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硬剛”唯品會背後:得物鑑別服務引爭議、“炒鞋”再遭批評
近期,眾多消費者為支持國貨而紛紛選擇李寧、安踏等品牌球鞋,但以得物為代表的交易平台上卻出現了藉機炒作“天價鞋”的勢頭,雖然得物已將部分涉嫌炒鞋的帳號下架,但由此引發的關於“炒鞋”的爭議仍在持續。
另外,得物近日與唯品會之間的一場風波也吸引了眾多關注的目光,起因是得物先後兩次鑑別唯品會所售Gucci腰帶,結果皆為非正品,而對此唯品會表示:確保正品,已通過鑑定。暫且不論結果如何,但可以預見的是,這場爭論得物必須堅持到底。因為事關得物鑑定權威性甚至合理性,而作為得物重要收入的服務費正是以此為根基,這也是得物在與其他平台競爭時的底氣和優勢所在。
屢被詬病的鑑別服務
成立於2015年的得物App原名“毒”App,虎撲聯合創始人楊冰為法定代表人。孵化於虎扑球鞋討論和鑑定板塊的得物,通過虎撲社區多年積累下來的鑑定師和消費者資源,自稱鑑別服務開創者,推出了“先鑑別,再發貨”的購物模式,使其迅速成長。在2018年9月宣布GMV已經接近2億元,2019年4月宣布月活超過14萬,根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2月份,得物的月活數量為1250.6萬。
截至2019年4月,得物APP已經獲得若干知名投資機構加持,向包括紅杉資本中國、普思資本、Digital Sky Technologies等在內的機構進行了3輪融資,估值達到數十億美元。但在此之後便沒有公開新的融資。
在與唯品會的此次爭論中,雙方各執一詞,都拿出了中國質檢集團的檢測證明來背書。但是在得物的APP上,雖然顯示與中檢集團奢侈品鑑定中心達成合作,但是有相關媒體報導稱,中檢並未與得物有實質性合作,仍是得物自己在做鑑定。《投資者網》為核實相關信息,數次撥打中檢集團奢侈品鑑定中心電話,都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長期以來,消費者可謂苦假鞋久矣,而得物“先鑑定,後發貨”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市場的需求。根據易觀千帆的最新數據顯示,得物APP位居服裝服飾行業APP排行榜首位,可見其受關注程度。但是在黑貓投訴上,截至2021年4月9日,得物投訴量達到69797件,大部分是圍繞著惡意收費,平台售假等問題,甚至有買家反映自己遇到了在得物旗下的二手平台95分購買的商品,在得物上鑑定為假的迷惑情況。
在得物的買家須知中,顯示其接入了第三方鑑別服務商即睹煜(上海)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而根據企查查顯示,2020年12月7日,得物的全部股東都將股權出質給了該公司,相當於轉賣平台和第三方鑑定服務商變相屬於同一家公司,既承擔了轉賣物品的角色,又擔當了物品鑑別的角色,不免讓外界擔心得物APP提供的鑑定服務的公正性。
雖然在2018年,得物就牽頭制定了《運動鞋鑑別通用要求和判定方法》,並且得物服務板塊打出與數千位資深鑑別大神交流分享,但是根據《投資者網》的觀察,在線鑑別師人數一般顯示在線僅為100+鑑別師,另外,得物上宣稱打造了鑑別試驗室,簽約了數百位業內頂尖、具備多年經驗的潮流商品鑑別師,但是這些鑑別師的水平和資質如何也並未有官方的明確標準。
屢禁不止的炒鞋問題
得物官方客服,在對於得物的介紹中稱得物是電子商務平台,並非商品出售主體,平台收貨入庫提供質檢和鑑別。而買家僅支付商品價格和運費,那麼為賣家提供的服務費用,就成為了得物的主要收入,包括技術服務費、打包費、查驗費、鑑別費、轉賬服務費等。這就意味著商品價格越高,那麼平台方的盈利就越大。
早在2019年10月,央行上海分行發文《警惕“炒鞋”熱潮防范金融風險》就點名批評了以毒(得物)為首的10餘個炒鞋平台,現如今,在得物平台上再次出現了“炒鞋”的情況,參考價1499元標價48889元、參考價1699元標價29999元的國產品牌鞋引發巨大關注,一度衝上微博熱搜,在央媒發聲批評後,得物緊急發布聲明下架了相關產品。
但是根據《投資者網》觀察,平台上參考價1999元標價69999元的耐克鞋卻未見下架,而在前段時間,由於耐克抵制新疆棉事件,各大電商平台紛紛下架耐克之際,有傳聞稱得物APP將下架耐克相關產品,引發網友怒贊。然而實情是得物平台卻始終並未下架相關產品,對此,客服回應稱尚未收到通知,得物官方也一直未就此事作出官方回應。而在這段時間內,得物APP上耐克的價格和銷量增長不斷,因此網友質疑得物蹭熱點,口碑急轉直下。
雖然得物目前已從最初的單一球鞋品類拓展至潮鞋、服飾、箱包等多品類交易,但是在《2019全球及中國球鞋二級市場現狀剖析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中顯示,得物上的30397件商品中,鞋類商品有17252件,占到一半以上。而根據數據分析師崔曉輝發布的《2020球鞋二級市場數據報告》顯示,在得物APP上,來自耐克和阿迪達斯的Air Jordan、Yeezy和Air Force三款鞋子,付款人數分比別為620萬+ 、220萬+和190萬+,成交額分別為95億元+、44億元+和20億元+。由此可見鞋類尤其是耐克對於得物的重要性,甚至有網友認為“下架耐克”等於“下架得物”。對上述說法得物官方並沒有公開表態,但其商業上過度依靠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帶來的風險也是非常明顯的。
在上述報告中也提到,球鞋二級市場中,耐克旗下品牌Air Jorda和耐克均有超過50%的溢價率,成為購買意願最高的品牌,那麼由此帶來的資本和投機者的入局,可能使得物“黃牛”氾濫,甚至出現“殺豬局”割韭菜。
在“國潮”興起的當下,如何佈局國潮商品,並且避免再度出現“炒鞋”等問題,對於消除因之前種種負面事件對得物造成的公信力、品牌美譽度的負面影響,也至關重要。
對此,北京市藍鵬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執業律師王之焰對《投資者網》表示,需求和市場是等同的,有需求就有市場,法律禁止的範圍是對炒鞋行為惡意哄抬價格。得物平台則對售賣的商家有監管責任,針對惡意抬高價格的商家也要予以規範,否則會面臨市場監督部門的處罰。
根據新浪時尚和得物共同發布的《2020當代年輕人消費數據報告》顯示,得物APP的用戶中,95後的Z世代人群佔比達到85%,成為潮流消費主力。而平台口碑是年輕消費者最關注的問題,是否正品、發貨速度、售後保障等成為Z世代消費者是否願意為潮品買單的關鍵。而這些問題恰恰也是近期得物被吐槽最多的幾個方面。
《投資者網》就以上問題詢問得物官方,但一直未得到回复。
原標題:真假鑑定“硬剛”唯品會背後:得物鑑別服務引爭議、“炒鞋”再遭批評
《投資者網》程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