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wei inside第一車令華為員工淚目:背後是數不清的英雄
被美國斷了手機這條路之後,華為轉身就去幫車企造車,今夜(17日),華為第一車來了!首款Huawei inside智能豪華純電轎車北汽阿爾法S(華為HI版)4月17日晚在上海發布,採用華為快充技術,充電10分鐘,續航197公里,其智能座艙搭載鴻蒙OS操作系統,起價28.19萬元,最高配價格34.49萬元。華為H1版起價38.89萬元,高配版售價42.99萬元。
華為inside首款車發布
4月17日晚,北汽新能源汽車高端品牌極狐宣布,旗下第二款量產車型阿爾法S正式上市,新車定位中大型車,最高續航可達708km,售價區間為25.19-34.49萬元。
與此同時,阿爾法S 華為HI基礎版預售38.89萬元,高階版預售42.99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車型不僅搭載了華為HI解決方案,同時也是首款搭載華為激光雷達方案的智能電動車。
阿爾法S 華為HI版,它最大的亮點就是搭載了華為自動駕駛技術,它從技術上已經達到了可以全程由車輛自行判斷路況,自己駕駛的級別。
阿爾法S華為HI版將搭載3顆96線車規級激光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13個超聲波雷達,同時搭載算力可達352Tops的華為芯片。
阿爾法S 華為HI版搭載遠距高清攝像頭和激光雷達,匹配高精地圖準確提取車道及紅綠燈信息,通過不斷機器自我學習、持續迭代,在路口控製表現更加接近人工駕駛,包括直行、左轉、無保護轉彎等功能。
另外,還針對車機交互開發了鴻蒙OS智能互聯座艙,支持多達24個應用生態,包括暢聯通話、高德、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等,用高於手機的交互應用,達到人車交互一體化。打破車機應用難更新的困局,做到跟手機一樣,應用能夠時常更新。
動力方面,阿爾法S搭載前後雙電機,提供高低兩種動力,最大功率分別為160kW和320kW,最大扭矩分別為360N·m和720N·m,百公里加速最快僅需4.2秒。
續航方面,新車分為3種續航里程版本,分別是525km、603km以及708km。
阿爾法S或許稱得上上海車展開幕前關注度最高的車型之一,因為它是首款搭載華為HI解決方案的車型。此前,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透露,華為不造車,但將北汽、長安與廣汽以“Huawei Inside”的方式合作,分別打造三個子品牌,與北汽合作的極狐正是其一。
徐直軍還透露,長安和廣汽的子品牌的名稱尚未確定,但與廣汽合作的L4級智能駕駛汽車計劃在2024年推出。
“HI”即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它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電動、智能車雲,以及激光雷達等一系列零部件。
另外,據報導稱,首款Huawei inside智能豪華純電轎車北汽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搭載的是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可實現708km(NEDC)的續航里程。
華為的自動駕駛到底有多厲害呢?
搭載3 激光雷達的極狐阿爾法S 華為HI 定製版自動駕駛體驗,請注意,這個並不是PPT而是真正的上路駕駛。道路也沒有進行任何處理,一切都是在日常生活狀態下進行的。
最基本的紅燈停綠燈行、無保護左轉什麼的就不說了,嗯,華為的自動駕駛還可以實現避讓路口車輛、禮讓行人、避免“鬼探頭”、自動識別路化規劃路線等等高級體驗。
據了解,現場測試車輛的行駛情況較為平穩,在紅綠燈啟停、無保護左轉、避讓路口車輛、禮讓行人、變道等情形下均能實現城區通勤無干預自動駕駛。
曝光的華為自動駕駛技術視頻顯示,在車內配備安全員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對車輛進行脫手脫腳自動駕駛測試。在自動駕駛期間,車輛在穿過行人、電動車及汽車來回穿行的擁擠馬路期間,車輛的自動駕駛狀態表現得十分科技智能。除了會自動偵探前方的行人車輛,並對車內發出警告提示音之外,中控屏上還會通過紅色警示圖像進行提示。
另外,在兩邊停滿車輛的擁擠道路上,車輛還會自動躲避對方來車,方向盤的調整十分精準,會車同時,還能給右側的非機動車和行人,預留出一定的通行空間,宛如一個老司機一般。
華為介紹,在城市通勤場景中,該車實現了覆蓋城區、高速、停車場的全場景點到點通行。
例如,可智能識別紅綠燈並進行停靠或行駛;當車輛在無待轉區的路口,能夠與對向的直行和左轉車流進行交互博弈,最終完成左轉;無論直行、左轉、避讓、上下匝道還是無保護轉向,阿爾法S華為HI版都能輕鬆應對。而且基於機器自我學習技術,ADS每時每刻都在自我學習、自我進化,越開越聰明,成為消費者的專屬好司機。
