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發現的不尋常化石揭示了史前傳粉者的最後一餐
一塊白堊紀甲蟲的琥珀化石揭示了最早的開花植物傳粉者之一的飲食習慣。布里斯托爾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NIGPAS)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這種動物的遺骸,他們研究了它的糞便化石,這些糞便完全由花粉組成。
除了是被子植物(開花植物)的訪客外,研究人員現在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這只被命名為Pelretes vivificus的新化石也以花粉為食。這一發現的細節已於今天發表在《自然植物》雜誌上。
“這種甲蟲與花粉粒簇相關,表明短翅花甲蟲在白堊紀訪問過被子植物。甲蟲解剖學的某些方面,如它的腹部有毛,也是與授粉有關的適應性。”地球科學學院和NIGPAS的古生物學家蔡晨陽教授說。
昆蟲學家和古生物學家Erik Tihelka補充說:”這塊化石與甲蟲共生石- 化石糞便顆粒有關,它為了解白堊紀短翅花甲蟲的飲食提供了一個非常不尋常但重要的見解。糞便顆粒化石完全由花粉組成,與甲蟲周圍的花粉糰和附著在甲蟲身體上的花粉類型相同。因此,我們知道,Pelretes到訪過被子植物,以其花粉為食。這一發現提供了白堊紀早期開花植物與其昆蟲訪客之間的直接聯繫;它表明這些昆蟲化石不僅僅是偶然地與花粉共存,而是兩者之間存在著真正的生物關聯。”
雖然蜜蜂和蝴蝶等傳粉者今天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但人們對開花植物和昆蟲之間親密聯繫的起源知之甚少。
白堊紀的琥珀化石為了解早期被子植物的生物學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來源,在它們成為地球上主要的植物群體之前。琥珀是古樹的樹脂化石,它常常偶然地捕捉到昆蟲和其他小生物,將它們保存得栩栩如生。
“想要保護果園的農民可以在樹上設置粘性陷阱來監測昆蟲。現在想像一下,如果你對古代生態系統的唯一見解就是這種粘性陷阱,而你要僅僅根據這種證據來源重建其所有的生態互動。這就是古生物學家研究琥珀所面臨的挑戰。”Tihelka解釋說。”幸運的是,來自緬甸北部的琥珀陷阱是已知豐富的琥珀化石礦床之一。除了無比豐富的昆蟲化石外,琥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白堊紀中期,正是被子植物起飛的時候。”Tihelka先生說。
2億年前,世界和今天一樣綠意盎然,植被茂密。但它並不是那麼豐富多彩–沒有花。佔今天所有植物種類80%以上的開花植物,是在大約1.25億年前的白堊紀才開始多樣化的。一些科學家將被子植物在進化上的巨大成功歸功於它們與昆蟲傳粉者的相互關係,但迄今為止,白堊紀傳粉者的化石證據很少。
大約9800萬年前,花甲蟲Pelretes vivificus生活在緬甸琥珀雨林中。它的近親是今天出現在澳大利亞的短翅花甲蟲(Kateretidae),它們造訪各種花卉並以其花粉為食。這表明,傳粉者在最初的多樣化後不久就利用了早期的被子植物,並在白堊紀中期造訪了一系列不同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