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手機陪伴孩子度過假期家長要肩負起監護職責
“現在的孩子們,在家基本下了飯桌就躲進房間玩手機。”許先生感覺一到節假日,附近的孩子都在玩手機。許先生是中部某省份的一名農村家長,大兒子已經成年,12歲的小兒子正讀六年級。在許先生提供的視頻中,記者看到,兄弟倆一人一個角落對著書桌玩手機,哥哥在刷短視頻,弟弟在玩“和平精英”。
眼下正值五一假期,緊張學業告一段落,許多孩子紛紛放下書本,拿起手機。這一點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尤其如此。中國兒童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19)——兒童校外生活狀況》顯示,城市兒童在學習、體育鍛煉、外出遊玩上的時間更多,而鄉鎮農村兒童在使用電子產品看視頻打遊戲、家庭勞動上的時間更多。其中,鄉鎮農村兒童平均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長為108.18分鐘,明顯高於城市兒童的88.40分鐘。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源於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的不均衡。在城市裡,有圖書館、科技館、體育館、博物館和各種各樣的遊樂設施,孩子們的假日生活可以安排得豐富多彩。農村孩子的業餘文化生活則相對貧瘠得多,放假後沒有好玩的去處,大都會宅在家裡玩手機,或是三五成群聯機玩遊戲。
另一方面,家長缺乏控制電子產品使用的意識。不少農村留守兒童,父母長年在外打工,平時主要是爺爺奶奶在帶。爺爺奶奶們並不清楚手機裡能裝什麼,甚至分不清網課和遊戲的區別。加之自己忙於農活,操持家務,沒有時間和精力管孩子。還有的家長本身就是“手機控”,即使有空也是埋頭玩手機,很少主動和孩子溝通,陪伴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只好去手機的虛擬世界裡尋求寄託。
在一些家長看來,與其讓孩子自己跑出去玩,增加交通事故、溺水等意外風險,不如用手機把孩子拴在家裡,起碼更安全。還有的家長對於孩子玩手機的底線是“不出事就好”,只要孩子不拿著家長的錢去充值遊戲、打賞主播,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些想法是要不得的。與給家長造成的金錢損失相比,手機給孩子帶來的隱性傷害更值得警惕。根據相關數據,近年來農村學生近視率快速上升,已開始超過城市。而導致這一問題的罪魁禍首就是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沉迷電子產品還會影響孩子們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能力。當只有虛擬世界能夠帶來快樂,孩子們就會變得自我封閉,不喜歡與外界交流。留守兒童普遍比較自卑,性格孤僻,沉迷電子產品勢必進一步加劇這些問題,造成惡性循環。
“五一”還沒過完,暑假又快來臨。無論對於農村孩子還是城市孩子來說,都不能只有手機陪伴他們過假期。首先,以鄉村振興為契機,應該加快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發展,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托社會組織提高課余文化生活的豐富程度,尋找社會活動來替代手機的交互性,幫助農村孩子找回屬於自己的快樂。其次,廣大家長要切實肩負起監護職責,不僅要讓孩子吃飽穿暖,更要注重孩子的精神訴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多一些親子互動,一起讀讀書、聽聽音樂,到大自然中踏青遊玩,從而讓手機不再成為孩子的精神寄託。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