ADS高階自動駕駛系統作為專為中國道路和交通環境設計、以用戶駕乘體驗為目標的全棧(Full Stack)自動駕駛系統,採用了以終為始的設計思路,全天候全場景賦予私家車每日通勤連續體驗。
有賴於華為在人工智能領域近十年的深耕,在自動駕駛算法領域超過五年的投入,ADS形成了超級全棧算法、超級數據湖、超級計算與傳感器硬件這“鐵人三項”的完美閉環。
針對城市復雜場景額外優化,驅動系統更快速的迭代優化,ADS可通過OTA持續為用戶提供激動人心的新特性和新體驗。
華為快充技術也用上了
阿爾法S華為HI版的車機搭載了流暢的HarmonyOS操作系統,且配備高清大屏、利用1+8+N全場景互聯技術,使得導航、視頻、音樂和通話等業務能夠在智能座艙和其他設備之間無縫流轉,讓駕乘變得更簡單、更有趣、更享受。比如,當用戶視頻通話時,進入車內可快速完成從手機到座艙顯示屏的無縫切換,讓用戶充分感受車聯萬物的便捷,時刻體驗最新科技帶來的乘駕樂趣。
華為將動力域的領先技術賦能於阿爾法S華為HI版。針對新能源汽車“充電慢”的焦慮,華為基於30餘年電力電子技術積累,提供業內獨家AI閃充全棧動力域高壓平台解決方案,10分鐘最高可充197公里續航里程。只需一杯咖啡的時間,阿爾法S華為HI版便能充滿能量。雙電機智能四驅,百公里加速輕鬆跑入3秒級俱樂部,比肩超跑性能,極大提升用戶的用車體驗。
華為談造車:今年智能汽車投資將超10億美元
自動駕駛比特斯拉好多了
在算法層面,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ADS自動駕駛產品線總裁蘇箐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華為如果計算機上乾不過特斯拉,我覺得可以關門不用乾了。
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理解“幹不過”這三個字。一方面華為在人工智能領域有將近10年的深耕,在自動駕駛算法領域超過五年的投入,並不是新玩家;另外一方面,ADS是算法倒推的開發邏輯,全棧能力很重要。
蘇箐解釋稱,ADS的開發邏輯是根據目標場景(中國城區)倒推系統方案,再根據系統方案(傳感器+算法)的需求,倒推對算力的要求,然後開發相應的硬件,因此算力和ADS算法完美匹配。
“不做噱頭,馬上量產,不是PPT。”蘇箐強調了這三點,同時他表示ADS去年已上車進行路測,今年量產發貨,是馬上量產的最高算力硬件。
另外華為輪值董事徐直軍對於華為提供的自動駕駛能力曾經放下豪言,“比特斯拉好多了”。
4月12日,華為分析師大會上,徐直軍就曾表示:“’華為inside’合作模式的車,在4月份的上海汽車展上,在上海市密集城區提供給大家進行自動駕駛的體驗,我們的團隊告訴我:他們是做得最好的,當然我期望他們是最好的,吹不吹牛我不知道。他們說,他們能夠在市區做到1000公里無干預的自動駕駛。這比特斯拉就好多了。”
在演講時,徐直軍就華為下一步戰略舉措表示,將優化產業組合,尤其是增強軟件能力、加強先進工藝弱相關產業投資和智能汽車部件產業投資。
徐直軍強調,將持續加大智能汽車部件產業的投資,尤其是自動駕駛軟件的投資,核心是自動駕駛軟件能否真正讓未來的汽車實現自動駕駛,進一步走向無人駕駛,希望通過增強自動駕駛軟件投資,推動整個汽車行業跟華為從事的ICT行業走向融合,為華為帶來長期持續的戰略機會。
目前智能汽車業務是華為除消費者業務外功能最完備的BU。“目前已經在這一業務領域投入了10億美金,即便不做國外市場,每年每台車平均可獲得1萬人民幣的收入,對我們來說就足夠了。當然,華為做任何一個產業都聚焦全球,不僅僅在中國市場。”徐直軍錶示,“今年對智能汽車業務部門的投資將超過10億美元。”
在回答媒體有關智能汽車領域的發展策略時,徐直軍說:“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華為應該造車,華為有品牌,也有能力,為何不造呢?連小米都造車了。但華為不造車的決策是經過多年討論的。”
徐直軍錶示,過去幾年,他和幾乎所有汽車廠商董事長都進行了交流,了解到汽車產業更需要ICT技術,希望藉助華為在ICT方面的能力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汽車產品。在2018年華為就確定了不造車,只賦能汽車行業的決策。
因此,他再次強調,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華為正在與車企開創新的商業模式,包括與北汽、長安、廣汽三傢伙伴進行深度合作,用Huawei Inside的方式跟車企打造子品牌。不過這種合作不會太多。”徐直軍透露, “華為與北汽合作打造了子品牌汽車,今年年底將陸續推出。”
另外,華為員工也發朋友圈稱,這輛車,背後是數不清的無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