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團隊發現2.44億年前最大基幹輻鰭魚類“張氏翼鱈”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19日發布消息說,該所徐光輝研究團隊在雲南羅平發現一種新的大型古魚類化石,最新研究認為該化石是輻鰭魚類翼鱈屬新物種,也是2.44億年前羅平生物群中已知最大的基幹輻鰭魚類掠食者。
徐光輝研究員展示“張氏翼鱈”最大個體化石標本。 中新社記者孫自法攝
“張氏翼鱈”復原圖。 中新社記者孫自法攝
徐光輝研究員表示,研究團隊將新屬種化石命名為“張氏翼鱈”,種名獻給他的導師張彌曼院士。“張氏翼鱈”的發現進一步增加了學界對翼鱈屬多樣性的認識,結合近年來大型海生爬行動物和雲南暴魚在羅平生物群中的發現,表明一個成熟而復雜的生態系統已在中三疊世早期的華南海建立起來。
徐光輝研究員展示“張氏翼鱈”最大個體化石標本。 中新社記者孫自法攝
“張氏翼鱈”體長約30厘米,長著大的口裂和鋒利的牙齒,它體型流線,是一個快速游動的捕食者,可能以浮游無脊椎動物和體型較小的魚類或魚類幼體為食。
徐光輝介紹說,輻鰭魚類是現生脊椎動物中最大的類群,其迄今最早化石記錄為4.1億年前的“晨曉彌曼魚”(約10厘米長)。約在3.8億年前,輻鰭魚類的近親肉鰭魚類開始登上陸地,演化出包括人類在內的陸地脊椎動物,而一直在水中生活的輻鰭魚類則歷經滄桑,經過中生代輻射演化,逐漸佔領了地球水域的各個生態位。
“張氏翼鱈”復原圖與5件化石標本。 中新社記者孫自法攝
翼鱈是輻鰭魚類的干群,過去主要發現於早三疊世的馬達加斯加、歐洲和北美的海洋環境,一度被認為是早三疊世的標誌性魚化石。2014年,徐光輝研究團隊曾在雲南羅平中三疊世海相地層發現翼鱈屬新種“尼爾森翼鱈”,揭開翼鱈屬在亞洲過去不為人知的演化歷史,表明中三疊世華南海(古特提斯洋東緣)可能是翼鱈的避難所。
“張氏翼鱈”正樣標本(上)與最大個體化石標本。 中新社記者孫自法攝
徐光輝指出,“張氏翼鱈”化石非常珍貴,目前僅發現5件化石標本,是在過去10年中採集積累。“張氏翼鱈”體長約為“尼爾森翼鱈”的2.3倍,兩者在顱頂骨骼形狀、鰭條和鱗列數量上比較容易區分。
據了解,“張氏翼鱈”相關研究成果論文,已由專業學術期刊《古脊椎動物學報》最新一期在線發表。(完)
【編輯:王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