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滿屏借貸絕非互聯網平台的遠方
“開通借款,送VIP會員”“申請借款,拿現金紅包”“秒速到賬,隨借隨還”……現在打開手機App,幾乎都會發現商家七繞八繞,施以小恩小惠,把你誘導進借款的頁面,等你“上鉤”。很多人不明不白就交上了個人信用報告、人臉數據、通訊錄這些核心信息。
本來與金融業務八竿子打不著的外賣、視頻、資訊等平台,紛紛涉足消費金融。這雖讓一些急用錢者有了便捷的借貸渠道,但從更廣泛意義上講,這種集體行為產生了很大的“負外部性”:個人層面的過度消費、隱私洩露,以及社會層面的資金變相進入樓市、股市,給經濟放大了槓桿,給監管平添了難度。
為什麼以科技為底色的互聯網平台對借貸業務趨之若鶩?一是進入“變現期”,這些巨頭有巨大流量,遇上增長瓶頸,而金融自帶槓桿效應,可以為流量變現,是門好生意。二是“真空期”,經過前期嚴厲的整治,P2P網貸平台大幅減少,留下了市場空白,過去的資金方借助新的殼,通過聯合放貸等方式來“還魂”。三是“漲價期”來臨,近期眾多互聯網公司在服務上紛紛漲價,暴露了成本壓力與日俱增的現實,而藉貸本質上,是通過(高)利息費收取,尋找新的利潤支撐。
這是典型的披著科技外衣從事金融信貸活動。我們不否認其中合理的需求和合規的供給,但相比於傳統銀行經營,新平台從事放貸業務,在資本金實力、風控合規能力、槓桿比率上都聚集了更大風險,有必要和其他金融活動一樣納入嚴格的監管體系。
我國有巨大的內需市場和消費潛力,消費金融的發展潛力很大。其中關鍵一環,是居民可持續的消費力,這依賴於每個人健康的“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如果對平台野蠻粗放的借貸投放不嚴加約束,就只會吹大平台自身的風險,加大居民整體的債務率,造成過度消費、超前消費的亂象,最終透支消費增長的後勁。
受益於時代的巨大紅利,獲得超速發展的互聯網企業不應過度迷戀粗放式外延式發展模式。社會對平台的期待,其實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硬件和算法,更加人性化的軟件和服務。從這一點來說,互聯網平台的盡頭有無限想像空間,但絕不是滿屏借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