,兩者差別也較為明顯。京東物流的主要營收來自一體化供應鏈收入,其中包括攬收、中轉、運輸、配送、售後、倉儲及其他增值服務(如上門安裝和售後服務)等全流程服務,京東物流會參與到客戶生產與流通的整個環節。順豐的服務核心則是將快遞配送到C端用戶手中,並不深度參與供應鏈流程。
從模式來看,京東物流走的路更重一些,支出和投入也需要持續輸出。以職工成本為例,2020年京東物流的職工成本為170.71億元,佔營業收入的45.10%,而順豐的職工成本為130.47億元,佔營業收入的11.09%。此外,順豐的辦公及租賃費用為74.65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4.85%;而京東物流的租金成本為65.90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8.98%。
相比較老大哥順豐,京東物流還將大幅擴張階段,參與營運的員工數量由截至去年3月底的約17萬人,大幅增至截至今年3月底的約26萬人。此外,集團亦增加了倉庫面積、綜合運輸線路數量及其他物流基礎設施。招股書指出,預計今年首季毛利率將遠低於2020年同期。
參與敲鐘儀式的鄒瑞告訴新浪科技,入職5年來,他能感受到公司在倉儲上,從簡單的一些自動化設備的投入,到後來無人倉全流程自動化的投入,所帶來的非常大的質的改變。伴隨著無人化的普及,應用場景跟應用模式也會越來越複雜的,對於技術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但是我覺得最終的方向還是更好去服務用戶。投入自動化,其實也是為了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京東物流在從支出和投入上要遠大於順豐,其利潤空間、盈利能力也弱於順豐。不過,京東物流目前已實現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調整後扭虧為盈。
從財務數據來看,相比較順豐,京東物流收入體量較小,但是其增速很快,高於順豐。基於前期的鋪設和投入,未來京東物流的增長潛力則相對可觀。
從市值來看,目前國內快遞市值最高的是順豐。二者雖然目前差距較大,但未來上市之後,京東物流是否能赶超老大哥順豐,也是一個未知數。
在行業老大老二的競爭之外。近年來,快遞市場風起雲湧,新的競爭態勢正在襲來。
上個月,順豐控股發布2021年Q1財報,由去年同期的盈利9個億變臉為巨虧近10億,同比下降209.01%,股價也在兩個月內幾近腰斬,引起業界一片嘩然。同時,公司財務負責人伍瑋婷“因個人原因”申請調任。曾一路高歌猛進的順豐,這番變化之下,也讓快遞板塊萎靡不振。
此外,圓通、韻達、申通等快遞企業的近年來的股價也萎靡不振。更為嚴峻的是,主攻下沉市場的極兔快遞等強勢攪局,價格拼殺戰硝煙再起。
在快遞市場,和順豐一樣打優質服務的京東物流此時上市,是否時運不濟、挑戰重重?
行業競爭必然是擺在面前的現實問題,京東物流和順豐面臨類似挑戰,但相較於順豐這類獨立的第三方綜合物流企業,京東物流背靠京東這棵大樹,自然有很大一部分穩定的業務資源和收入來源,這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價格戰等行業競爭帶來的衝擊。
同時,隨著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的帶動,行業需求不斷增長,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快遞服務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237.7億元,業務量累計完成219.3億件,同比分別增長45.9%和75.0%。
不管是對於京東物流、順豐,還是其他快遞公司來說,在廣袤的快遞市場,新一輪的競爭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