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挖礦與“碳達峰”目標背道而馳
虛擬貨幣行業正迎來監管風暴。繼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三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後,5月21日,金融委會議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消息發布後,虛擬貨幣市場集體大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前協會曾多次提及虛擬貨幣交易風險,但比特幣挖礦被高層會議明確予以打擊,尚屬首次。
為何此時將挖礦“揪出”?首先,挖礦是“製造”比特幣最核心的環節,對於挖礦的打擊有利於從源頭上打擊比特幣等虛擬幣的交易炒作。其次,挖礦產生的能耗超乎想像。劍橋大學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10日,全球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大約是149.37太瓦時。這一數字已經超過馬來西亞、烏克蘭、瑞典的耗電量,十分接近耗電排名第25的越南。挖礦不僅消耗大量電能,更加劇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去年挖礦產生了6900萬噸二氧化碳,佔全球排放量的1%,20年內可將全球氣溫提高2℃。耗費巨量資源生產並無實際價值的虛擬幣,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道而馳。
通過“工作量證明”獲得相應的比特幣獎勵是這一系統的核心機制。這種“工作”即進行大量複雜的運算,隨著競爭的加劇,進行運算的設備也不斷升級,由原來的PC進化成專業的礦機,礦機的運轉需要大量電力,礦機大量集聚則形成礦場。礦場主要分佈在電力資源豐富、電價低廉的地區,以降低用電成本來確保更高的投入產出比。新疆、內蒙古、四川、雲南、貴州等地是國內的挖礦“聖地”,前兩地以火力發電為主,後三地則水電資源豐富。近年來,多地已陸續有打擊挖礦的行動,近期相關行動已升級,內蒙古已表示要全面清理關停挖礦項目,並設立舉報平台。
雖然從環保的角度而言,打擊挖礦是必要之舉,但從過往經驗來看,實際效果如何,以何種方式打壓,仍應審慎評估和選擇。此前雖有禁止法幣交易、打擊挖礦、禁止銀行提供兌換服務等監管手段,但各交易方往往能想出辦法鑽空子,使得監管效果大打折扣。國內礦場會否因監管打壓而停擺?短期來看,這種可能性存在,但這也意味著算力的大幅下降,此時挖礦可能收益更高,可能誘使更多人進場補位,這與打擊挖礦的初衷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