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解讀:河南女車主起訴特斯拉及陶琳各自勝算幾何
據媒體報導,特斯拉維權女車主起訴陶琳一案,已被河南省安陽法院受理。5月6日,特斯拉上海維權女車主張女士及其丈夫以原告的身份向河南省安陽市北關區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判令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陶琳等被告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支付精神損失等侵權責任。
原告提起民事訴訟的事實和理由是:2021年2月21日,原告的特斯拉汽車追尾其他車輛,造成嚴重事故,車內原告的父母親受傷住院。2021年4月19日,被告特斯拉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陶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近期的負面都是她(指原告)貢獻的”“只願意高額賠償”“一定堅持要高額的賠償”“我覺得她很專業,背後應該是有(人)的”。2021年4月28日,被告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通過官方微博“特斯拉”發文稱:張女士的丈夫說“自己身邊還有來自北京的’團隊’在協助,與他人’合作’中受人幫助只能聽話,該’團隊’稱可以幫助其’洗白’並滿足其訴求……”。被告公開發表無中生有、違背事實的不實言論,意在塑造原告無理取鬧、職業車鬧的負面形象。上述不實信息在互聯網上大量傳播,嚴重誤導社會輿論。被告的行為不僅嚴重降低了原告的社會評價,且對原告及其家屬的生活造成嚴重困擾。原告每日遭到天量網絡攻擊和辱罵,本人及家屬承受巨大精神壓力,名譽損失慘重。
黑龍江海聞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學軍律師就此案向新浪科技解答了其中影響雙方是否勝訴的幾個關鍵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 誰是侵權行為人,即張女士的起訴對象應該是誰。
2、 張女士以侵犯名譽權糾紛為由提起訴訟證據是否充分。
3、 張女士在車展現場維權的遭遇與此次訴訟的關聯。
4、 侵犯名譽權訴訟對於特斯拉汽車產品質量糾紛的影響。
李學軍律師告訴新浪科技,從侵權法的視角,陶琳的言論認定被告構成對張女士的侮辱或誹謗,存在一定難度。《民法典》規定可以成為侵犯名譽權的主體為組織或個人。張女士訴狀中陳述的侵權事實,以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名義對外發布,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應當是本案的侵權行為人。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是否共同實施了侵權行為還需要相關證據的支持。
如果陶琳代表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接受采訪的事實存在,能代表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的立場和觀點,則應當認定為職務行為。但是,即便認定陶琳女士的行為為職務行為,由於職務行為產生的後果應當由其所代表的單位即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承擔,陶琳女士據此則有理由抗辯張女士將其列為本案的被告。
因此。李學軍律師認為,張女士提起訴訟時以特斯拉公司、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陶琳女士為共同被告,不僅加重了自己作為原告的舉證責任,在法律依據方面也尚需加強論證。依據現有的證據,法院判令三被告共同承擔侵權責任的可能性不大。
從舉證的角度,李學軍律師認為,以侵權法的視角,陶琳的言論被認定為被告構成對張女士的侮辱或誹謗,也存在一定難度。主要是幾個原因,第一,需要由原告進一步解釋或證明陶琳女士口中的“負面”指的什麼,以及陶琳口中的“負面”與原告的行為有無關聯;其次,原告有無向被告主張賠償及賠償額度為多少才為適當;最後,“背後應該是有(人)的”應當如何理解及“背後……有(人)”即構成侵權的理由。
李學軍律師表示,證明被告實施的“侮辱、誹謗”行為與原告的社會評價降低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是原告贏得訴訟的關鍵。如果張女士就此不能提供充分的證據予以證明,以被告侵犯名譽權為案由提起訴訟,則不應被視為明智之舉,很可能遭至敗訴的風險。
