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大王”被反壟斷調查公牛還“牛”嗎?
說到插座品牌,“公牛”的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這個因為董事長喜歡NBA球隊公牛而得名的品牌,卻因為遭到反壟斷調查而登上熱搜。小小一個插座,是如何與“壟斷”掛上鉤的呢?5月12日晚間,“插座第一股”公牛集團公告,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決定對公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公牛集團被反壟斷調查,股價大跌
對此,公牛集團回應稱,將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積極配合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反壟斷案件調查工作。同時,公司目前生產經營一切正常,將根據後續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13日,公牛集團開盤大跌,一度跌超9%。截至收盤,股價報181.65元,跌4.62%,總市值109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此前互聯網平台企業常因“二選一”被反壟斷調查,公牛集團被調查的案由是“涉嫌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行為”。
根據反壟斷法第十四條規定,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等壟斷協議。
“’涉嫌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行為’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約定交易價格操縱市場的行為,這類事件在反壟斷查處中是最多的。”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熊定中向中新網解釋,壟斷協議分兩種,一種是橫向壟斷,一種是縱向壟斷。
“案由中披露的此種壟斷行為屬於縱向壟斷,就是在一個行業或者在一個區域具有較大市場份額的一家或幾家服務或商品提供者聯合起來,達成一個控制價格的協議。與’二選一’不同,’二選一’是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熊定中說。
熊定中表示,這種行為是發生在人們消費之前的,消費者一般不會知道有壟斷存在,只能感受到突然之間所有的某一類東西都漲價了。
13日上午,有媒體聯繫到公牛集團證券辦經理黃少鵬。黃少鵬介紹,此次涉嫌反壟斷調查,可能跟公牛集團的經銷模式有關。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前期已經到公牛集團調查取證,獲取了一些資料,但還沒有將問題反饋給公牛集團。
質量好價格貴,“插座茅”或面臨高額罰單
雖然對於公牛集團涉嫌壟斷具體細節尚不清楚,但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在熱搜微博下評論中,公牛“質量好,價格貴”成為評論聚焦重點。
“記得我大學開學時隨便買了個插排,我爸看到了特意去超市又買了個公牛的,價格貴出不少,但我爸說這個牌子的放心。”有網友留言道。
中新網在幾大電商平台搜索“插座”二字,公牛集團旗下產品穩穩佔據銷量排行榜前列。有數據顯示,2020年度公牛公司轉換器、牆壁開關插座兩個品類天貓市場佔有率均為第一。
公開資料顯示,公牛集團創立於1995年,是一家民用電工企業,主營業務是電連接、智能電工照明、數碼配件。在插座領域優勢明顯,被稱為“插座大王”。
公牛集團招股書顯示,2018年,該公司轉換器在天貓平台市場佔有率達66.39%;牆壁開關插座在天貓市佔率則為26.08%。
2020年2月6日,公牛集團迎來了高光時刻——成功登陸A股上市,僅用9天,市值即從500億元左右突破至千億,市值最高時超過1500億元,也有了“插座茅”之稱。
2021年4月29日,公牛集團公佈2020年報顯示,該公司2020年實現營收100.51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23.13億元。
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的,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這意味著公牛集團或面臨著巨額罰單。
“插座一哥”狙擊戰
“你一定不知道,整個中國一年要賣4億個插線板。”2015年,小米創始人、CEO雷軍在小米發布第一款插線板產品時說道。
6年過去了,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這一數據或許早就不止4億,搶食蛋糕的自然也越來越多。公牛集團在招股書中對此沒有隱瞞,被公牛蓋章認證的對手名單中,跨界入局的小米和老牌廠商飛利浦一起“榜上有名”。
公牛集團董事長阮立平也曾在採訪中表示要感謝小米:“它(小米)把這一類產品帶熱了,銷量很不錯,但它的客戶群是年輕人,我們夠不著。”
嘴上說“夠不著”,公牛卻沒有坐以待斃。在小米推出自帶USB接口的49元插線板三個月後,公牛就推出了一款“高仿小米”的產品,售價48元的GN-B303U(官網目前已下架),不僅增加了USB充電功能,設計上也一改往日的經典藍白外觀。
不少人評價公牛這款產品的評價是“覺醒之作”。還有媒體評論道:如果沒有小米攪局,平時高冷的公牛,如此配置的插線板是不可能48元還包郵的。
從公牛集團的財報業績上看,“業內一哥”也的確受到了多方面競爭的擠壓,其營收增速連續三年下滑。根據此前公牛集團披露的數據,2017-2020年,公司營收增速分別為34.91%、25.21%、10.76%、0.11%。
公牛集團也在其2020年年度報告中表示,未來,民用電工及照明行業預計將保持較為激烈的競爭狀態,市場競爭格局的演變存在不確定性,如公司不能適應新的競爭形勢,不能鞏固和擴大原有競爭優勢,將會面臨市場份額損失的風險。
即便如此,公牛集團仍受一些機構的認可。東吳證券在其研報中指出,公牛集團長期建立起的渠道優勢、成本優勢、效率優勢都在進一步強化,在營銷+製造+管理三輪驅動下,公司護城河不斷拓寬。
你家有“公牛”嗎?用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