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螞蟻對防疫社會隔離的反應竟然與人類相似
螞蟻對防疫社會隔離的反應與人類和其他社會哺乳動物類似。一個以色列-德國研究小組的一項研究揭示了與群體隔離的螞蟻的社會和衛生行為的改變。研究小組特別驚訝的是,被隔離的螞蟻大腦中的免疫和壓力水平雙雙下降。
“這使得免疫系統的效率降低,這種現像在社會隔離的人類身上也很明顯–尤其是目前在COVID-19危機期間,”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美因茨分校(JGU)領導這項研究的Susanne Foitzik教授說。一項對德國原產的一種螞蟻的研究最近發表在《分子生態學》上。
隔離對社會性昆蟲的影響至今鮮有研究
人類和其他社會性哺乳動物體驗到與群體隔離是一種壓力,對他們的總體福祉和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被孤立的人變得孤獨、抑鬱和焦慮,並遭受免疫系統的削弱和整體健康受損,”文章的主要作者、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美因茨研究小組的合作夥伴Inon Scharf教授補充道。
雖然隔離的影響已經在人類和小鼠等社會性哺乳動物中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人們對社會性昆蟲在類似情況下的反應知之甚少–儘管它們生活在高度進化的社會系統中。例如,螞蟻一生都是作為同一個蟻群的成員生活,並依賴於它們的蟻群配偶。工蟻放棄自己的繁殖潛力,致力於餵養幼蟲、清潔和保衛蟻巢以及尋找食物,而蟻后所做的不過是產卵而已。
一隻Temnothorax nylanderi工蟻的圖紙。資料來源:特拉維夫大學的Inon Scharf
研究小組研究了社會隔離對Temnothorax nylanderi物種螞蟻的影響。這些螞蟻棲息在歐洲森林中的橡子樹及地面上的洞穴中。研究過程中,從事育雛工作的年輕工蟻被從14個蟻群中單獨帶走,並在不同的時間內被隔離飼養,從1小時到最長28天。
該研究在2019年1月至3月間進行,並強調了觀察到的三個特別方面的變化。在隔離結束後,工蟻們對他們的成年伴侶的興趣減少了,但他們花在育雛接觸中的時間卻增加了,另一方面,他們花在梳理自己身上的時間也減少了。”這種衛生行為的減少可能會使螞蟻更容易受到寄生蟲的侵害,但這也是其他社會生物中社會剝奪的典型特徵,”Susanne Foitzik教授解釋說。
隔離造成的壓力會對免疫系統產生不利影響
雖然這項研究顯示分離的昆蟲的行為發生了重大變化,但其在基因活動方面的發現更為驚人。許多與免疫系統功能和應激反應有關的基因被下調。換句話說,這些基因的活性降低了。”這一發現與對其他社會性動物的研究一致,這些研究表明,隔離後免疫系統會減弱。”伊農·沙夫教授說。
由Susanne Foitzik教授領導的生物學家團隊的這一發現是首次將行為學和基因分析相結合,對社會性昆蟲的隔離影響進行研究。
“我們的研究表明,螞蟻和社會性哺乳動物一樣受到隔離的影響,並表明社會性動物的社會福利、壓力耐受性和免疫能力之間存在普遍聯繫,”Foitzik總結了以色列-德國研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