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哈佛劍橋學者聯手破解數學界幾十年的謎題成果登上數學頂刊
當兩個看似“無關”的數學領域發生碰撞,會發生什麼?浙江大學研究員、中科大數學系2003級校友葉和溪,與來自劍橋大學、哈佛大學的兩位學者一起,將動力系統應用到數論中,解開了困擾數學家長達數十年的難題。
研究成果發表在數學界頂級期刊《數學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上,該學術期刊為雙月刊,近兩年每年僅發表三十多篇學術論文。
這也是浙大40多年來首次在該期刊上發表成果。葉和溪結合動力系統方法,證明了數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動力系統,主要研究空間中所有點隨時間變化的情況。這門學科最著名的便是“蝴蝶效應”中的洛倫茨吸引子。
然而數論,研究的卻是整數的性質。
這兩個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被數學家們巧妙地被結合到一起。
它們是怎麼聯繫起來的,首先還得從兩個方程說起。
兩個方程
1、y2=x3+ax+b 2、f(z)=z2+c第一個方程表示橢圓曲線,當a和b不斷變化時,橢圓曲線形狀各不相同,就像是從曲線中擠出一個“氣泡”。
橢圓曲線是數論中的重要工具,數學家證明費馬大定理就用到了它。在橢圓曲線上,你甚至可以對兩個點做加法。
假設有兩個點P、Q,那麼PQ連線與曲線的第三個交點R對x軸的鏡像點,就是P+Q。R的鏡像點記為-R,即-R=P+Q。
因為橢圓曲線是上下對稱的,所以P+Q也一定在橢圓曲線上。
那麼P點和它自己相加(P+P)怎麼計算?
想像一下Q點越來越靠近P點,最後PQ兩點的連線就變成P點處的切線,所以P+P就是這個切線與橢圓曲線交點的鏡像點。
如果P點反復加上自己,經過有限次加法後(P+P+……+P)又回到P點,那麼P就叫做“撓點”(torsion point)。
再看第二個方程數學公式: f(z)=z^2+c,它不是二次曲線,而是與另一門數學分支動力系統有關。
z在這裡不是實數,而是實數+虛數。如果我們畫出一個平面坐標,橫坐標代表它的實數部分,縱坐標代表它的虛數部分,z就是一個點。
我們把z、f(z)兩個點畫在這個平面上,再把f(z)帶入方程得到f(f(z)),然後再得到f(f(f(z)))……
如此“無限套娃”操作,把所有的點都畫出來,可以得到以下圖形。
有些人可能已經發現,這不就是分形嗎,怎麼和橢圓曲線聯繫起來了?
上面的圖形範圍有限,說明某些z值在經過無限套娃後,還是有限的數值。
假設c=-1,z的初始值為2,那麼得到的數字組合是2、3、8、63……,這組數會一直增大;如果z的初始值是0,那麼接來下的數分別是-1、0、-1、0……,會一直循環下去。
對於第二種情況,無限次迭代後的每個點都在有限範圍內,這些有限範圍內的點組成的集合,就是“朱利亞集合”(Julia set)。
在動力系統中,像-1、0、-1、0……這樣,不僅範圍有限,還能夠回到起點的一組點,稱為“有限軌道點”(finite orbit point)。
這樣,橢圓曲線就和動力系統聯繫起來了,有限軌道點便是橢圓曲線上撓點的模擬。
葉和溪的導師DeMarco說:“橢圓曲線上的撓點與某個動力系統的有限軌道點相同,這就是我們在論文中反複使用的內容。”
證明數學猜想
但這三位數學家研究的問題—— Manin-Mumford猜想——比上面複雜得多。
Manin-Mumford猜想是比橢圓曲線更複雜的曲線,例如y^2 = x^6 + x^4 + x^2 ?1,每個不同參數的曲線都與一個幾何體關聯。
Manin-Mumford猜想於1983年被Raynaud證明,即虧格(genus)大於1的任意光滑代數曲線上至多只有有限個撓點。
對於封閉的有向曲面而言,虧格就是曲面的“洞”數量。
橢圓曲線對應的幾何體是虧格為1的“甜甜圈”。
葉和溪等人將Manin-Mumford猜想又推進了一步,他與Holly Krieger、Laura DeMarco一起,結合動力系統證明了,在虧格為2的情況下,光滑代數曲線撓點數量不僅有限,而且具有一致上界。
