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館影院最後2部膠片電影熱映中明年啟動數字化升級
遊客在上海科技館影院內觀看立體巨幕電影《國際空間站》。“五一”假期期間,立體巨幕電影《國際空間站》和球幕電影《大堡礁探秘》在上海科技館正式上映,這也是上海科技館上映的最後兩部膠片科普電影。新華社圖2021年5月1日勞動節,上海科技館巨幕影院與球幕影院上映兩部新的科普影片:巨幕影片《國際空間站》和球幕影片《大堡礁探險》。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電影是上海科技館上映的最後兩部膠片科普電影。待到2022年兩座IMAX膠片影院更新改造開始後,上海科技館往後上映的所有電影的文件格式,將全部數字化。膠片電影在上海科技館即將成為歷史。
上海科技館展教中心影院管理部部長吳庭旭20年來早已養成了習慣,每天都會提前1個小時趕到機房做映前準備,核對排片表、檢查膠片,對機器進行保養,清潔……不能有絲毫馬虎,因為膠片上不起眼的一粒灰塵,投到巨幕上,就是一隻雞蛋大小的瑕疵。
工作人員要將一部電影膠片安裝上架,也並非“舉手之勞”,它背後有許多不為人所知的操作細節和故事。
以巨幕新片《國際空間站》為例,一部47分鐘的科普電影,製片廠送來的是30卷長度不一的70毫米膠片的片段,每一卷膠片都需要放映員剪切兩刀,每一刀都不能有任何手感與力道上的猶豫和偏差,再按照次序,首尾對齊,用專業膠帶粘貼、拼接在一起。拼接完畢的電影膠片,需要若干個成年人才能抬動。
放映員還需要為電影膠片製作尺寸合適的保護套;準確計算並設置電影菜單的開機、開鏡頭、關鏡頭、停機的具體幀數;安裝好與膠片同步的聲道音軌(中英文版本) ;設置好開關場亮燈的準確時間……
裝上吸附灰塵的嶄新顆粒滾軸,開機、點放映燈,工作人員穿針引線般將膠片裝上放映機片道,檢查完所有的設備無誤後,這才能最後按下“RUN(運行)”按鈕,開始試映。
工作人員再戴上立體眼鏡,完整觀察拼接的畫面是否有誤,如有則要記下問題,或當場停機,分析並解決故障至完美無誤。整個流程全部走完,方可謂“新片裝好”。
吳庭旭介紹,20年來上海科技館放映過的膠片科普電影總數超過89部,每年放映場次超過千場。然而現在膠片已經逐步退出主流市場,膠片的片源非常少。數字化改造之後,不僅能使畫面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片源也將更加豐富。至於這些膠片放映機,具有一定的科普展示和收藏價值,科技館也準備把它們做成一個互動展品,讓進入科技館的小朋友們了解膠片放映機的歷史。
疫情發生以來,今年五一上海科技館的觀眾接待量首次恢復到100%,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據統計,5月2日,上海科技館接待3.04萬人次,自博館接待1.56萬人次,兩館合計4.6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