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的“三重門”
重重變局之下,稱雄代工業多年的台積電(TSM.US)也在著力以變制變。前不久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親自署名發信給客戶,提及未來三年全球投資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85兆元)擴產與先進製程研發投資計劃。魏哲家向客戶指出,台積電預計未來三年投資千億美元,用於增加產能支持製造業和先進半導體技術的研發。
這也意味著,台積電製造與研發的國際化佈局將進一步強化。
此外,魏哲家在4 月15 日投資人會議上指出,上修今年資本支出由原本規劃的250 ~ 280 億美元至300億美元,全球化佈局強化和資本支出加碼,台積電的大手筆背後究竟透露了哪些特殊的信號?
國際化?
在代工江湖縱橫捭闔、連續數年登頂全球代工老大的台積電,是國際化公司嗎?
答案恐出人意料。
業界人士曲博在B站提到,國際級的公司至少要有能力50%以上的員工是全世界各地不同地區的人。以此來看,台積電離國際化的公司還有一些差距。
處於“風暴眼”之中的台積電,其角色已不單單是代工廠那麼純粹了,更是各國傾力發展製造業和自主供應鏈的重量級“支點”,美國、日本、歐盟都相繼拋出“橄欖枝”。目前為止台積電已經決定在美國建設5nm晶圓廠,日本設立研發中心,到歐洲設廠暫時還沒有計劃。
可以看到,台積電對各國半導體業發展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曲博指出,各國既然有求於“台積電”,台積電就可在土地、資金、稅收等方面爭取更優惠的條件,重點是藉此吸引全球的人才,這對台積電轉型成國際化公司將大有裨益。
曲博舉例說,如果Google來我國台灣設立辦公室,那麼立刻就能把台灣最優秀的2000個人才招來,而如果台積電到美國、到日本甚至歐洲設廠,就可招納當地最優秀的上千個人才的時候,台積電就將轉變成一家國際級公司。
以賽亞調研在接受集微網記者採訪時也著重說,過去台積電主要在中國大陸佈局,未來則要到美國設廠,近期也在評估日本研發中心的設立,擴產計劃主要在台灣南科Fab 18、大陸南京廠以及即將興建的亞利桑那廠,可以看到後兩者的計劃都是國際化佈局,在主要需求市場建立基地,就近服務當地客戶。我們認為台積電正放眼國際化經營,且並不排除將基地擴展到各地的可能性。
對於台積電來說,面對未來的全球化佈局,以賽亞調研認為考量點在於:首先是成本,除了設廠成本外, 還有勞力成本的考慮,不過我們也看到當地政府多會提供獎勵或相關補助措施,鼓勵台積電前往設廠。其次,目前半導體供應鏈多聚集亞洲,可降低生產成本並達到規模經濟,如要擴展到其他區域,需帶動整個上中下游供貨商一起移動。最後,還有其他種種因素,像是消費市場規模、文化差異、基礎設施建設是否健全等。
“雖然在美等地設晶圓廠,成本無疑是比台灣高,但可考慮代工如工業、軍工等毛利高的產品,而消費類產品則可在台灣等地生產,這將由市場機制決定。”曲博認為成本可由市場來消化。
無論如何,台積電後續的考驗只多不少。
三角戰?
更加複雜化的是,除台積電宣布將在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建5nm代工廠之外,英特爾(INTC.US)最近提出要打造的IDM2.0藍圖之一就是在亞利桑那州建造兩大新的晶圓廠。而三星也在緊鑼密鼓“踩點”,除德州晶圓廠外,正計劃在美投資170億美元建5nm或更先進工藝工廠。
這意味著美國從2023年開始,將同時擁有囊括三星、台積電、英特爾三巨頭的先進工藝生產線,美或創建起一條超穩定的半導體供應鏈。但對於參與其中的供應鏈“選手”台積電和三星來說,恐心中難免五味雜陳。
先進工藝三巨頭均在美“紮根”,且均圍繞先進工藝“下單”,對決之勢愈加微妙。三強爭霸,人才大戰看來不可避免。而且更關鍵的是,後續的產能是否將過剩?業界知名專家莫大康分析,儘管目前看到全球芯片短缺,但按全球產能供需市場規律,現在那麼多國家將芯片產能當成武器一樣,都拼命擴充產能,將來總有產能過剩的時候。關鍵是,屆時誰會“受傷”?
而且,中美之間的高科技競爭已經讓“選邊站”的三星處於走“鋼絲”的境地。有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從長遠來看,三星的半導體業務可能會受到中美競爭的打擊。去年,三星超過25%的銷售額來自中國大陸。
更難以預知的是,基本上5nm及以上先進工藝的玩家屈指可數,且大都以美方客戶為主導。隨著美大力扶持英特爾代工,如若英特爾代工漸成氣候,未來或動用政府力量讓美客戶轉向英特爾,後續的發展對台積電來說亦深藏隱憂。
要知道,5nm營收已為台積電的“現金牛”。台積電官網已公佈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台積電第一季度合併收入為新台幣3624.1億元,再創新高。值得關注的是,5nm的出貨量佔比14%,7nm佔35%,但先進製程(包含7nm及更先進製程)的營收達到全營收的49%,可說是半壁江山。而且,據最新統計顯示,台積電和三星在5nm-10nm製程區間約211億美元的市場中,80%多市場份額被台積電囊括。台積電在5nm及以上製程其實更難容閃失。
3nm對決?
除在5nm燃起新的戰火之外,3nm的主戰場激戰正酣。
據悉,台積電3nm製程有望提前實現量產。據媒體報導,台積電在今年3月實現了3nm製程的風險性試產,並做到小批量交貨。有消息稱,台積電將於2022年上半年實現3nm工廠的裝機,並在下半年時實現量產。
三星則劍走偏鋒,下了一招險棋。三星3nm製程採用全新的GAA技術,而非FinFET架構。由於在7nm、5nm工藝節點上都落後於台積電,三星對於3nm工藝寄予厚望,希望藉GAA實現對台積電的超車。三星在前不久舉辦的IEEE國際固態電路會議展示的諸多細節也表明,三星在3nm GAA工藝方面又往前邁了一步。
這使得雙方的爭奪更加白熱化,畢竟這可說是決定後續命運的“生死之戰”。三星的新工藝能否在功耗、性能方面超越台積電的FinFET工藝,成為決定三星是否能領先3nm工藝的重要因素,也對三星的十年計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台積電為保持自身的領先地位,必須領先一步,它能否繞過三星的巨大威脅?
終極對決將在2022年拉開帷幕。正如某資深人士所言,誰量產了、誰良率高誰就勝出。
現狀來看,台積電握有更多勝算籌碼。5nm已進入量產的第二年,良率較原本預期要好,在進度上領先一步。此外,在其2021年資本支出中,台積電約八成下注於高端7nm、5nm、3nm製程,而台積電擁有遠超三星的EUV光刻機數量。據產業鏈消息,台積電將在2021年從ASML(ASML.US)採購超50台EUV光刻機,拿到超過50%的EUV設備。如此一來,在ASML有限的產能之下,三星能買到的EUV光刻機數量則十分有限。更多的EUV光刻機,將助力台積電在更先進製程上的研究、試產。同時,也將令台積電擁有更多的產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
從目前芯片代工市場的競爭格局來看,台積電的龍頭地位仍是難以撼動。TrendForce預測,台積電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市場份額將達到56%,而三星只有18%。
但不知,3nm的巔峰對決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