與橢圓曲線不同的是,Manin-Mumford猜想中的複雜曲線不具備允許做加法的結構。
但是它們對應的幾何體卻都可以做加法,而且像橢圓曲線一樣具有撓點。
他們給出了待求的特定曲線簇的解的形狀:像是兩個甜甜圈的表面(虧格為2)。
其中,每個“甜甜圈”代表一個橢圓曲線。
而要證明撓點數量的上限,就需要計算出橢圓曲線上撓點之間的相交點數量。
然而這兩條橢圓曲線上的撓點不可能直接比較,因為它們不一定重疊。
幾位學者想出了一種方法:比較它們是否在“甜甜圈”上各自處於相同的相對位置。
他們將兩條橢圓曲線的解各自繪製在一張平面圖上,以此來比較撓點的位置。
接下來,只需要計算這些點重疊的次數,就能給Manin-Mumford猜想一個明確的上界了。
這裡,便是動力系統需要發揮作用的地方。
他們利用動力系統,證明了這些點只能重合特定的次數,而且這一次數確實存在——即Manin-Mumford猜想的上界確實存在。
對於他們的證明,來自加拿大約克大學的助理教授Patrick Ingram表示:
他們成功證明了一個特殊問題。此前,這個問題一直被歸類於數論中,沒人認為它與動力系統有關。這確實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與導師舊友一同解決重要猜想
事實上,猜想證明背後的三位學者,彼此也是導師與舊友的關係。
這其中,葉和溪與論文作者Holly Krieger,都曾經是Laura DeMarco的學生。
2013年,他們在後者的指導下,獲得了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博士學位。
在這之後,Laura DeMarco如今已是哈佛大學教授,而Holly Krieger也已經成為一名劍橋大學的數學講師。
葉和溪則選擇了回國,成為浙江大學的數學系研究員。
但這期間,他們並未停止共同研究的步伐。
2017年,葉和溪就曾與Laura DeMarco、Holly Krieger一起,研究了動力系統中有界高度的問題,成果於2019年發表。
而在2019年,繼證明Manin-Mumford一致猜想之後,他們也對動力系統中的另一個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並採用了類似的研究方法。
目前,這篇文章以預印本的形式發表。
2020年4月15日,他們證明的Manin-Mumford一致猜想,最終成功刊登在《數學年刊》上。
中科大03級數學人才“井噴”
在這次研究中做出不少貢獻、來自浙江大學的研究員葉和溪,高中曾就讀於福建省建甌第一中學。
2003年,葉和溪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學習。
本科畢業後,葉和溪選擇出國深造,研究方向就是數學中的動力系統。
2013年,他在導師Laura DeMarco的指導下,完成了博士學位,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
在這之後,他曾經先後在多倫多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完成學術研究後,葉和溪於2016年回國任教。
與葉和溪一同入學的中科大數學系校友,也是人才輩出。
其中,至少5位學者的研究,再世界“四大數學頂刊”上發表過論文。
葉和溪同班同學郟浩、劉博、申述、張享文,也都已經在《數學發明》上各發表一篇論文。
還有許多與葉和溪、劉博一樣學成歸來的學子,如魯汪濤、馬傑、熊濤、張振、仲杏惠等中科大校友,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國外的條件,回到國內繼續從事數學研究。
△圖源:公眾號@中國科大本科招生
對於2003級學子在數學上取得的成就,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張偉平由衷地表示自豪:
事實證明,科大的學生不管考第幾,到哪裡都是一塊好料。在同一個班就有這麼多傑出的人才湧現,殊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