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年來首次:科學家首次觀察到擁有明亮橙色眼睛的罕見貓頭鷹
據外媒報導,尋找和識別一個鳥類物種的一個簡單方法是傾聽它們獨特的叫聲。但是蘇門角鴞(Otus brookii )自1892年以來就沒有被科學家觀察過,它的叫聲也不為人知,這使得它更難找到。研究人員在上個月發表在《威爾遜鳥類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首次記錄了蘇門角鴞的情況。
2016年5月,史密森尼候鳥中心的生態學家Andy Boyce在馬來西亞的沙巴仔細觀察並拍攝了這種貓頭鷹。Boyce當時正在蒙大拿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不同鳥類在不同海拔高度的表現。在與當地居民、沙巴公園官員和來自原住民社區的幾個人合作下,在對京那巴魯山森林中的鳥類進化進行為期10年的研究期間,重新發現了這一現象。
Boyce在安全地捕捉和測量鳴禽時,收到了Keegan Tranquillo的短信,他現在是新墨西哥州班德利埃國家紀念碑的一名野外生物學家。Tranquillo首先發現了這隻鳥,並迅速提醒Boyce注意一隻長著橙色眼睛的奇怪的貓頭鷹。
Tranquillo表示:”在這個有很多植被的黑暗角落裡,這隻貓頭鷹飛了出來,它落地了。當他在觀察這隻貓頭鷹時,它飛走了,但不久後又回到了陰影區棲息。它回到了那個確切的地方,這是一種運氣。”
雖然Boyce在研究過程中沒有主動尋找這隻貓頭鷹,但他在讀完信息後立即想到了蘇門角鴞。Boyce急忙沿著一條小路趕到貓頭鷹棲息的地方。
Boyce表示:”如果我們當時不馬上把它記錄下來,這種鳥可能會再次消失,誰也不知道會消失多久。那是一種非常快速的情緒發展。當我試圖到達那裡時,有緊張和期待,希望這隻鳥還在那裡。當我第一次看到這隻鳥並意識到它是什麼時,我感到非常興奮,還有一點不相信。然後,馬上又有了很多焦慮。”
Boyce懷疑蘇門角鴞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因為種群密度很低。研究人員不確定這種鳥的核心棲息地在哪裡,使他們對在哪裡可以找到這種貓頭鷹知之甚少。即使科學家們知道在哪裡尋找,貓頭鷹的夜行傾向也可能使這種動物更難被發現。由於這隻鳥從未被捕獲,研究人員還無法進行長期的觀察研究或收集血液樣本進行遺傳分析。
“你甚至不能從這隻鳥身上獲得DNA。你不能做遺傳研究,”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鳥類館長和生物學教授弗雷德里克-謝爾頓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這將是一個很長的時間,然後才能做這種事情,我們才能真正知道發生了什麼。”
在盡量不打擾或驚嚇貓頭鷹的同時,Boyce和其他研究人員細緻地拍攝和記錄了這一奇妙的景象。據Boyce說,這隻貓頭鷹本身比在該地區發現的普通貓頭鷹大25%左右。雖然一個活體標本將有助於確定它的尺寸,但科學家們根據其近親的情況,認為蘇門角鴞的重量約為100克,或4盎司。這種貓頭鷹被灰色、黑色和深棕色羽毛所覆蓋,與該地區更常見的貓頭鷹通常的紅色色調也有很大不同。最後,它那刺眼的橙色虹膜將這隻鳥兒“出賣”了。
“(它)讓你想知道這裡發生了什麼。這隻鳥是什麼?也許它是一種高海拔的候鳥,通常不會出現在這個地區,或者它碰巧在附近徘徊,只是出現在這個地方, ”鳥類學家約翰-米特梅爾說,他是美國鳥類保護協會的受威脅物種推廣主任,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在將近兩週的時間裡,Boyce每天都會回來,甚至每週都會去看幾晚,但他無法再找到這隻貓頭鷹。無法用鳥的叫聲來呼喚它,這尤其具有挑戰性。標準程序是讓研究人員在夜間到潛在的棲息地去聽它的叫聲。了解貓頭鷹的叫聲也可以幫助研究人員了解該貓頭鷹是否是一個獨特的物種,而不是一個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