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成電動車“奇葩市場” 佔比僅0.7%政府不支持甚至反對
據報導,在全球富裕國家中,特斯拉品牌以及純電車行業成為“當紅炸子雞”,然而澳大利亞人卻對純電車不感冒,該國拖拉機的銷量都是純電車的兩倍之多。
佔比極低
澳大利亞人熱愛汽車,然而在2020年該國新車銷量中,純電車僅僅占到0.7%。而在英國和歐盟,這一比例超過10%。
澳大利亞對純電車的冷淡讓汽車行業有些惱火。他們推遲或者乾脆不在澳大利亞發布新款電動車,而是更加熱衷於那些政府提供豐厚補貼、制定了龐大二氧化碳減排目標的國家。最近,歐洲最大汽車製造商大眾曾經澳大利亞的電動車政策比喻為“第三世界國家”。
根據一份研究報告,在20國集團的道路運輸減排方面,澳大利亞是表現最差的國家之一。該國排名落後於印度尼西亞、土耳其等國。這也體現出正在大規模變革的全球汽車行業和澳大利保守派政府之間的一種分歧。
位於澳大利亞悉尼市的“電動車理事會”的首席執行官賈法裡(Behyad Jafari)表示,對於電動車行業來說,澳大利亞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存在敵意”的市場,該國的政策促使消費者更願意購買高排放燃油車。他希望澳大利亞政府也能夠學習英國和歐洲,向電動車買家發放補貼。
沒有補貼
在澳大利亞的二氧化碳排放中,運輸行業占到了18%,澳大利亞國民平均排放量在全球名列前茅。此外,去年澳大利亞的大規模林火燒掉了相當於英國的面積,毀壞了3000多棟房屋,凸顯了該國在氣候變化影響下的脆弱性。
2020年,澳大利亞莫里森政府發布的“技術投資路線圖”提到,要關注電池、混動車(包括插電混動車)的發展。該政府今年二月份發布的“未來燃料戰略”討論書也表示,電動車可以幫助減排,但是澳政府拒絕提供消費補貼。
各種因素讓澳大利亞成為全球電動車廠商的雞肋市場,該國的充電站網絡建設也難以獲得投資。
大眾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於零排放汽車,澳大利亞政府似乎採取了漠視甚至是反對的態度,在某些方面,“澳大利亞的電動車政策可以和一個第三世界國家相比”。
廠商冷淡
德國大眾希望到2025年成為全球電動車領軍企業,該公司去年在歐洲推出了旗艦車型ID.3,後續還要發布ID.4。不過大眾表示,這兩款車型2023年之前不會在澳大利亞推出。
日產公司的一些電動車車型也避開了澳大利亞,該公司批評該國缺乏一致的全國性電動車發展目標和支持政策。
如果沒有政府補貼,純電車高昂價格對於消費者來說形成了障礙。悉尼一位汽車營銷人士凱勒(Greg Caleo)表示,他喜歡電動車,並希望購買一輛為孩子們做一個榜樣,但是他沒有能力負擔8萬澳元(相當於6.1萬美元)的價格。凱勒仍然在開一輛車齡8年的梅賽德斯車,“我要把它開到散架。”
價格高昂
政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澳大利亞在售的電動車型號有50多款,但是只有少數幾款的價格低於相對應的燃油車型號。比如特斯拉的Model 3在澳大利亞標價6.69萬澳元,高配版Model S標價18.999萬澳元。作為對比,特斯拉在美國銷售的Model 3定價3.849萬美元,而在中國的定價則為24.99萬元人民幣(約合3.8萬美元)。
日產的聆風(Leaf)是一款經典電動車,該車在澳大利亞的售價竟然高達5萬澳元,這比該國熱銷的燃油車型號豐田HiLux和福特Ranger高出了1.6萬澳元。
隨著電動車價格下降到燃油車水平,澳大利亞的市場還將擴大,但是目前整體需求還是比較疲軟。研究機構“彭博NEF”去年表示,到2030年,電動車在澳大利亞車市中將只占到18%,2040年可能增加到64%。
時至今日,澳大利亞道路上的電動車寥寥無幾,監管政策缺乏確定性。只有在人口稠密的東海岸地區,電動車車主才能夠找到充電站。澳大利亞電動車理事會去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塔斯馬尼亞和北領地地區,所有的電動車充電站加起來只有幾十座。
上述業內人士賈法裡表示,缺乏政策是澳大利亞電動車市場各種問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