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王翔:電動車產業正面臨時間窗口小米造車不是從0開始
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WIN·全球管理者論壇暨嘉賓五週年盛典上,嘉賓創辦人吳婷與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展開對話,對小米造車一事進行解讀。王翔表示,小米具備手機和AIoT業務的穩定增長力,內部資源的拉通能力,因此決定加入電動車賽道。目前,造車還沒有正式開始,提前宣布是想獲得更好的全球資源,共同開拓小米汽車。
論壇以“對話”和“圓桌”兩種形式展開,受邀出席的頭部代表、投資人、學者對影響時代發展進程的商業案例進行了剖析和探討。
嘉賓創辦人吳婷在主題演講中表示,今天的商業實戰環境更加複雜,對企業家思維及能力要求更多元。我們所處的時代,就是“在現場、講故事、有結論”的案例時代。身經百戰,勝過一切理論框架和思維模型,真實上演的案例,是最好的教科書,每一個他山之石,都能幫助我們鋪就更平坦的道路。
清華大學教授、中關村龍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井宏表示,所有卓越偉大的企業,成功都是個性的,創新路徑很難復制,但企業的失敗是有很多共性的,在商業教學領域,研究失敗案例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當前中國企業在基礎技術創新能力方面與美國企業相比仍然存在差距,這個差距未來一定會被追平,但要清醒的看到,這個追趕需要時間。
“前不久科大訊飛也被美國列入了實體清單,使得芯片業務受阻,”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輪值總裁胡郁說:“當前中國企業的原始技術研發不及美國,但在技術大規模落地應用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全球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像中國這樣快速把科技成果轉化成生產力。”
日前,小米官宣造車的消息被全社會所關注。談及入局造車的原因,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在現場表示,電動車產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出現了很多技術突破,已經到了一個時間點,逐漸被全球消費者接受。對於小米來說,這是一個時間窗口;目前小米的產品已經覆蓋了辦公和家庭場景,而在移動出行場景,電動車是非常好的私人空間和終端產品,技術有機會為用戶帶來新的體驗。
為何設立全資子公司造車而不是獨立融資?他認為,一是小米有了相對穩定的、持續增長的手機和AIoT業務,這是基本盤;另外,小米在過去11年中積累了大量的工程技術能力和智能製造能力,現在入局造車不是像創業者那樣從0開始,而是從小米最有優勢的地方開始。通過設立全資子公司,並且雷軍親自掛帥,可以拉通小米集團的資源,將積攢的技術優勢用在電動車領域。
“從小米的角度,電動車就是手機+兩排沙發+四個輪子,我們積累的很多技術都可以用在車裡。”他舉例,比如導航,汽車上可能會用手機的導航;音樂,也是手機裡的音樂,而小米可以把手機與汽車做到更無縫的體驗。
另外,小米在軟硬上都有造車相關佈局。比如小米幾千名AI工程師,AI軟件和算法不只是用在相機、語音控制,未來智能電動車很大一部分用戶體驗是與軟件、AI相關;硬件上,小米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升電池的效率,也可以應用到電動車領域。
“通過小米過去的這些積累,我們能少走很多彎路。雷總牽頭,也可以有更強的拉通力,能用更高的效率來做好電動車。”
對於小米汽車何時會有產品推出,王翔坦言,造車是個非常複雜工程,小米從正式調研到決定只有不到三個月時間,目前造車還沒有正式開始,在產品規劃、定價等方面還需要有更多的時間來決策。之所以提前公佈是考慮到兩個因素:一是前一陣傳言比較多,為了做到信息及時披露決定官宣;二是希望通過提前發布獲得更好的全球資源,共同開拓小米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