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放棄新冠疫苗專利?對市場有多大衝擊?這背後很複雜
拜登政府做出重大決定:支持豁免新冠疫苗的專利,一石激起千層浪。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新冠疫情是一場全球衛生危機,需要採取非常措施。美方將積極參與世貿組織舉行的相關文本談判以促成上述目標,但“談判需要時間”。
豁免提議意味著其他製藥企業都能夠生產仿製疫苗,而不必擔心專利侵權訴訟。短期來看理論上或許能提高新冠疫苗的供應量。
受此消息影響,研發新冠疫苗的廠商股價當天應聲下跌:Vaxart收跌近16%、OCGN收跌12.79%、Moderna收跌6.19%、BioNTech收跌3.45%。
然而,在決定之後,而疫苗廠商並未明確表態。此前,美國政府一直面臨國內外有關豁免新冠疫苗知識產權保護的呼聲,此次迫於壓力轉變態度,也招致疫苗研發企業的不滿。
美國藥物研究機構和製藥廠商協會當天發表聲明說,此舉將進一步削弱承壓的供應鏈,促進“假冒疫苗”的擴散,同時無法真正解決實現更多疫苗接種的挑戰,包括“最後一英里的分配和有限的原材料供應”。
一些公共衛生專家指出,知識產權規則只是全球疫苗生產的瓶頸之一,如何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生產能力、將相關專利技術轉化成疫苗製造新增產能同樣面臨挑戰。
印度、南非逼宮美歐
美國提出支持豁免新冠疫苗知識產權保護源於印度和南非提案。
4月,印度總理莫迪與拜登討論解除冠狀病毒疫苗的專利保護的問題。而印度和南非聯手提交的一份新冠疫苗專利豁免提案,將此事推到了檯面上。
在近期於WTO召開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理事會上,印度和南非提交了一份要求暫時放棄某些TRIPS義務(包括專利、版權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條款的有時限豁免提案,這份提案並得到了肯尼亞和斯瓦蒂尼等60個發展中國家的共同支持。
這份提議的核心要求是向WTO方面建議,“儘早”免除所有WTO成員方的義務,這樣他們就不必在涉及新冠大流行的“預防,遏製或治療”方面執行TRIPS協議的某些規定。不過在會議上,以歐盟和美國為代表的發達成員方紛紛反對這項豁免,並質疑其適用性和有效性。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則在社交媒體上表示:“WHO歡迎南非和印度最近向WTO提出的放寬有關新冠肺炎疫苗、治療和測試的國際和知識產權協議,以便以可承受的價格向所有人提供治療工具。”
隨後,5月3日,譚德賽和英國前首相布朗一起共同呼籲暫時豁免新冠疫苗知識產權。譚德塞表示,如果要為大多數成年人接種疫苗以實現群體免疫,需要的疫苗將大大超過現有數量;為提高疫苗產量,暫時豁免疫苗知識產權非常重要,而這並不是一個“慈善問題”。
提案的背後,是印度等地日益嚴峻的疫情,以及該地區疫苗的低接種率。目前,印度每天的新增確診超過了30萬人,已經成為世界疫情的“震中”,並引領全球疫情走向另一個高峰。此外,印度疫苗的接種率依然不到2%,不及美國的十五分之一。
美國為何爽快答應
拜登政府爽快答應的背後,其實有著各方因素共同作用。
首先,美國並不缺少疫苗。目前,全球接種疫苗總劑次已超過10億,其中主要以中國、美國、英國等高收入和強研發能力的國家為主,比如說美國已接種劑次已超過1.4億,比例逼近50%。
其次,正是因為美國和歐盟的“疫苗民族主義”,間接導致了部分貧窮國家的疫情又一輪爆發。
在高接種率的背後,發達國家利用其市場力量預先購買了疫苗的使用權,部分地區還存在多買和囤積疫苗的現象。對於這種現象,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Terry Fisher將其稱為“疫苗民族主義”。
比如,美國政府曾承諾將為全世界供給疫苗,然而其實際行動卻仍在踐行“美國優先”原則,甚至表示只有當全體美國人都接種了疫苗才會開始幫助其他國家。直到最近,迫於輿論壓力,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日前才表態說,美國將在今後幾週內與其他國家“分享”600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幾個月來,傳染病專家一直警告稱,允許病毒在任何國家無限制地傳播和變異,都會對全世界構成威脅,因為出現的變種可能會對現有疫苗產生抗藥性。
並且,若疫情繼續在印度等主要經濟體蔓延,並會對全球供應鏈的阻斷,將繼續重創全球經濟。
放棄專利,真的有用嗎?
在美國放棄新冠疫苗專利後,多數人大聲叫好,但是豁免新冠疫苗知識產權保護真的有助於新冠疫苗的普及嗎?
