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快遞“寵物盲盒”背後黃牛利益鏈令基層網點“價格戰”雪上加霜
近期,網絡上喧囂一時的“寵物盲盒”事件以中通的官方道歉告一段落,但隨後就有網友曝出蘇州一快遞網點依然在違規寄遞活體快件。違規收寄活體快件的背後,各大快遞公司基層網點受價格戰影響從而不得不降低收寄門檻的窘境暴露無疑。
伴隨著極兔快遞的入場,快遞行業再次陷入價格戰,2020年財報顯示,通達系主要上市快遞公司的業務量雖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但單票價格下降最高已達20%以上。
價格戰向下游傳導到基層網點,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單票價格的下降壓低了網點的利潤空間,卻為黃牛提供了生長空間。有網點為了避免因單量過低被總部罰款,寧願向黃牛購買單量。
違規快件或是冰山一角
繼5月3日成都一中通快遞網點被曝出存在大量“寵物盲盒”後,5月11日,在蘇州的中通快遞轉運中心又發現了30餘個裝有活體動物的寵物盲盒。
在接到群眾舉報後,蘇州市郵政管理局的執法人員到達現場,發現有寵物盲盒快件12件,內含的動物已經死亡。郵政管理局的情況通報顯示,這批快件5月5日由邳州市發出後,8日被成都中轉部退回給寄件人。
另據澎湃新聞消息稱,愛心人士稱堆在中轉站的盒子約有30個,從中僅救出11只尚未死亡的貓狗。寵物醫生稱,目前這批貓狗的健康狀況堪憂,其中一隻狗已經感染了犬瘟,另有一些狗感染了細小病毒。
《郵政法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禁止寄遞或在郵件內夾帶的物品中,就包括“各種獲得動物”,若需要運輸寵物,則需要在物流公司辦理手續,並配合檢疫部門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賣家也必須在指定地點自提寵物。
對此,中通再次給出回應,稱這批違規寄遞的寵物盲盒,系5月5日成都寵物盲盒事件被曝出後,中通公司發布了全面禁止活體動物寄遞的通知,故被退回而滯留在蘇州。
中通方面能夠在事件發生後及時退回這批快件,可見對於哪些快件中包含有活體寵物,中通並非毫不知情。而快件中活體動物的死亡率與染病率,也讓人不得不擔憂潛在的後果。這一批被查到的動物顯然幸運地遇到了救助者,但是否仍有其他違規寄發的動物尚未被發現,仍不得而知。
事後,中通方面表示將繼續嚴格按照國家郵政局的具體要求,嚴禁違規寄發活物。
價格戰殃及基層網點
隨著國內疫情穩定,市場回暖,義烏的快遞價格再次跌破一元,快遞行業價格戰再燃戰火,但這一次,打響第一槍的並不是“通達系”,而是極兔。
2021年4月,極兔、百世等快遞公司因低價傾銷受到了義烏郵政管理部門下發的警示函,其中,極兔速遞因整改未達到要求,部分分撥中心被迫停運。
價格戰由極兔挑起,短短幾個月,這場戰爭的影響就體現在各家的財報當中。雖然中通尚未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但申通財報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虧損8952.15萬元,2020全年利潤較去年同期降低94.3%,順豐第一季度淨利潤虧損9.88億,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09%。
總的來看,第一季度快遞行業的業績基調幾乎就擺在眼前。各家也並不諱言導致由盈轉虧的最大原因:單票價格下降。這一趨勢在2020年報中就已顯現,其中,韻達、圓通、申通的單票收入分別同比下降了13.44%、11.03%和27.65%,中通快遞的單票價格同比下降20.2%。
各家第一季度的業績都不好看,有的甚至沒有在第一季度財報中披露單票價格,股價也伴隨著業績下滑出現10%-40%的波動。快遞行業各公司之間高度重合的服務內容,一定程度擠壓了差異化競爭的空間,一旦出現有一定資本背景的新晉競爭者,價格戰便成了難以避免的選擇。
