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拍App拍字畫賺快錢?有人1天損失20萬
一群焦急男女聚集到了成都荷花池派出所門前的空地上。他們各自統計著自己的損失,選出了一名代表到派出所幫忙報案。他們都是因一款名為“翰墨千秋”的競拍APP而走到一起的。根據現場多人的講述,這款APP主要從事線上字畫拍賣,註冊即可參與,而玩家在“搶單-付款-轉拍-賣單”過程中,不僅能夠收回自己的本金,還能額外獲得1%的溢價收益。
在APP中每天曾經可進行兩場競拍
“前期確實能夠賺錢。”多位受訪者表示。但今年4月22日,意外發生了——玩家們在前一天以大筆資金競拍的字畫,在由平台轉拍時,幾乎全部出現了流拍,且APP上的數據也在之後逐漸被“掏空”,到最後徹底無法打開。
玩家們損失巨大,有人一天支付20餘萬搶單競拍,最後卻“財畫兩空”。
“快錢”機會:
朋友介紹“1天能賺1千”
在競拍玩家中,趙先生算是較早接觸“翰墨千秋”APP平台的。今年1月22日,他在朋友介紹下,走進了這款APP在成都金牛萬達廣場B座706的辦公區,並在當天註冊成為玩家。趙先生介紹,吸引他參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來自好友的推薦,“她當時給我說有個很賺錢的生意可以做,1天能賺1千多元。”
根據趙先生的描述,當日在辦理註冊時,朋友以及平台方工作人員的介紹,“翰墨千秋”是一個競拍APP,拍賣的物品主要為字畫。玩家註冊後,可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兩個時段內,點擊頁面的拍賣物參與“搶單”。而賺錢的方式則是:搶單付款之後,將競拍到的字畫交由APP平台再次轉拍,過程中,平台收2%的轉拍費,而玩家除了可以收回本金,還可以拿到1 %的溢價收益。
趙先生介紹,在註冊當天他便拍了一幅2000元的字畫試水,第二天果真賺了錢。之後,他便不斷加大資金搶單,還將這一賺錢的門路介紹給了身邊的人。
意外突至:
一天“搶單”20萬卻財物兩空
3個月過去,趙先生確實賺到了錢。他直言:“有七八萬。”不過意外卻在4月22日突然發生。
趙先生介紹,4月21日,他在平台共計搶拍到了11單字畫拍品,支付了20餘萬元。並全部交與APP平台於第二日轉拍。正常情況下,這批字畫可為他帶來至少2000元的收入。不過4月22日,他發現,APP不斷提示升級,而頁面內絕大部分拍賣物都流拍了。
不僅是趙先生,通過他介紹參與進來的另外數十名好友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我們這個團隊涉及的金額就將近200萬元了。”更嚴重的情況發生在之後。趙先生介紹,沒過多久,APP內的商品和數據信息逐漸下架減少,之後甚至無法再打開。APP成都負責人曾向其解釋,公司建了一個新平台,這些錢可兌換成積分轉移到新平台上,再兌換回同等價值的商品,到時還是能繼續賺錢。“但至今這些數據都沒有轉移成功。”
趙先生也由此面臨財物兩空的境地——既沒有拿回錢,也沒有拿到字畫。
4月21日,巫女士搶拍了共計4.7萬元的字畫,計劃在第二天的轉拍中大賺一筆,但同樣遇到了流拍。而與趙先生不同的是,她沒有相信平台負責人的“轉移數據”之說,而是選擇了提貨。然而,當收到這批價值萬元的字畫時,巫女士發現,這些字畫並不如APP頁面中描述的那樣,“所謂的名家作品就像地攤貨一樣,是那種很普通的手繪畫,感覺不值錢。”
記者調查:
APP平台辦公點人去樓空,
公司已申請註銷
目前,派出所已對報案人員進行了登記,並介入調查。根據玩家提供的地址,記者來到了“翰墨千秋”APP成都辦公點。現場,兩扇玻璃大門已經上鎖,無人辦公。據同樓層其他商家介紹,706室已有多日沒有開門。
“這個地方就是當時給我們講解業務的地方,負責人還在這裡給我們上了課,說他們正規合法、安全可靠。”巫女士介紹,“但流拍的事情發生後,負責人卻一句話把我們推開了,說愛找誰找誰。”記者查詢到,關於“翰墨千秋”APP遭受質疑的聲音在兩年前就已在國內多地出現,網絡上有多人講述“競拍遭騙”的經歷,而所述手法也與趙先生及巫女士所述相似。
根據多人介紹,“翰墨千秋”APP背後所屬公司為翰墨千秋(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該公司註冊資本為3000萬元,實繳561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高某兵,成立時間為2012年12月13日,經營範圍主要為互聯網文化活動及拍賣業務等。而該企業的風險等級則顯示為“高”。最新信息顯示,該公司已於2021年5月20日向市場監管局登記,申請註銷,註銷原因為“決議解散”,目前已成立清算組進行債權清算。
根據玩家提供的聯繫方式,記者試圖聯繫APP成都負責人但未能接通,公司電話亦未接通。
律師說法:
如“競拍”本身是虛構的,則平台行為涉嫌詐騙
四川縱目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英佔表示,綜合目前多位APP玩家的說法,平台行為或已涉嫌詐騙。其介紹,從“搶單”、“競拍”、到“轉拍”,所有交易過程,都可能是虛構的。
“只是該欺騙手法較為新穎,從表面來看玩家能賺取不少收益,但隨著玩家資金投入的增加,平台公司從中能夠賺取得更多,而一旦資金數額較大,平台公司便可能攜款跑路。”王英佔表示。
四川方策律師事務所律師郭剛表示,在本案中,從玩家的講述來看,玩家在該APP上所看到的和參與競拍的字畫拍賣物很可能是虛構不存在的,或者隱瞞了真實的情況,玩家看似付款給了拍賣物的“賣家”,而該賣家也可能是平台虛擬的,資金最終進入了平台。而如果平台的整個競拍都是虛擬的,是以佔有玩家錢財為目的,那麼平台則涉嫌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