業內人士指出,取消知識產權保護將無助於提高疫苗生產,因為原材料和疫苗生產權也是主要的障礙。
輝瑞公司發言人Sharon Castillo表示,該公司的疫苗需要來自19個國家的86個供應商的280個部件,以及高度專業化的設備和人員。她表示,認為知識產權的豁免會促進疫苗供應迅速上升是不現實的。
比如,在疫情重災區印度,儘管該國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產商,印度的血清學研究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製造商,但印度卻不是疫苗研發強國,依靠“仿製”行走江湖,整個疫苗產業鏈上游基本由歐美企業控制,沒有獨立的技術、設備、材料等,即便擁有專利也無法立馬生產疫苗。同時,印度目前還陷入了疫苗生產所需的原料瓶頸。
東興證券認為,制約當前全球疫苗供應短缺主要是瓶頸仍是產能,對於向WTO提出該議案的印度,已經有腺病毒載體疫苗的授權,但由於美國的限制出口,仍缺少相關生產物資,仿製生產mRNA疫苗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而且關鍵工藝並不公開,仿製的過程時間不確定。
海通醫藥余文心也認為,️mRNA疫苗的核心壁壘之一在於遞送系統,即使此次專利放棄最終實現,也只會是對mRNA序列專利的放棄,影響有限。此外,mRNA生產技術仍具有壁壘,短期內難以被其他藥企完全掌握。
當然,對許多國家來說,放開專利限制,總會比不放開限制要強。並且,有製藥公司表示,通過培訓技術人員、企業聯合、採購稀有原料和加強質量檢查,生產能力或許會在未來解決。
此前,根據麥肯錫2020年7月的報告,製造商通常需要18到30個月才能適應製造苗所需的技術。但專利豁免後這個時間可以壓縮到只有六個月。
不過,美國放棄專利,也面臨一個現實中的艱難困境。余文心認為,此決定只是登政府的暫時表態,仍需要國會通過,但在國會中可能會受到藥企以及反對議員的阻力。
放開專利,疫苗研發的災難?
即便部分發展中國家在呼籲,拜登政府也落實了專利豁免,但對於醫藥行業來講,其高研發週期、高投入和高失敗率的特性,意味著要想做到創新的可持續,就必須保護好專利。
此前,美國、英國和歐洲的製藥商和政府強烈反對豁免疫苗專利權,他們認為不論是否有給予藥企任何補償,削減公司的回報就不利於創新。
疫苗開發公司Vaxine的技術領導者Nikolai Petrovsky也表示,保護知識產權有助於使疫苗研究在經濟上可行,控制專利的原因是為了獎勵人們開發新技術所付出的努力。
他同時表示:“如果我們投入20年的努力和金錢,研發一種新疫苗,但這種疫苗所有人都可以獲益,那將是不公平的,並且模仿者可能將我們趕出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國泰君安認為,英美疫苗廠商可能會因此損失巨額利潤,甚至無法彌補前期高昂的研發投入。
即便如此,譚德塞指出,疫苗製造商仍會獲得補償。他認為暫時放棄專利並不意味著研發者就失去獲利機會。就如艾滋病危機或戰爭時期,藥企製造的產品將獲得專利費。
而La Trobe大學公共衛生副教授Deborah Gleeson也表示,專利使疫苗開發公司能夠保持經濟上可行的想法不一定是正確的,在疫情下這種邏輯並不成立,因為新冠疫苗研發公司已經在政府那裡獲得了大量資金支持。去年下半年,有機構估計,新冠疫苗研究的六個項目在疫情期間已獲得了120億美元的公共資金。
因此,疫苗知識產權豁免本身就涉及到底是“道德綁架”還是“慈善事業”的雙重博弈。但無論如何,維持好疫苗創新的激勵和疫情下的人道主義,是當今全球各國政府面臨的一大難題。
未來會如何?
對於美國的新冠疫苗豁免將如何發酵,國泰君安覃漢從三個維度分析了該事件後續的各種可能性。
首先,豁免疫苗知識產權面臨重重阻礙。
目前各國政府和衛生專家提出了兩套解決方案:一種是搭建專利許可交易平台,新建共享技術、知識產權、數據的“專利池”;一種是疫情期間暫停新冠疫苗知識產權保護。
但這兩種方案都遭到疫苗生產商的強烈反對,拜登政府將要面對來自共和黨和醫藥界的雙重遊說,美國疫苗廠商多為私企,要求其豁免專利本身就是在挑戰知識產權權威,藥企巨額沉沒成本由誰承擔?為研發疫苗所做的努力該如何彌補?因此疫苗專利豁免能否落地、何時落地、如何落地,還有諸多不確定因素。
其次,專利豁免後全球疫苗產能提高仍需時日。
雖然豁免後全球其他國家可以快速生產仿製疫苗,但疫苗生產線和供應鏈搭建仍需要克服時間和技術上的考驗,豁免專利並不意味著任何製藥企業都有技術和能力立即投入生產mRNA疫苗。
因此,即便放開知識產權,全球疫苗產能的提高仍是長周期的事情。
最後,專利豁免可能加速全球貨幣寬鬆退出預期。
專利豁免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是雙面的,全民免疫預期加強,將提高資本市場風險偏好,但短期內可能加速全球緊縮進程,例如,巴西疫情依然嚴峻,但通脹抬頭、物價飛漲,導致巴西央行年內二次加息,5月5日將基準利率提高75個基點至3.5%,在疫情嚴峻+疫苗產能提高仍需時日+貨幣被迫收水的衝擊下,專利豁免對疫情重災區可能意味著股債雙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