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期食品成年輕人新寵:折扣力度大市場規模超百億
《反食品浪費法》頒布已經有半個月的時間了,其中特別提到,食品經營者應當對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分類管理,作特別標示或者集中陳列出售。以往臨期食品的處理是不少商家面臨的難題,不過如今,這些臨期食品不但不愁銷,還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
三折到五折主打性價比臨期食品成年輕人新寵
吳先生的零食架上,擺的幾乎都是他從網上淘來了的“臨期零食”,也就是即將到達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
臨期食品消費者吳先生:購買頻次一個月在四五次左右。我覺得用最低的錢,購買到這樣大品牌的零食商品,是個性價比比較高的體驗。
同樣的產品,日期決定了售價。吳先生說,一箱售價在45元的牛奶,一旦作為臨期食品打折促銷,一般只需要25元就能買到。便宜划算,正是不少年輕人選擇購買臨期食品的主要原因。
在某社交網站上,有一個由30000多人組成的“我愛臨期食品”小組,小組標籤寫到“用打折的價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臨期食品愛好者人數的日益壯大,也讓不少人看到了商機。
臨期食品電商商家雷勇:我們已經超過了1.1個億的用戶,僅淘寶的店,經營不到兩年,已經有六七十萬的粉絲了。
某電商食品行業負責人彭鵬:淘寶上現在賣臨期食品的店鋪,差不多近萬家了。過去一年約有200多萬用戶購買臨期食品。以年輕人為主,90後、大學生,包括在二三線城市上班的青年人。
價格打折臨期食品安全會“打折”嗎?
記者在採訪時發現,儘管臨期食品的消費群體在不斷壯大,但是,在很多消費者的潛意識裡面,一分價錢一分貨,低價的產品,可能多多少少會有點問題。臨期食品到底能不能夠放心食用呢?
記者發現,消費者在購買臨期食品時,更青睞飲料、奶製品、薯片等能夠在短時間內吃完的食品。而在選購像麵包糕點、生鮮飯食之類的食品,大多比較糾結。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沒有超過保質期的食物,你是在靠譜的超市或其它渠道買的,不用擔心它有什麼不安全的地方。
專家提示,儘管臨期食品能夠放心食用,但購買時,也要特別注意閱讀儲存說明。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比如說一個食品規定在負18度下,保質期是12個月,要是把它放在負8度下,它的保質期就會縮短。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接近3萬億元。此外,我國每年還進口大量的海外食品。按每年1%的庫存沉澱計算,臨期食品的市場規模,至少在百億以上。
業內人士也表示,對於這樣一個發展迅猛的新興市場,國家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相關監管政策。
“臨期食品”市場大有賣點也有痛點
現在國家對食品浪費問題越來越重視,臨期食品的二次上架銷售既減輕了商家的庫存積壓,避免食物浪費,又讓消費者“用打折的價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的確是一舉多得。
但是,要守好臨期進口食品的安全底線,不能為了經濟利益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目前,相關部門對於臨期食品的流通還沒有細則,是否要設立臨期食品銷售機構的准入制度,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