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新墨西哥州發現目前已知最早角龍之一
據外媒報導,一種在八千兩百萬年前生活在新墨西哥州的角龍被認為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角龍類之一。日前,研究人員在《PalZ(Paläontologische Zeitschrift)》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角龍的特徵是有角和褶邊,另外還有喙形的臉。現在,Menefeeceratops sealeyi為科學家了解角龍的進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特別是,這一發現揭示了角龍的centrosaurine亞科,而Menefeeceratops被認為是其中最古老的成員。它的遺骸讓人們更清楚地了解道該族群在白堊紀末期滅絕之前的進化歷程。
專門研究角龍的Peter Dodson指出:“在過去的二十年時間裡,我們對角龍種類的了解有了顯著的增長。這些發現大多來自更北部的發現,從猶他州到阿爾伯塔。尤其令人興奮的是,在如此遙遠的南方發現的這個角龍比之前發現的任何角龍都要古老得多。它強調了Menefee恐龍動物群對於理解整個北美西部晚白堊紀恐龍動物群進化的重要性。”
新物種的化石標本–包括來自一個個體的多塊骨頭–最初是1996年由新墨西哥自然歷史和科學博物館的研究員Paul Sealey在新墨西哥西北部的Menefee Formation白堊紀岩石中發現的。新墨西哥自然歷史和科學博物館的一個野外工作人員收集了這個標本。次年,新墨西哥自然歷史與科學博物館的Tom Williamson對此作了簡要描述,最近則對其他角龍的研究以及對該標本的進一步準備為這些化石提供了重要的新線索。
根據最新的調查,研究人員確定這些化石代表了一種新物種。Menefeeceratops屬名指的是它被發現的岩石地層、Menefee Formation以及該物種所屬的類群Ceratopsidae。據悉,該物種名為sealeyi 則是為了紀念發掘出這只標本的Sealey。
Menefeeceratops雖然跟另一種角甲恐龍三角龍有關係,但卻比三角恐龍更早。然而跟三角龍相比,Menefeeceratops是這群恐龍中體型相對較小的一員,其能長到的長度為13到15英尺,而三角恐龍能長到30英尺長。
角龍通常是大型的、類似犀牛的食草動物,可能喜歡群居或成群生活。它們是北美晚白堊紀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研究人員Steven Jasinski表示:“在接近恐龍時代末期的白堊紀晚期,在北美西部的不同地區,角龍類更廣為人知。但我們對這個群體的信息較少,當你回到約7900萬年前時,它們的化石也更罕見。”
雖然研究人員們還沒有找到整具恐龍的骨頭,但相當一部分骨骼被保存了下來–包括部分頭骨、下頜、前臂、後肢、骨盆、椎骨和肋骨。這些骨頭不僅表明這種動物在已知的恐龍物種中是獨一無二的,而且還為它的生活史提供了額外的線索。如,這些化石顯示了一個潛在的病理證據,這是由靠近脊柱底部的至少一塊椎骨上的輕微損傷或疾病造成。
把Menefeeceratops跟其他角龍區分開來的一些關鍵特徵則包括組成該恐龍褶邊的骨骼–鱗狀骨。雖然不像其他角龍那樣華麗,但Menefeeceratops的鱗狀膜有著明顯的凹凸圖案。
通過比較Menefeeceratops和其他已知角龍的特徵,研究小組追踪了它們的進化關係。他們的分析將Menefeeceratops sealeyi放在了centrosaurines亞科進化樹的底部,這表明Menefeeceratops不僅是已知的最古老的centrosaurine角龍之一,而且還是進化上最基礎的一種。
Jasinski指出:“Menefeeceratops是美國西南部一個繁榮的白堊紀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其跟許多更知名的成員早於接近白堊紀末期的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