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登陸火星有多難?馬斯克劍指2026年靠譜嗎?
在美國“毅力號”和中國“祝融號”火星車先後登陸火星後,火星探索又迎來一波熱潮。然而,目前的火星探索仍停留在探測器時代,人類什麼時候才能抵達火星呢?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目標是最快在2026年將人類送往火星。彭博社發文稱,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危險的人類探索行動,可謂九死一生。
宇航員在火星上棲息的效果圖
以下是綜合分析:
1969年,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半個多世紀後,另外一場太空競賽正在升溫。這一次,孕育著地球人希望的新邊疆是火星。
北京時間2021年2月19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毅力號”成功登陸火星傑澤羅隕石坑,成為第五輛成功登陸火星的火星車。接近三個月後的5月15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著“祝融號”火星車成功在火星烏托邦平原著陸,首次成功執行火星著陸任務,也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成功登陸火星的國家。
祝融號和毅力號火星車
問題是,人類何時才能跟上探測器的腳步,登上火星呢?過去幾十年的無人登陸火星任務已經傳回了大量信息,包括火星上存在水冰,這更加令人相信人類是有可能登上火星的。但是有多快?我們準備好了嗎?
馬斯克要在2026年登陸火星
NASA計劃在本世紀30年代的某個時候將人類送往火星。阿聯酋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目前正在環繞火星飛行,該國正在宣傳其製定的100年殖民火星計劃。儘管中國稱將人類送往火星是其長期目標,但是急於體驗火星生活的人可以去戈壁沙漠的火星模擬基地提前感覺一下。
在所有火星登陸計劃中,最具野心的可能就是億萬富翁馬斯克了。這位SpaceX創始人想要在這個十年(2020至2029年)內將人類送往火星。馬斯克在去年接受采訪時稱,他有信心在2026年執行載人登陸火星任務。然而,許多科學家警告稱,深空跋涉要面對許多未知問題。馬斯克也承認這一風險,表示“很難在那邊滑雪橇”。
上週末,馬斯克在回應網友的“大過濾理論”(Great Filter)時稱:“成為多星球物種是最好的過濾器之一。只有現在,也就是地球誕生45億年後,是有這種可能的。這個登陸火星的窗口能夠開多長時間不確定,可能很長,也可能不是。為了以防是後者,我們應該現在就得行動。”“大過濾理論”認為,文明越先進,自我毀滅的可能性就越大。
馬斯克的推文
“老實說,一開始可能會有一群人死去。”馬斯克在接受X Prize基金會創始人彼得·迪曼蒂斯(Peter Diamandis)採訪時稱。
長途跋涉
“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宇航員在幾天之內就能飛抵月球,但是前往火星需要花費6個月至9個月時間。
由於地球和火星運行的都是橢圓形軌道,所以它們之間的距離是不斷變化的,介於3500萬英里(約合5633萬公里)至2.49億英里(4.01億公里)之間。太空旅行的最佳時間點是火星和地球對齊時,但是這個窗口很小,這讓登陸任務變得更棘手。
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副教授、太空產業協會顧問委員會成員愛麗絲·戈爾曼(Alice Gorman)指出,在探索月球時,始終存在從地球或者中繼太空站提供營救、補給品的可能,“但是在火星上沒有這種可能”。
致命性太陽耀斑
同時,長途跋涉會導致人類暴露在太陽耀斑之下,這是太空旅行中最恐怖的現象之一。太陽耀斑是太陽系中最強大的爆炸類型,一次爆發產生的衝擊波相當於1億顆氫彈爆炸。地球上的磁場可以保護在軌道上的宇航員,但是深空旅行者在遇到這種輻射後存活時間不會超過幾天。
“這是非常可怕的死亡方式。”倫敦威斯敏斯特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天體生物學專家劉易斯·達特內爾(Lewis Dartnell)表示,他從事與火星生命有關的研究。
太陽耀斑
“阿波羅”登月計劃就沒有遇到這個問題,因為它可以抓住機會在避開太陽爆發活動時執行為期幾天的登月任務。然而,登陸火星需要在太空中長途跋涉幾個月時間,有可能會碰上太陽耀斑。
達特內爾稱,如果位置得當,飛船上自帶的水箱可作為防護罩。一旦發生太陽耀斑,宇航員可以撤回到由水箱環繞的飛船版“戰栗空間”。但問題是如何偵測太陽活動,尤其是背對地球的另一面。“我們如何才能提高太空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讓它準確到足以向宇航員發出通知?”他問道,“我們的現有能力不足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太陽以追踪太陽風暴。”
沙塵暴
輻射也是火星旅途中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火星大氣層要比地球稀薄得多,沒有地球的磁氣圈,所以人類在火星表面會面臨暴露在太陽和宇宙輻射的風險。而且,密歇根大學教授尼爾頓·雷諾(Nilton Renno)還指出,火星表面大部分是塵埃,巨大風暴會產生遮擋太陽的塵埃雲。
雷諾解釋稱,在遭遇這種風暴時,火星表面就像半夜一樣,會持續兩個月。“如果你在那裡使用太陽能電池板供電,你很可能活不下來。你沒有足夠的能源保持溫暖。”他表示。
香港大學研究火星宜居性的副教授約瑟夫·邁克爾斯基(Joseph Michalski)表示,一個解決方案就是使用火星塵埃來保護自己,在避難所里內襯填滿火星土壤的沙袋,可以屏蔽輻射。人類或許還可以返回洞穴居住的本源,在火星上的眾多熔岩洞里中找到臨時避難所。這些熔岩洞是在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那時火星上還有火山噴發活動。
食物、水和氧氣
在2015年的好萊塢賣座電影《火星救援》中,馬特·達蒙(Matt Damon)扮演的宇航員陷入困境,利用他自己的糞便給火星土壤施肥,成功種出了土豆。
相比之下,內華達大學副教授伊麗莎白·豪斯沙特(Elisabeth Hausrath)在火星上從事耕種的野心要小得多。過去一年半,NASA一直支持她在模擬火星條件下種植雪生藻類上的研究。雪生藻類在內華達沙漠以及地球上其他高海拔、低養分環境中很常見。
“它們的長勢不錯。”她表示。這個想法的初衷是,藻類或許能夠在由柔性材料製成的溫室中成長,該柔性材料和太空服使用的材料類似。在這種條件下種植海藻不但能夠創造食物來源,還能製造氧氣。目前,這一研究仍處於初級階段。
科學家們仍需要解決人類如何獲得在火星上生存所需要的足夠的水。美國西南研究院行星地質學家維多利亞·漢密爾頓(Victoria Hamilton)表示,火星上確實有一些地下冰或許可以轉化為水資源,未來的火星任務需要使用雷達來繪製它的分佈圖。“一旦你知道冰的位置,這裡可能就是你派人登陸火星的地方。”她表示。
如何返回地球?
除非你只想有去無回,否則登陸火星的人類需要乘坐火箭返回地球。邁克爾斯基稱,如何找到燃料驅動飛船返回太空將是準火星探索者面臨的最大技術障礙。
“我們不能自己攜帶返程燃料,”他表示,“它太重了。”
一個潛在解決方案是,利用火星上的資源來製造燃料。首先,用電把水從地下冰和含水岩石中分離出來,然後把氫氣和氧氣混合在一起製造火箭燃料。
樂觀派認為,科學家遲早會解決這些問題。
“當前,它肯定不是我們能夠生活的地方,”阿聯酋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火星2117計劃經理阿德南·阿爾亞斯(Adnan AlRais)表示,“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50年至100年後的答案可能就不一樣了。”(作者/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