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網評:“倒奶事件”中,“粉絲不理性”不是平台惡性逐利的遮羞布
一桶桶奶,倒出了選秀的焦慮,也倒出了民眾的憤怒。“倒奶視頻”迅速刷屏,各種消息立馬跟上,各平台相關新聞雞飛狗跳,相關節目也暫停錄製。連原本不關注選秀的網友,也被這一地雞毛吸引了目光,在漫天的負面消息中斥責粉絲,“倒奶的那些腦殘粉絲還好意思叫別人賠錢”“粉絲腦子就是轉不過彎”“粉絲不懂禮義廉恥”。
愛奇藝和真果粒的道歉姍姍來遲,道歉公告中“深刻反省”“無比痛心”的不痛不癢程度不亞於“自罰三杯”。
“掃描瓶內二維碼,為愛豆投票助力”,與其說粉絲主動倒奶,不如說平台的惡性打投機制、飲品包裝的“小心思”變相助長了這種浪費,粉絲作為“終端玩家”,固然存在盲目地支持偶像的行為,但是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也絕不能輕易脫責。
節目本身是無罪的,商家逐利也無可厚非,但不設限制的打投機制無疑會產生惡果。粉絲經濟背後的巨大利益讓商家與平台趨之若鶩,而“割韭菜”總要有一把鐮刀。愛奇藝這季選秀,不僅與讚助商合作進行“奶票”打投,還隔三差五地邀請熱門選手進行直播帶貨,選秀機制下的粉絲競爭被平台刻意放大。粉絲情緒被一波波“操作”感染,最終脫離理性難以控制,所謂“打投”成了群體極化的溫床。而平台和商家在熱鬧的背後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利益收割,不亦樂乎。然而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翻車”之後,“癲狂”的粉絲成為了商家和平台惡性逐利的擋箭牌。粉絲在追星過程中容易盲目跟風,在平台與讚助商的“默契配合”之下情緒很快被煽動,無底線的“氪金”,海量購買奶製品,喝不完導致了浪費。粉絲固然不夠理性,但商家與平台就听之任之,推波助瀾嗎?
況且,這次“倒奶事件”中也有不同聲音,“粉絲掃的是電子二維碼不是奶蓋”“許多後援會買的是帶奶卡的奶”“黃牛賣的是打包好的電子碼”種種說法目前無從證實,但可以確認的是此次“倒奶事件”絕不是表面那麼簡單。
如今,平台和商家的道歉信看起來對公眾有了交代,但這次的鬧劇絕不是一封道歉信能承載的。背後的問題在於整個選秀機制和風氣,希望商家和平台注意吃相,在盈利的同時肩負起良性引導青少年的社會責任,不要等汽車撞牆上了才知道拐。(中國青年網評論員南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