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非典型“X分鐘看電影”創作者:全網坐擁200萬粉絲一分錢也沒掙到
“很多用戶是看了電影解說或電影剪輯視頻,才去看原片的。”“我們該怎麼辦?”在一個影視短視頻創作者群裡,不時有人跳出來發問。電影解說賬號“懸疑MOVIE”創始人劉傳也在這個群裡,每每看到這樣的疑惑,他總要焦慮一會。“大家都在觀望,這件事雖然與自己切身相關,但我們沒有能力解決,只能等一個結果。”
劉傳口中的“這件事”與最近備受關注的影視劇二次創作侵權有關。即將結束的4月,包括行業協會、視頻平台、影視公司、明星藝人在內的多機構群體先後聯合發布倡議,抵製網絡短視頻侵權現象,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影視短視頻背後的創作者也被推至台前接受外界的打量。
一條“X分鐘觀影”短視頻是如何生產出來的?短視頻二次創作者靠什麼掙錢?他們如何看待近期爆發的短視頻版權矛盾?中新經緯記者近日對話劉傳,試圖從他身上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15分鐘的短視頻要做兩天”
劉傳的入局時間並不算早。
2019年8月,有門戶網站電影頻道編輯工作經驗的劉傳註冊了以講解懸疑、驚悚類電影為特色的短視頻賬號“懸疑MOVIE”。目前,包括抖音、B站在內,“懸疑MOVIE”全網粉絲量接近200萬,其中抖音粉絲130萬。
說起為何要做電影解說賬號,劉傳表示主要有三點考慮。“首先自己對電影非常熟悉,也喜歡這個行業;其次是用戶對電影解說或電影短視頻化有很大的需求;最後是自己一直想拍攝、製作電影,電影剪輯、解說是相對低門檻的創業方式。”
劉傳目前有一個五人小團隊,分別負責文案、配音、剪輯等工作。據劉傳介紹,他們做的電影解說視頻視頻時長一般在10分鐘到18分鐘之間,如果發在抖音上,往往會剪切成三到六段來發。而製作一條這樣的電影解說短視頻,五個人需要工作兩天。
“懸疑MOVIE”目前基本上保持著兩天更一次的頻率。“每次找電影大概需要三四個小時,有時甚至需要半天時間,找到電影需要從頭到尾看一遍,然後還要蒐集電影的相關素材,包括一些花絮,進而形成自己的觀點,並在腦子裡捋清楚文案的邏輯。接下來才是編寫文案、配音、剪輯等工作。”劉傳介紹,“最後呈現出的視頻看上去很簡單,但其實操作起來相當麻煩。要最大限度降低用戶對電影的理解門檻,而且要講得跌宕起伏,讓用戶有獲得感。”
將一部120分鐘甚至時間更長的電影,變成僅有十幾分鐘的短視頻,他們一般會進行哪些操作?劉傳透露,一是把電影故事濃縮一下,二是加一些背景,三是加一些簡明扼要的點評。“電影解說視頻是遠不能替代電影原片的,很多用戶是看了電影解說或電影剪輯視頻,才去看原片的。”劉傳說。
短視頻平台重度用戶小莉向中新經緯(微信號:jwview)證實了劉傳的上述說法。“近期看的幾部電影都是被’X分鐘看電影’之類的視頻安利的,感覺這種更像是一個旅行指南,沒有人會因為看了旅行指南就不去目的地旅遊了,除非這個旅行指南本身是一個避坑指南。”
“靠平台補貼養活團隊”
目前影視短視頻創作或剪輯賬號的變現方法無外乎做廣告、直播賣貨、有償傳授技巧等。不過劉傳稱,雖然“懸疑MOVIE”在全網有200萬粉絲,但他不僅一分錢也沒掙到,還要偶爾買一些流量做推廣。
“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找到太好的變現模式。”劉傳說,“比如教別人如何剪輯、解說電影,是忽悠人的。只能說一些皮毛,運營、文案等不是靠教就能學會的。比如在解說途中做廣告,非常生硬,我也不願意做。直播帶貨來說,是針對強人設的,我們還是一個內容賬號,而且粉絲量級還沒達到。所以至少在抖音,目前沒有盈利,就看著粉絲一直在漲,做我們喜歡做的事挺好。”
劉傳透露,目前他們團隊的收入主要來自於頭條、B站等平台的補貼。“每個月補貼加起來能有幾萬的收入,刨掉支出以後就不賺錢了。我們團隊還是看得比較長遠,憑自己愛好長期做,粉絲積累起來,我們還是希望能做原創的視頻節目。”
“版權爭議我們無力解決,只能等一個結果”
劉傳之所以立志做原創視頻節目,是因為目前影視劇二次創作、剪輯遭遇到了猛烈的版權侵權挑戰。“我心裡一直有版權的焦慮,我希望盡快把版權的問題解決掉。”劉傳說。
