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車棚遭閒置電動車仍在上樓
成都一小區電梯內發生電動車燃燒火情,事件持續引發關注。視頻顯示,一男子推著一輛電動自行車進入電梯,在電梯門剛關閉時,電動車開始冒煙,隨即起火。記者了解到,事件中受傷的5人目前仍在醫院接受治療。
記者近日探訪北京多個小區發現,有的小區沒有集中充電設施,居民呼籲抓緊建設以消除安全隱患。而在一些小區,建設好的充電車棚使用者卻不多。有些小區在居民樓電梯安裝智能係統,電動自行車被技術手段擋在樓外。
多地出台政策對電動車的停放、充電列出規範,但居委會、物業一線工作人員直言不好落實,居民“拉飛線”、樓道充電,帶電池進家的情況難以杜絕,靠勸阻、檢查難以根除。業內人士認為,在落實電動車停放、充電管理責任的同時,應對生產、銷售,以及非法改裝等多個環節嚴格管理。隱患不應該只是被卡在樓外,更應該被擋在市場外。
[探訪1]
小區無集中充電設備 居民帶電池回家或“拉飛線”
居住在大興區西紅門同興園小區的喬女士有一輛電動自行車,用於上下班通勤到地鐵站。兩年多的時間裡,她一直手提電池到六樓的家中充電。
每次網上有電動車在家充電引發火災事故的新聞一出,喬女士總是心裡一緊。“我明白這樣有隱患,但沒辦法,小區有幾個自行車棚,可以遮風擋雨,但也僅限於此,沒有集中充電裝置。”
5月11日,記者來到同興園小區,這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共有27棟居民樓,均為六層高,沒有電梯。大部分單元樓門口及小區一些綠地周圍都能見到電動自行車,停放較為隨意。
記者看到居民樓內貼有“嚴禁樓道停放電動車”的告示,但停在樓門內的電動自行車並不少。有居民表示,晚上七八點以後一樓過道會被佔滿。
在一位居民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位於小區中部一個大約有20平方米的停車棚。只見停車棚內停滿自行車、電動車、兒童車,其中不少已經破舊落灰。如喬女士所言,車棚內沒有充電設施。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像喬女士一樣住在高層的住戶會拎著電池上樓充電,還有居民選擇“拉飛線”,即從窗戶甩出一個帶插座的電線,給樓下的車充電。由於該小區正在進行改造,樓體外牆被腳手架包圍,記者探訪期間並沒看到“拉飛線”的情況。
一位住戶告訴記者,自己的電動車的電池無法拆卸,因此只能“拉飛線”。該居民稱,小區物業並不會阻止這樣的行為,“沒有辦法,不然我們該怎麼充電呢?”
喬女士表示,如果小區有集中充電設施,她很願意在正規處充電停放。對此物業工作人員表示,由於是老舊小區,目前暫無這方面規劃。“不管是在家充電還是’拉飛線’,都有一定危險,但眼下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小區居委會一名工作人員稱,小區正在進行改造,各項工作都在慢慢完善,未來也許會規劃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裝置。
[探訪2]
建充電車棚居民“不買賬”擔心電池被偷依舊在家充電
沒有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裝置的小區居民盼著有個充電車棚,但在安裝了充電車棚的小區,也存在有人提電池回家、有人從窗戶“拉飛線”的情況,車棚的利用率與建設者們想的有一定差距。
5月11日中午,記者來到昌平區新康園小區,在北區三期院內,幾乎每棟居民樓前都有電動自行車充電棚,上面寫著“電動自行車充電處,新康園社區黨支部、居委會提醒您:電動車火災事故易發,停放充電請到指定位置”。棚內有一個可投幣的充電箱,每個充電箱管理著10個充電插座供電動自行車充電。
記者走訪時並未看到有居民使用充電車棚內的充電設備,且停放在此的自行車數量要遠遠多於電動車。多名小區居民向記者表示,充電車棚內的充電設備“沒人用,都閒放著”。
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充電棚安裝於2年前,起因是有的小區出現過電動自行車在樓道裡著火的案例,所以居委會裝了這樣的充電車棚。但她坦言,自己仍然會把電動自行車推進樓道,“將電瓶卸下拿到屋子裡去充電”。
記者隨機走訪12號樓多個樓層,發現樓道裡確實停放著被取下電瓶的電動自行車。上述居民表示,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她認為電動自行車停在樓下充電很不安全,“怕電池被偷走,拿回家充電安心一些。只要不出事,居委會就不會管,也不會罰款”。
新康園社區居委會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小區內的電梯口、樓門口全部貼有電動自行車不能上樓的告示,且小區樓下都設有監控,居委會工作人員晚上會來查看,排除火災隱患,“例如有沒有亂拉電線的,或者電動車上樓的問題”。
面對部分居民仍將電動自行車停放在樓道的問題,該工作人員稱,這類問題在所有社區可能都會存在,“如果派人專門在那裡盯著也不現實”。其表示,實際上,居委會一直都在強制要求居民將電動車停放在樓下的充電棚。
[應對]
電梯增“攔截”功能 推電動車乘梯門關不上
“尊敬的乘客您好,電動車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本電梯已安裝安全裝置,為了您和其他人的安全,請將電動車推出電梯,謝謝配合。”5月11日下午,東城區棗苑小區內,一台居民樓客梯轎廂門久久不能關閉,電梯內一個電子顯示屏不間斷廣播著上述內容。
推著車的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就是我們已經用了一年半的’智能雲梯’系統”。他指著轎廂內左上角的一個攝像頭說,“它能夠通過圖像識別判定是否有居民推電動車進電梯,一旦識別出來,電梯裡的屏幕會播放提示語,電梯門也關不上,同時我們管理人員的手機會收到有電動車進入電梯的信息。如果有住戶僵持著不退出,我們會出面乾涉。”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套系統是在2019年底投入使用的,整個小區10棟樓26個單元的電梯全部實現了“電動車攔截”。與之同步啟用的還有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區的充電裝置,全小區共設有5個集中充電點位,每個點位有6到20幾個不等的充電口。
