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暉曾嘗試過的細胞療法,現在進展到哪一步了?
細胞療法再一次走進大眾視野。5月20日,美股上市公司貝殼(BEKE.US)發布訃告稱,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左暉因疾病意外惡化去世,而身價千億的左暉年僅50歲。多家媒體報導證實,左暉於2013年被查出肺癌,曾赴美進行化療和細胞療法治療。而根據網絡流出的一份鏈家2016年的項目投資計劃書,在風險提示一項明確列出公司董事長於2013年9月診斷出肺癌,並在國內手術,切掉了1/3的肺,當時正在做化療和細胞療法。
化療是腫瘤治療過程中的常規手段,被大眾所熟知,但細胞療法並不被大多數人了解,也被稱為是“非常規治療手段”。在左暉之前,兩起引發輿論關注的“醫療事件”均與細胞療法有關,一是5年前的“魏則西事件”,二是近期由北醫三院醫生張煜一手揭露的“腫瘤治療黑幕”事件。
究竟什麼是細胞療法?國內外的應用情況存在哪些差異?
201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兩位免疫學家,以表彰他們“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方面的貢獻”,通俗來說就是對腫瘤免疫療法(IO)的推進。
腫瘤免疫療法是指通過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抗擊癌症的療法,這一起源於19世紀90年代末的療法,是當今最火熱的癌症治療方式,被譽為癌症治療的第三次革命,也是“腫瘤治療三板斧”(手術、化療、放療)之後的第四種腫瘤治療模式。
而細胞治療是免疫治療中最新、最先進的一種療法。簡單來說,是將正常的或經過生物工程改造的人體細胞,移植或者輸入患者體內,以代替受損細胞的免疫殺傷功能,甚至具有更強的免疫殺傷功能,從而清除癌細胞達到治療目的。
按照細胞種類,細胞療法可以分為乾細胞治療和免疫細胞治療,前者廣泛應用於血液類疾病、器官移植、心血管系統疾病、肝臟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組織創傷等疾病領域。截至目前,幹細胞治療在我國沒有項目獲批應用。
細胞免疫治療療法包括CAR-T細胞治療、CIK細胞治療、DC-CIK細胞治療、DC細胞治療、NKT細胞治療、ACTL細胞治療等。其中,CAR-T細胞治療全稱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是免疫細胞療法中最有希望攻克腫瘤的療法。目前,全球已有5款CAR-T細胞療法獲FDA批准上市。最先獲批的兩款產品已經在歐洲、日本和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獲批/申請上市。
鈦媒體製圖;數據來源:媒體公開報導
CAR-T細胞治療“走紅”於2013年,是通過使用修復的免疫細胞攻擊並摧毀惡性腫瘤,而免疫細胞來自患者自身。從癌症患者自己身上分離出免疫T細胞,再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給T細胞加入一個能識別腫瘤的細胞,並同時激活T細胞殺死腫瘤細胞的嵌合體,進行體外培養,經過十億百億級別的細胞擴增後,再將擴增好的CAR-T細胞輸回患者體內,對癌細胞開始“絞殺”。
不過,CAR-T細胞療法目前更多應用在白血病、淋巴瘤、黑色素瘤、腦膠質瘤等惡性腫瘤領域,在實體瘤及異體通用型方面的拓展還不成熟。醫學科普作者菠蘿因子認為,“CAR-T技術複雜,發展也日新月異,我們當然不能說CAR-T不可能對抗實體瘤。但至少目前為止,理論和試驗數據都顯示CAR-T治療實體瘤比血液癌症難度大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魏則西生前接受了DC-CIK細胞治療,但這一療法目前還沒有類型藥物獲批上市,仍停留在早期臨床科學實驗階段。今年4月中旬以來引發大眾關注的“腫瘤治療黑幕”事件中,實名舉報人張煜醫生詳列的多項“超常規手段”中,NKT細胞療法被重點提及。
那麼,細胞療法適合哪類患者採用?知乎細胞健康知識普及博主金醫生表示:
不適合手術的腫瘤患者,以及對放療、化療或者靶向藥不敏感或藥物副作用不耐受的患者,細胞療法是“放手一搏”的機會。
不可忽略的現實問題是,細胞免疫療法在技術上還有待突破,而且價格十分昂貴。以CAR-T細胞療法為例,諾華的Kymriah和吉利德的Yescarta在美國的定價分別高達47.5萬美元和37.3萬美元,這並非是企業尋求暴利,而是因為相關療法的成本居高不下。
非營利性科學傳播組織“神經現實”在2020年初的一篇譯文中指出,光是生產CAR-T細胞的基本費用就高達六位數,即便CAR-T治療完全不盈利,它依然是醫藥界最昂貴的手術之一。把一個人的細胞提取、純化、編輯基因,再把細胞數量擴增到數百萬個,這個過程跟在工廠裡攪拌阿莫西林是兩碼事。
南京傳奇生物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官此前在接受《財新》採訪時表示,CAR-T目前僅能提取自身免疫系統的T淋巴細胞,即為依賴自體回輸的個體化治療,難以大規模生產,導致該療法從生產、質控、儲備、物流,到最後交付給患者,成本非常高,且難以標準化。
在國內,目前尚未有細胞免疫療法獲批上市。但在2018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知識產權重點支持產業目錄》中,基因測序、免疫細胞治療等被明確列為重點支持產業。
國內進度最快的產品距離面世也還尚需時日。2021年1月12日,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上海復星醫藥與美國吉利德旗下Kite Pharma成立的合資企業復星凱特的阿基崙賽注射液,上市申請進入行政審批階段。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血液科主任譚亞敏此前介紹稱,國內的免疫細胞療法仍屬於臨床研究項目,患者參與的臨床研究需要經過嚴格的倫理審批和知情同意,並且為免費使用。
此外,在一級市場,細胞療法也備受關注,根據醫藥魔方Pharmalnvest數據庫,2021年一季度,全球範圍來看,共發生40起融資事件,總融資額超過37億美元,其中T細胞療法佔比最高,達37%,之後依次是乾細胞療法(19%)、NK細胞療法(14%)、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9%)。一季度,在國外,有相關融資30起,7家公司成功IPO,在國內,有融資10起,CAR-T和TIL療法最熱門。
在二級市場,細胞療法的主要玩家有藥明巨諾(02126.HK)、傳奇生物(LEGN.NASDAQ)、亙喜生物(GRCL.NASDAQ),這3家中國企業都主打CAR-T,至今都是虧損狀態,不過也均有在研產品已經開始上市申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