最新的消息是,4月28日上午,國家電影局網站發布消息稱,近日,針對部分影視行業協會、影視公司和演員等倡議的抵制短視頻侵權問題,國家電影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保護電影版權是維護電影產業健康良性發展、激發創新創作活力、推動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針對當前比較突出的“XX分鐘看電影”等短視頻侵權盜版問題,國家電影局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安排部署,配合國家版權局繼續加大對短視頻侵犯電影版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堅決整治短視頻平台及自媒體、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未經授權複製、剪輯、傳播他人電影作品的侵權行為,積極保護廣大電影版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此前4月23日,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等國內超70家影視傳媒單位,以及500餘位影視從業者聯合發布倡議,抵製網絡短視頻侵權現象。4月9日,包括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在內的53家影視公司、5家視頻平台及15家影視行業協會發表首份聯合聲明,宣布將對網絡上針對影視作品內容未經授權進行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行為,發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維權行動。
劉傳也承認目前電影解說短視頻或影視劇剪輯存在版權爭議,但他認為創作者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創作者沒有能力和渠道解決這個問題,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比如我的賬號做了兩年,共解說了100部電影,這100部電影可能涉及幾十家電影公司,依靠我們團隊幾個人是無法去溝通和解決的。其次,創作者沒有動力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從商業模式上行不通。我花10萬去買一個電影的版權,最後做出來帶來的收益可能僅有500塊錢。沒有人願意去做這個事。”劉傳說。
劉傳認為,多機構群體聯合抵制短視頻侵權實際上是長視頻平台的防禦戰。“短視頻平台不僅嚴重分流長視頻,還改變了用戶的娛樂習慣。我認為還是要形成一種導流模式,怎麼讓電影、電視劇片段在短視頻平台上巨大的播放量,導流到長視頻平台。事實上,短視頻平台是很多影視劇重要的宣發渠道,一些新上映電影甚至在短視頻平台開通官方賬號,通過傳播短視頻吸引觀眾。”劉傳說。
目前對於如何平衡版權所有人與二次創作者之間的關係,業內已有頗多討論。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平接受中新經緯記者採訪時認為,保護影視版權沒毛病,但也要為二次創作留有空間。如果在創作中需要引用他人在先作品,也要符合著作權法有關合理使用的要求,並註明出處加以說明。
《著作權法》指出,為了介紹評價某一作品或說明某一問題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屬於合理使用,不構成侵權。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則進一步解釋了“合理使用”的標準,即應遵循“三步檢驗法”的原則:第一步,只能在特殊情形下作出;第二步,與原作品的正常利用不相衝突;第三步,沒有不合理地損害原作品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張平認為,在法律上可以嘗試擴大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的權限,引入延展代理,也可以用版稅機制,即不用事先獲得授權,但使用別人的作品後就需繳納版稅等方式讓權利人的投資得到回報。
此外,張平還提到了一種模式。“還可以鼓勵著作權人開放授權,比如軟件的開源許可,北京大學互聯網法律中心多年前提出的版權自助許可模式,這些開放許可模式有利於版權作品的流通,當然這些許可都是在著作權人自願的基礎之上,類似於現在有些作品傳播時附上的打賞功能,著作權人為了廣泛傳播可以採取明碼標價的方式。”
趙占領也認為,短視頻賬號與著作權人合作比較困難,因為雙方處於不同的地位。與此同時,長視頻著作權人維權短期內也難以看到效果。“起訴短視頻賬號,這些創作者可能最後沒有執行能力,而且不可能起訴所有的創作者;起訴短視頻平台,因為’避風港原則’(平台在收到侵權通知後刪除相關侵權內容即可免責) ,只有在個別情況下才會追究平台的法律責任。”
在短視頻平台未採取進一步行動前,劉傳表示仍會堅持更新。“我們按播放量賺取平台收益,沒有更新,就沒有收益,更沒法養活團隊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傳為化名)
文| 常濤
編輯| 趙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