物業人員告訴記者,此前沒少做安全宣傳,也時常進行物業公司、居委會、街道辦的聯合檢查。“但沒有電梯阻攔系統前,再怎麼宣傳都收效甚微。直到啟用這個系統,情況一下子好了。電動車主必然是不滿意,來找我們理論,但是為了安全我們反复說反复講,最後還是可以做通他們的工作。”
東城區花市街道辦事處安全辦主任秦紅偉介紹,整個轄區8個社區居委會有33個居民小區,根據2019年統計的數據,轄區2.5萬平方米範圍內有5000到6000輛電動自行車。截至目前已有30個小區都建設了集中充電設施,可滿足1100輛車同時充電。但實際上對多數居民們來說,這一舉措並沒能阻止他們把車推進樓道,“真正起作用的是像棗苑小區這樣的’智能雲梯’系統。”
秦紅偉介紹,目前已給轄區內110多部電梯安裝了智能檢測裝置,計劃今年能夠全覆蓋整個街道的400多部電梯。他回憶,第一個裝系統的廣佢家園小區,啟用系統的第一天,26部電梯的“智能雲梯”系統就阻止了900多次電動車進樓的情況。
[追訪]
建議對生產、銷售多個環節嚴格管理
公安部2017年12月發布《關於規範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範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指出,要求有物業或者主管單位的小區依據《物業管理條例》等規定對電動車停放、充電實施消防安全管理。沒有物業的小區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指導村委會、居委會落實上述管理責任。《通告》建議,有條件的住宅小區、樓院,應當結合實際設置電動車集中停放及充電場所。《通告》還明確管理方的權利和義務。
記者梳理髮現,目前,上海、太原、晉城等城市已出台相關條例,禁止電動自行車在樓道、安全出口等位置停放,禁止私拉電線為電瓶車充電。
但在實際操作中,問題似乎要比想像的多。東城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一處副處長黃維方負責東花市街道消防工作,在電動自行車停放和充電治理工作上就遇到過不少難題。
“勸說、清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有時還容易引發矛盾。”黃維方介紹,他曾在和街道、社區聯合整治過程中遇到極端情況,有人指著工作人員說:“我自己的車我憑什麼不能推回家!”
黃維方覺得,堵不住就要找疏導的方法,因此有了建集中充電區的行動,但其他問題也隨之而來。“利用率太低,怕丟、怕風吹日曬,有部分充電口接商業用電設備,價格確實略比在家充貴一點,這都是原因。”
黃維方表示,說安全隱患、講防火知識,甚至將已經發生的火災事故作為案例給大家提醒,這些工作不間斷在做,但多數群眾還是麻痺大意。“我們不能通過一次次血淋淋的事故來警示大家,代價太大了。”
黃維方認為,在落實電動車停放、充電管理責任的同時,應對電動車廠家生產、銷售流通,以及非法改裝等多個環節有嚴格的管理和執法檢查。“先把好電池質量關,這是個基礎。”
違規改裝存隱患 北京建立舉報獎勵制度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主辦的期刊《質量與認證》2021年刊發的一篇名為《電動自行車電池產品質量狀況分析》的論文對電動自行車電池相關問題做出了分析。文章認為,電動車在使用過程中(尤其是停放、充電)自身燃燒、起火等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此類安全事件時常與電池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鋰離子電池由於自身結構及化學體係不穩定等因素,一旦發生碰撞、擠壓、過充、短路等情況,易引發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國家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李主任介紹,相比較鉛酸蓄電池,鋰電池更容易起火,且一旦起火不易被撲滅。不過在生產方面,電動車的各種配件有國家標準把關。“如果是正規生產,質量是可控的。”在監管方面,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協會等相關單位會對相關產品進行檢測和監督。
5月11日記者走訪了一些電動自行車專賣店,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只要是從正規廠家購買的原裝設備,一般不會出現問題,危險來於私自改裝。”他透露,其所在店鋪此前提供過電動自行車改裝服務,主要是更改最高限速、提高電池續航能力。由於目前市場對此項業務監管比較嚴格,店鋪已經取消這種服務。
另一位從業人員表示,私自組裝焊接的電池在充電時有著火的可能,違規改裝的電動自行車也會有安全風險。“肯定是用原裝配套零部件會更保險。”
2018年11月1日起執行的《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第十八條和第三十條明確規定,禁止對出廠後的電動自行車實施加裝、改裝電動機和蓄電池等動力裝置,或者更換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機和蓄電池等動力裝置。
但違規改裝的情況並未從此“絕跡”。近期發生的一起電動自行車起火案件中,車輛就是在充電時起火,勘察現場後黃維方發現涉事車輛的電池被改裝過,並且已調查出了提供改裝服務的商家。對此黃維方表示,建議市民不要違規改裝電動自行車。
目前北京已建立實施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舉報獎勵制度。如有消費者發現某品牌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存在擅自改裝電動自行車的行為,可進行舉報並提供相關證據,線索核實後,由該品牌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或代理商出資獎勵舉報人1萬元人民幣。
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實習生 黃琪峰 慕宏舉 崔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