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對大西洋鱈魚的過度捕撈可能並沒有引起基因變化
據外媒報導,研究表明,減少捕撈和應對環境變化將有助於鱈魚的恢復。來自羅格斯大學和奧斯陸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過度捕撈可能並沒有讓大西洋鱈魚這一標誌性物種的基因得到進化和更早成熟,這項研究對海洋保護具有重大意義。
“在一定程度上,進化已經被用來作為遭到過度捕撈的鱈魚和其他物種尚未恢復的藉口,”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Malin L. Pinsky指出,“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更多地關注減少捕魚和應對其他環境變化–包括氣候變化–將對恢復漁業至關重要。我們不能把進化當作替罪羊以逃避讓鱈魚恢復的繁重工作。”
這項研究集中對在加拿大紐芬蘭和挪威附近的大西洋鱈魚的研究上,相關研究論文已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在大西洋西北部,從格陵蘭島到北卡羅來納州的哈特拉斯角都有鱈魚出沒。在美國水域,鱈魚在喬治海岸和緬因灣西部最為常見,但這兩種魚類都遭到了過度捕撈。鱈魚可以長到51英寸、重達77磅、壽命超過20年。
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許多爭論的焦點都集中在鱈魚的進化–一種被稱為漁業誘導進化的現象–是否是對漁業的反應。比如鱈魚現在成熟的年齡要早得多。Pinsky表示,讓人感到擔憂的是,如果魚類進化了,即使捕撈減少,它們也可能無法恢復。
他指出,成熟較晚的鱈魚種群可以產生更多的後代並更有效地避免捕食者。它們也能更好地抵御氣候變化、更穩定、更不容易崩潰。
理論和實驗都已經表明捕魚會導致早熟。但在這項新研究之前,沒有人試圖對密集捕魚之前的整個基因組進行測序以確定進化是否已經發生。對此,科學家們對1907年挪威、1940年加拿大的鱈魚耳骨和鱗片進行了測序並對同一種群的現代鱈魚進行了測序。據悉,上世紀90年代初,加拿大北部的鱈魚數量因過度捕撈而急劇減少,而挪威附近的北極東北部的鱈魚數量則面臨著較高的捕撈率,但下降幅度較小。
Pinsky說道:“我們發現鱈魚很可能並沒有因為漁業而進化。基因多樣性沒有重大損失,也沒有重大變化表明密集捕撈導致了進化。我們不能完全排除進化發生的可能性,但更有可能的是,魚類為了應對環境而更早地發育,如果環境發生變化,它們將能更晚地發育和成熟,而這對物種有利。”
這項研究說,科學家的發現補充了文獻綜述和進化模型得出的結論,即漁業對種群和生態系統的直接影響比漁業引起的進化的影響更緊迫。在種群數量減少時,避免過度捕撈和減少捕撈壓力仍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戰略。
Pinsky表示:“一個大問題是,跟長壽的鱈魚相比,其他物種尤其是壽命較短的物種,是否可能顯示出進化的跡象。我們正在通過對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100歲標本進行DNA測序來研究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