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迷戀上短視頻如何防沉迷?
閒時“刷一刷”、偶爾“看一看”、隨手“拍一拍”,短視頻已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各大年齡層的手機必備應用。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共有短視頻用戶8.18億,佔網民整體的87%。
而這其中,有不少是青少年。2018年5月,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牽頭髮起的一項調查顯示,20%的青少年表示“幾乎總是”在看短視頻,“每天看幾次”的比例也接近10%。對於自製力較弱的青少年很容易沉迷其中。
加之短視頻內容良莠不齊,任何一個不適合青少年觀看的視頻都有可能打開“潘多拉的盒子”,繼而產生錯誤的模仿行為。如何讓青少年的網絡生活更加安全,更有收穫,也成了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話題。在這一背景下,各大互聯網平台也紛紛推出了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模式升級
2019年,在國家網信辦的統籌指導下,國內53家主要網絡視頻和直播平台統一上線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抖音、快手、好看視頻、嗶哩嗶哩等短視頻平台,以及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等網絡視頻平台都在其中。在啟用“青少年模式”後,使用時段、服務功能、在線時長都將受限,且只能訪問青少年專屬內容。
以抖音為例,據悉,抖音推出青少年模式較早,在2018年7月就上線了相關功能。該模式只出現由平台精選、適宜青少年觀看的內容,並無法觀看直播或是充值打賞。
4月13日,抖音發布全新升級版的青少年模式。不同於業內其他產品只能瀏覽推薦內容,升級後的青少年模式下,在推薦頁面外新增了“發現”頻道,提供體系化的知識,同時還推出了安全搜索功能,滿足青少年定向獲取感興趣內容的需求。
“發現”頻道還推出了合集功能,將孩子感興趣的內容更加結構化呈現,讓孩子不僅僅是碎片化地接收信息,而是能針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度學習。用戶設置不同年齡系統就會匹配適齡內容。目前相關合集數量超千個,總時長達5萬多分鐘。
對於廣大家長普遍關心的青少年模式是否安全的問題,抖音青少年模式產品經理曹天羽表示,抖音青少年模式的內容均需經雙重審核,確保內容符合公序良俗、過濾危險行為、屏蔽成人化內容。此外,平台還特別注重內容的信息增量、嚴謹準確和生動易懂。“單純的才藝展示,極其枯燥的課程教學或製作低劣的內容都不是我們想要的。”
此外,抖音還推出了青少年守護官的功能,招募家長參與,對平台上的視頻是否適合未成年人觀看進行投票評價,藉此引入家長視角,不斷優化內容標準。
關於青少年模式是否可被破解的問題,曹天羽還做了特別演示。結果顯示,抖音青少年模式開啟後,用戶無論是卸載App還是重新登錄均無法破解。
未成年直播打賞可退款
近年來,直播行業快速發展,用戶通過直播可以跨越空間與萬千網友展開實時互動。不少偏遠地方的美景和特產也因為直播被更多人看見。同時,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不少未成年人早早掌握了父母的支付賬戶,未成年人直播消費成為困擾不少家長的難題。
抖音直播產品經理范永清稱,教唆未成年人打賞是平台最高級別的紅線之一。
他指出,所有用戶在抖音開播均需要實名認證,根據抖音規範,未成年用戶無法發起直播。同時,實名認證的未成年用戶賬號或開啟青少年模式的賬號無法充值打賞。
直播期間,系統如檢測到某打賞賬號疑似是未成年人,將要求賬號進行實名認證,如確認為未成年人,該筆消費將被攔截,該賬號也將被禁止在抖音充值打賞。
雖然有了諸多手段防止未成年人充值打賞,但范永清坦言並非百分百有效,“部分青少年仍可以通過使用家長的賬號來消費。這部分家長可以與平台客服取得聯繫。”
事實上,不少平台廠商均承諾會對未成年人消費退款,但實際情況普遍存在家長舉證難,退賠難的情況。
為此,抖音方面簡化了材料提交的要求,范永清介紹,家長如發現孩子在抖音進行了充值打賞,在App內點擊“未成年人退款”,提交與孩子的監護關係證明,無需額外舉證,經系統審核通過後就會全額退款。
抖音放面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抖音未成年人退款的平均時間僅需19.7小時。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抖音直播共為3.6萬個用戶辦理了未成年人打賞退款。
便捷的退款流程也引來一些人試圖鑽空子,冒充未成年人退款。過去11個月,抖音有超過63.5%的退款申請經客服核實確認為成年人冒充。范永清介紹,為保障用戶體驗,抖音採取先行全額退賠,這也意味著會有部分款項平台可能無法追回,產生額外的資金損失。
防沉迷系統真的能治愈青少年成癮問題嗎?
防沉迷系統並不是個新鮮事物,針對網絡遊戲的防沉迷系統早在2007年就已經上線,可運行14年來效果如何也擺在那裡。這也反證出,青少年防沉迷並不是平台一方能解決的事。
去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小學生短視頻使用特點及其保護》調查報告顯示,學習負擔比較重、有心裡話藏著不願傾訴、感到孤獨、心理上有壓力、對未來迷惘的中小學生,使用短視頻的頻率更高、時間更長。而人際關係和諧與否、家庭教育情況是否良好等也直接影響他們對短視頻的使用。
防沉迷措施雖然在技術上減輕了一些青少年對於短視頻的依賴,但技術終究只是個輔助手段,最重要的還是家長、學校、平台等各方監管的合力,引導青少年形成獨立的判斷力和正確的價值觀。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邊玉芳曾向TechWeb表示,“親子關係能夠有效降低孩子們的網絡成癮程度。”大數據調研發現,親子關係每增加10%,孩子的校園歸屬感可以增加約8%,網絡成癮問題可以降低約7%。
短視頻平台加強內容把關,學校也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短視頻,學習如何分辨內容的優劣。讓青少年真正學會分辨、自律,提升青少年的網絡素養,他們才能真正得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