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等賽道下重註“不造車”的華為在汽車賽道開拓新空間
華為與北汽旗下新能源品牌極狐聯手向汽車圈扔了“一顆石子”。4月17日晚間,極狐聯合華為在上海發布了首款Huawei inside智能豪華純電轎車北汽阿爾法S,起售價為25.19萬元。由於搭載了華為自動駕駛技術,阿爾法S“華為HI”版本更是將起售價定在了38.89萬元,預計明年Q1實現量產。
40萬元的定價區間與特斯拉Model Y選裝FSD自動駕駛技術後的價格相當,但從極狐在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身位來看,這一價格顯然並不便宜。業內甚至有人調侃道,“(造車)華為不急,但是北汽卻急了。”
但從前期的預熱到發布現場的高管站台,無不能夠看到華為對這款車型的重視。“兩年時間,華為車BU重新梳理構建了汽車供應鏈,難度高於消費電子甚至是工業級標準,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18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如此,華為還是希望成為智能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
當天,華為對外發布了車機領域的新技術,包括鴻蒙智能座艙、MDC 810自動駕駛計算平台、4D成像毫米波雷達、八爪魚自動駕駛開放平台、高精地圖雲端平台等。王軍透露,下一步華為將會在渠道上有更多的動作,可能過幾天會看到原先消費者BG的渠道銷售一些品牌的車。
“自動駕駛”領域下重註
儘管沒有親自下場造車,但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動作卻在同時攪動著汽車圈和資本圈。
4月15日,一則關於華為無人駕駛系統的視頻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該視頻是從裝有華為無人駕駛系統的極狐阿爾法S的無人駕駛汽車上拍攝的,從視頻中看,測試路段比較複雜,但是華為的無人駕駛系統仍然避開了所有的障礙。
按照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此前在全球分析師大會上公佈的信息,上述自動駕駛技術將陸續在華為的三家合作夥伴中落地,包括了北汽、長安以及廣汽的子品牌。“我們智能汽車團隊告訴我,他們的技術是最好的,可以做到1000公里無干預自動駕駛,這比特斯拉就好多了。”徐直軍說。
受上述消息影響,4月16日,已與華為自動駕駛技術展開合作的長安汽車、北汽藍谷股價雙雙漲停,廣汽集團股價大漲6.57%。
“華為要持續加大對汽車行業的投入,今年在研發上的投資將達到10億美元,研發團隊超過5000人,其中自動駕駛團隊超過2000人。”王軍對記者表示,華為在自動駕駛算法領域超過五年的投入,其中MDC810智能駕駛計算平台可滿足高級別的自動駕駛乘用車及RoboTaxi的應用場景,是目前(已量產)最大算力的智能駕駛計算平台。
在華為看來,乘用車的自動駕駛系統發展速度已經與商用車持平,智能駕駛進入量產衝刺的新階段,現在智能駕駛已經成為新車的關鍵賣點。
華為智能解決方案BU MDC產品部總經理李振亞表示,近六個月內業內發布了近10款智能網聯新車型,均以“智能”為主要賣點,但也可以看到,從PPT到真正量產部分還需要至少1到2年的差距。
但比起對標特斯拉,華為更在乎的是能否擁有更多“並肩的隊友”在自動駕駛賽道實現領先。“如果零部件做得足夠好,為什麼要造車?造車又不賺錢。”王軍說。
可以看到,從技術落地抑或是公眾的接受程度來看,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路徑探索依然有較長的路要走。
汽車賽道的新空間
在分析師大會現場,徐直軍錶示,汽車產業是未來十年最具顛覆性的產業之一。
“華為將加大對自動駕駛投資,推動汽車行業的智能化、網聯化,為華為帶來長期戰略機會。”徐直軍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表示,華為也在投入汽車零部件,尤其是自動駕駛軟件,推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幫助車企造好車。“最近余承東還在和車廠積極合作,看看怎麼幫助車企賣車。”
記者從華為內部了解到,為了在汽車賽道跑得更快,華為將在渠道上對車企的汽車銷售予以支持,具體時間和銷售形式將在下週對外發布。
王軍對記者表示:“這個事情是公司最高層面決定的,可能過幾天你們會看到有些渠道上有可能會銷售一些品牌的車,利用的是原先華為的消費者BG的渠道。”
事實上,為了更快地推動汽車業務的發展,在去年年底,華為就對汽車業務的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在一份關於華為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中,華為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 BU)的業務管轄關係從ICT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同時,重組消費者BG IRB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將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投資決策及組合管理由ICT IRB調整到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並任命余承東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
余承東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領頭人,在過去幾年將華為的手機業務從“無名小輩”提升至全球智能手機排名第二的位置。去年7月,余承東曾現身比亞迪旗艦車型發布會,宣布華為基於鴻蒙OS的HiCar車機系統。
而在賣車的業務上,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余承東正是此次戰略的牽頭人。
“未來我們的投入肯定是圍繞著能夠改變這個行業的方向,我們要強力投入。”王軍對記者表示,中國的汽車產業一年10萬億的GDP,本身汽車可能帶動又10萬億,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產業鏈。
王軍錶示,對於未來的判斷,華為希望能夠聚焦核心業務,同時把基礎技術、基礎支撐做到最好,發揮傳統ICT的優勢,包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