目前,四通一達五家快遞企業所佔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攀升,由去年的72%升至73.4%。中通快遞仍處於行業第一,其2020年全年業務量高達170億件,同比增長40.3%,增量已經超過2016年全年的業務量。但面對全行業的價格戰,中通的基層網點仍難免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投資者網》實地探訪了一個中通快遞營業部,該營業部距離上海某核心商務區不到6公里,周邊主要為居民區。一位分揀員透露,雖然其所在的營業部周邊居民不少,市區交通也較為便利,但是其運輸量比起位於奉賢、閔行等郊區的營業部仍有較大差距。
當被問及影響所在營業部經營狀況的原因時,該營業部的另一位員工表示,由於該營業部需要較大的場地供貨車卸貨,所以選擇了一座舊廠房用作日常運營。在過去快遞價格尚未承壓時,他們尚有足夠的利潤覆蓋市中心昂貴的地租費用,但在價格戰打響後,每單的收入僅夠維持收支平衡。
對於其他更多的問題,該營業部的負責人在電話中表示不便透露,《投資者網》也曾向中通的媒體聯絡部門致電,對方在記錄問題之後再無回复。
黃牛猖獗企業缺位
價格戰壓低的並不僅僅是快遞企業的利潤空間,更是基層網點的生存空間,微薄的快遞單價去除必要支出後,剩下的部分還要被投機者分去一塊。
“誰有能力優化供應鏈,誰就有資格生存。”這句話放在快遞行業,也同樣適用。只不過,海底撈優化的是毛肚黃喉的供應鏈,快遞行業,優化的則是發貨地點。但不巧的是,在這一優化過程中“大放異彩”的不是各大快遞企業,而是倒賣快遞單的黃牛。
這一群體在快遞行業中廣泛存在,黃牛通過聯絡商家獲得單量,以較低的價格向幾家商家收取費用,再將蒐集到的單量以更低的價格賣給快遞網點,從中賺取差價。這是快遞黃牛最基本的一項操作,在這一過程中,商家以更低的價格拿到了快遞單,黃牛抽取了費用,基層網點的利潤空間被壓縮,卻可以獲得更多的單量。
看似一個三方共贏的結果,實則不然,這一鏈條的變數出在黃牛身上。
在快遞網絡中,不同的加盟網點的出貨成本也不盡相同,從總部拿到的出貨價格也不一樣,總部也會根據網點的業績給出不同的返利。
而黃牛追逐的恰恰就是更低的單票價格,若B地的快遞單價低於A地,當有利可圖時,黃牛會將A地的快遞統一運輸至B地發貨。各路黃牛從各地低價收購的快遞,在行業內被稱為“外圍件”。
這將導致本應屬於A地網點的單量被B地吸收,快遞公司會定期根據收件量考核加盟網點,一旦A地網點無法完成指定任務量,將會面臨罰款。而為了避免罰款,網點便會找到黃牛助其完成業務量,盡可能降低損失。
一位義烏的中通網點老闆告訴《投資者網》:“越大的黃牛我們越不敢得罪。”黃牛行為與總部業績考核這兩個因素,一同壓低了快遞價格。而黃牛手中掌握的動輒上萬票的單量,也常常成為“免死金牌”。
在這樣的關係中,黃牛成為了絕對的賣方市場,也自然成為了最大的受益人。雪上加霜的是,在價格戰的背景下,每個百分點的市佔率變化都能夠挑動快遞企業的敏感神經。在這種時間節點上,那些手握大量電商客戶訂單的黃牛在生態鏈中的地位自然也有所提升。黃牛固然攪亂了市場環境,但若有哪一家快遞企業與黃牛斷絕來往,後果同樣令人難以接受。一個位於浦東新區的網點老闆告訴《投資者網》:“小黃牛賺不了幾個錢,最多跟著大黃牛喝湯,但想成為大黃牛並不容易,有了各家快遞公司的關係,才能拿到最優惠的價格,才能吸引大客戶來買單量。送到異地寄送的快遞一旦丟件,黃牛也要出面解決。”
不過,黃牛的存在,乍看之下猶如“潤滑油”,實則是擾亂市場秩序的“吸血鬼”,使基層網點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時逢快遞價格戰,快遞價格被一再壓低,這對於手中掌握大量電商寄件需求的黃牛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利好的背後,卻是被薅盡羊毛的快遞點。
對快遞企業而言,為不同網點制定不同出貨價格的初衷無可厚非,但問題是,對於客觀存在的“價格窪地”、黃牛和公司內部勾結黃牛的行為,各快遞企業是否能夠採取堅決有效的措施予以整治?這不僅關係行業的健康發展與成百上千基層網點的存亡,更是320萬快遞從業者的衣食所繫。
就上述問題,《投資者網》聯繫中通快遞方面,但未獲回复。(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