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調休”被吐槽,好好放個假為啥這麼難?
五一假期漸行漸近。這次假期連休5天,是2008年取消五一黃金周以後休息時間最長的五一假期之一。本來應該是高興的事兒,怎料卻引來一片吐槽,只因這5天當中只有1天是真正意義上的放假,另4天則包含了周末2天和調休2天。
很多網友覺得,為了“拼湊”出來一個小長假,卻付出了前後兩個週末被影響的代價,擾亂了原本正常的工作生活節奏,似乎有些得不償失。
客觀地講,大家的吐槽不無道理,就連央視都發表評論稱“不能責怪網友矯情”。然而,若是以經濟學的視角來審視,我們會發現假期調休這件事雖然不大“討喜”,但卻在情理之中。
1
先來問個問題:為什麼寧願“拼湊”,也要連休5天假?
答案其實很簡單:為了促消費。
自2020年起,除了疫情,我們聽到最多的詞語大概就是“促消費”了。尤其是在疫情之後恢復經濟的過程中,從中央到地方都不約而同地將促消費作為宏觀經濟政策制定的重要抓手,比如之前的發放消費券、提供購車補貼,以及最近的加快發展新型消費、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無不凸顯出消費的重要地位。
可喜的是,今年以來中國消費市場很好地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回升勢頭。從一季度統計數據上看,糧油、食品、飲料等必選消費均已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甚至更高,可選消費中的汽車、金銀珠寶、通訊器材類也恢復得不錯。
不過,商務部領導在介紹當前國內消費形勢時,還是指出了問題:“消費恢復還不平衡……民眾的消費需求還沒有得到充分滿足。”
“不平衡”體現在何處?民眾哪些方面的消費需求還未能充分滿足?旅遊業必定是其中之一。
眾所周知,由於旅遊業天生帶有出行、聚集、社交等屬性,因而整個行業受疫情影響最明顯,甚至幾近停擺:景區關門、酒店空轉、餐館閉客、航班驟減……很多旅行社都遇到了現金流緊張、服務難度加劇、旅遊合同糾紛等難題,2020年的經營預期完全被顛覆。雖說在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的背景下,旅遊業已呈現出明顯的恢復之勢,但其進度仍然要落後於其他消費領域。
以今年清明節為例,數據顯示,三天假期國內出遊人數達到1.02億,已恢復至疫情之前九成左右的水平,然而國內旅遊收入卻僅有2019年同期的56%。雖然有周邊遊、短途遊、部分景區減免門票等因素的影響,可旅遊消費市場的相對低迷卻是不爭的事實。
就旅遊業本身來說,不僅涉及到餐飲、酒店、交通、景區景點、商超、娛樂設施等諸多領域,還關聯到農業、園林、建築、金融、保險、通訊、廣告等其他配套產業部門,足足貢獻了11%的GDP和近8000萬個就業崗位,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意義深遠。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旅遊消費能夠得到提振,勢必會帶動一系列行業的消費復甦。不過,前提是國人要有足夠長的閒暇時間,否則很難付諸於實踐。
這便是此次五一假期連休5天的用心良苦之處:要激發出“假日經濟效應”,以此帶動旅遊市場乃至國民經濟的提振。
事實上,“假日經濟效應”的能量大小,往往與假期時間長短呈明顯的正相關關係。比如,去年國慶假期前7天,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18億人次,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543.3億元,同比恢復69.9%。很多去了熱門旅遊城市或景區的人,都能切身體會到人山人海和交通擁堵的面貌。受此影響,酒店、民宿、餐飲、休閒、娛樂等相關領域都實現了可觀的增長,這也為全年經濟的正增長大大地助了一把力。
除此之外,連休5天也給人們提供了更為充分的選擇餘地。例如,不少因“就地過年”倡議而未能返鄉的人們,完全可以利用此次五一假期回家看看父母,陪陪妻兒,不也是其樂融融的美好景象嗎?
2
可是為什麼我們放完長假之後卻又要調休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要穩住經濟生產,不能鬆懈。
放眼當下,儘管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各行各業都在穩步有序運行,疫苗接種工作也在按部就班推進,可是我們還是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如今海外疫情依然不容樂觀,很多國家都出現了變異病毒,且日新增病例居高不下,全球新一輪疫情警報已然拉響,而國內不少地區面臨境外輸入的風險,一旦發現新增病例,勢必又要影響當地經濟運行。
不僅如此,前期疫情使得很多企業的生產經營都承擔了較大壓力,得益於國內疫情防控的到位,現階段正是重整旗鼓、快馬加鞭迎頭趕上的好時機。從用人單位的角度看,若是在連休5天的基礎上還不實行調休方案,那麼,很可能就會影響工作的推進節奏與經營的回暖勢頭,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企業負擔。
為什麼中國經濟一季度表現如此之好?其中的一個關鍵原因恰恰在於,“就地過年”使得人口返鄉流動明顯減少,停工時間大大縮短,春節過後復工的節奏比往年更快,特別是工業和建築業,都一改往年用工穩定性較差、產能恢復相對緩慢的態勢,有效產能持續維持在高位,從而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的提振和回暖,並帶動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業率等多個關鍵指標的向好。
一言以蔽之,只有穩住生產活動,才能穩住經濟基本盤;基本盤穩定了,失業率才會下降,人們的收入才更有保障,幸福生活才能更有底氣。若是工作和收入都受到了影響,縱然能多給幾天假期,人們恐怕也很難有足夠的閒情雅緻去享受。
畢竟,“發展還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和基礎。”
3
不過,說句良心話,中國勞動者的確是太“拼”了,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
這裡可以簡單算一筆賬:如果剔除週末的雙休,國人每年的法定休假天數為16天,且不說荷蘭、丹麥、瑞典等高福利國家與法國、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單說在亞洲地區,中國的法定假日也明顯低於日本、越南等國家(見下圖);另外,從工作總時長上看,2018年中國人均全年工作時長達2100個小時,僅次於墨西哥的2225個小時,遠高於其他國家的工作時長。值得一提的是,這當中不少大城市的“996”、“5+2”等加班現像已是見怪不怪,即便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如今也是忙碌不堪。
至此,可能有人會問:既然我們工作那麼“拼”,為什麼不能多放幾天假呢?
原因在於,中國目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還不足以支撐過長時間的休假,雖然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發展成果有目共睹,但不同行業、區域間的發展步伐並不一致。且要是論人均GDP,中國在世界上位居70名上下,同發達國家和高福利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而這些國家的居民,幾乎都曾有過工作量大、上班繁忙的經歷。可以說,高度發達的經濟才是人們實現長時間休假的前提保障,正應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老話。
不過客觀地說,一個國家真正意義上的強大,絕不僅僅體現在全社會範圍內的物質財富上,國人精神層面的愉悅與昇華同樣不可或缺,而這在相當程度上,是需要足夠的閒暇時光來加持。從這個角度看,延長休假的確是有必要的。從經濟層面考慮,這除了能促進消費之外,還可以讓人們有更充足的時間去學習新技能、反思經驗教訓,進而有助於提升人力資本質量,並帶動國民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事實上,如果回溯歷史,我們會發現國人的假期其實已經在持續延長了。最具代表性的例證便是,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中國的周末休假制度從過去的1天、1.5天調整到如今2天休假,一些地區還在探索2.5天休假制度。與此同時,中國還在致力於完善帶薪休假。此次央視發表的評論中又再次提到:“關鍵之策在於落實好帶薪休假制度,給人們更多出行的自由和空間,使旅遊、休假更加自主和均衡”,這無疑是一個積極信號。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我們不妨多點耐心,再多點信心。
本文由“蘇寧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