那麼,張女士在2021上海國際車展上維權時被現場的幾名男子以異常粗暴和不雅的方式抬走,是否是合法行為?李學軍律師認為,在一般條件下,現場的幾名男子以異常粗暴和不雅的方式將張女士抬走的行為不但限制了張女士的身體權和行動自由,也侵犯了消費者的人格尊嚴。該行為在公共場所實施,經過媒體報導後,在全國范圍內廣為人知,張女士的社會評價可能因此降低。如果該行為由特斯拉實施,張女士完全有理由可以將該事實作為特斯拉公司侵犯張女士名譽權的事實,向其主張權利,但是,張女士在起訴狀中沒有將該行為與被告侵權的行為相關聯。
站在特斯拉的立場上,假設前述行為系特斯拉所為,但特斯拉公司主張前述行為不屬於侵犯張女士名譽權的行為,特斯拉公司只能選擇按“自助行為”的角度去解釋前述行為。特斯拉公司應盡最大努力提供證據證明該行為屬於《民法典》第1177條規定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情況緊迫且不能及時獲得國家機關保護,不立即採取措施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情況下,“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必要範圍內”採取的“合理措施”。
在該種條件下,特斯拉公司應提供2021上海國際車展上張女士維權不當行為發生時,特斯拉公司是否向警方報案,或車展現場管理機構報告情況,以及警方未出警或車展現場管理機構拒絕處理等證據,以證明特斯拉公司實施前述行為的緊迫性。否則,實施以犧牲他人身體權、行動自由和人格尊嚴為代價的行為,不能被認定為是合法的“自助行為”。當然,特斯拉公司如欲證明“自助行為”成立,需要特斯拉公司的應訴律師具有高超的業務水準。
張女士與特斯拉糾紛源於特斯拉汽車是否存在剎車失靈的質量問題。原告雖然在民事起訴書中已提及特斯拉汽車的質量問題,但是,原告提起的民事訴訟屬於名譽權糾紛案件,根據民事訴訟“不告不理”原則,人民法院不會對特斯拉汽車質量問題進行審理。
李學軍律師認為,雖然產品質量糾紛案件與名譽權糾紛案件屬於不同的案件,但從整體主義的角度出發,張女士的特斯拉汽車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對原被告雙方在整個事件發生過程中行為的正當性仍具有一定的影響。張女士提起的名譽權糾紛訴訟,在一定程度上,沖淡了張女士主張特斯拉汽車存在剎車失靈的產品質量問題的主張。
如果張女士針對特斯拉汽車是否存在剎車失靈的產品質量問題尋求相關行政程序或者司法程序解決問題,將對評判整個事件的是非曲直產生重要的影響。相反,即便法院認定特斯拉公司實施了侵犯張女士名譽權行為,特斯拉公司需向張女士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特斯拉汽車是否存在剎車失靈的產品質量問題仍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李學軍律師表示,站在張女士的立場上,特斯拉汽車是否存在剎車失靈的產品質量問題不僅涉及張女士及家人的私權利,還關乎所有特斯拉汽車的車主和社會公眾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而且與公共利益密切相關。張女士如將維護名譽權與主張特斯拉汽車是否存在剎車失靈的產品質量問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無疑是站了在道德的至高點上。
站在特斯拉公司的立場上,只有將名譽權糾紛與汽車產品質量糾紛分離開來,將張女士的不當維權行為與本案聯繫起來,充分依據《民法典》規定的“自助行為”制度,才有可能贏得本案的勝訴。
李學軍律師指出,結合目前公開報導和披露的信息來看,特斯拉公司在履行尊重消費者尊嚴、保證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方面尚有需要改進之處。作為跨國大型企業,特斯拉公司在尊重消費者尊嚴、保證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方面,有義務且有能力做得更好。若反其道而行,堅持或變相堅持所謂的“絕不妥協”策略,即使在具體的案件中獲勝,也可能陷入“贏了官司、丟了市場”的尷尬境地。
另外,特斯拉公司應尊重消費者的利益訴求,採取相關技術措施,確保中國消費者使用其汽車產品的各項數據能為中國消費者所有、所用,確保中國消費者的知情權、個人信息保護權,從而更好的維護消費者的安全保障權、損害賠償權等個體權利得到切實的保護。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中國消費者使用自動駕駛汽車產生的各項數據,不僅關係到消費者的個體權益,而且關乎公共安全和國家數據安全等整體權益。確保自動駕駛汽車產生的相關數據為中國消費者所有、所用,不僅具有維護消費者個體權益的微觀價值,而且具有維護公共安全和國家數據安全、維護國家主權等宏觀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