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泡沫”何其多,亟須規範提質量
近年來,我國專利年度申請量不少。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大而不強的問題卻依舊突出。尤其一些專利令人“無語”,不僅沒有創新價值,還有違常識。甚至有的專利,是“別有目的”的產物。盡快刺破“專利泡沫”迫在眉睫。
新華社天津4月23日電題:“專利泡沫”何其多,亟須規範提質量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毛振華、王井懷
如此“腦洞大開” 難免被人吐槽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今年3月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的國際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16.1%,以68720件穩居世界第一。“我們專利申請數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但要清醒看到專利質量仍然不高。”南開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法研究中心教授張玲說。
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上,一項“精神病治療帽”的專利,從圖片看是一頂筒狀套帽,帽子與人的五官間有洞,夾層裡填充治療精神病的中藥粉。網友吐槽:“如此治療方式,實在’腦洞大開’。”官網顯示,這項專利從授權到終止有長達近2年時間。
中合國際知識產權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較早開展專利交易的知識產權平台。創始人胡軍說,實用新型專利因與日常生活接近、專業門檻低,已經成為“被吐槽專利”重災區。
“專利制度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貢獻。對於背離初心、出現異化的’專利’必須嚴厲打擊。”天津市濱海新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李加軍說。
看似“不靠譜”,或為“精明算計”
“被吐槽專利”的發明人通常分兩種:一種是純粹個人興趣,將突發奇想申請為專利;另一種屬於“職業專利編造師”,以走量方式空想編造,一旦獲得授權便以此牟利。
為鼓勵創新、強化專利保護意識,我國專利制度被一些地方或群體附加了許多“優惠”,例如企業減稅、個人評職稱、罪犯減刑、升學加分等。靠專利“吸血者”便盯上了這些需求。
記者在某電商平台檢索發現,與專利購買、轉讓相關的信息比比皆是。記者隨機聯繫到一家,當客服人員得知記者急於買來專利評職稱後,對方“周到”地介紹,可以提供實用新型專利的“私人定制”。至於專利是什麼內容,是否有創新,對方顯得併不在意。
經過溝通後,對方推薦購買“銷售展示架”,只需1400元,就能有“整套專利”從一張白紙開始,由定製到申請“一條龍”服務。且信誓旦旦地表示“技術點不用擔心,有專業人員來幫忙設計、寫材料”,能保證6到8個月下證,專利內容完全不需要記者操心。如此背景下誕生的專利,其質量令人擔憂。
有業內人士透露,如今已經出現了一批專利編造公司,他們網羅年輕人苦思冥想專利,或收購被駁回專利複審獲得轉手授權後再轉讓,從中牟利。流水線式的專利“生產”令人“驚嘆”。
一些企業為減稅或套取相關補貼,還與專利公司、政府工作人員內外勾結,形成專利造假“產業鏈”。中國裁判文書網上不久前公佈的一起案件,揭秘了官商勾結髮“專利財”的真相。
該案件判決書顯示,四川省射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管理股原股長郭成章、無業人員吳春華、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工作人員陳忠輝等人相互勾結,鑽了當地對獲得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每件獎勵3000元的空子,編造專利200多項,據此申報並領取實用新型獎勵資金74.4萬元。其中,郭成章、吳春華負責提供本地企業信息,陳忠輝以相關企業作為申請人編造專利內容,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後,再由郭成章登記、上報獎勵名單。
他們還用編造出來的實用新型專利騙取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稱號以及當地工業轉型升級獎勵資金20萬元。“這就是一起在知識產權領域,幹部、企業、專利代理機構相互勾結,騙取優惠政策的典型案例。”張玲痛斥。
刺破“專利泡沫”,減少“發錢鼓勵”
面對“專利泡沫”,相關部門已經著手行動起來。
今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嚴格規範專利申請行為的通知,明確提出,6月底前要全面取消各級專利申請階段資助。地方不得以資助、獎勵、補貼等任何形式,對專利申請行為給予財政資金支持。而對弄虛作假套取專利資助的,限期收回已撥付資金。“十四五”期間,各地方要逐步減少對專利授權的各類財政資助,在2025年以前全部取消。
張玲介紹,一些發達國家會向企業派駐官員指導創新,為企業創新和專利申請提供全方位服務,讓企業成為鼓勵科技人員創新的主角。
胡軍認為,專利申請可以突破文字敘述、示意圖的方式,增加模型視頻展示。對於實用新型專利,除了微觀層面的較難用模型展示外,大部分情況下可以用模型展示,這樣能過濾掉一批靠憑空臆想的點子申報專利的情況。
進一步打擊專利代理違法行為箭在弦上。李加軍建議,嚴控專利生產源頭,集中開展“藍天行動”等打擊該類申請行為的專項整治,推動將違規專利申請行為作為失信行為納入知識產權信用監管。同時還要加強對嚴重違法失信代理機構的協同治理,強化監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