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鬧,特斯拉沒偷看你
近期,特斯拉因為傳感器的隱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起因是有網友放出特斯拉車內攝像頭拍攝的全景照片,馬斯克說會在測試用戶車內開啟攝像頭。此後事件進一步發酵,被部分涉密單位禁止入內,引發廣泛的討論。
▲特斯拉車內攝像頭拍攝的畫面
這一問題引起了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高度警覺。在近期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上,他曾說道:“特斯拉如果用車在中國或其他地方進行間諜活動的話,我們就寸步難行了。”
作為智能汽車的代表車型,特斯拉車輛內外搭載了大量傳感器在採集數據,並且還具備4G通信能力。
如果這些數據被“有意誤用”或者“濫用”,自然會產生重要影響,這也是目前外界對特斯拉車型產生擔心的原因所在。
這讓我們不禁感到好奇,特斯拉到底在收集哪些數據?它在怎樣使用數據?又有哪些監管機構能夠調用特斯拉的數據呢?
通過查閱外國一些專家對特斯拉數據的分析資料,以及特斯拉的用戶手冊、用戶協議等內容,車東西試圖還原出特斯拉數據收集能力的整體輪廓。
一、EDR:你有沒有好好開車它都知道
如今,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已經成為智能汽車的必要條件。為實現智能化,車輛安裝了眾多的攝像頭、雷達、麥克風等傳感器設備“武裝”自己。作為走在最前列的特斯拉,智能化設備尤其豐富。
通過特斯拉的車主手冊、隱私聲明等渠道的調查發現,特斯拉擁有事件數據記錄器(EDR)、車輛遠程信息系統、FSD電腦三大設備整合車輛數據,部分數據還會通過4G網絡上傳。
其中,特斯拉的EDR可以在車輛碰撞和碰撞之前記錄數據,方便事故發生後的責任認定。
EDR會記錄四種類型的數據,分別是車輛各個系統的工作狀況(電機轉速、橫向加速度、縱向加速度、方向盤角度、橫擺角速度、橫滾角速度等),主駕、副駕安全帶是否扣上系好,駕駛員踩下加速制動踏板的情況以及車輛的速度。
▲撞車事故中特斯拉EDR數據
這幾年,有關特斯拉車輛的“意外加速”情況有很多討論,之所以特斯拉有底氣說“不存在意外加速”,就是因為導出了車輛的EDR數據,其關鍵性不言而喻。
此外,在其他交通事故中,EDR數據也能判斷駕駛員是否出現了違規操作。
針對EDR記錄的數據,特斯拉作出了一個說明,僅當出現非輕微碰撞時,車輛才會記錄EDR數據,在正常駕駛條件下,EDR不會記錄任何數據。在收集數據時,不會記錄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碰撞地點等個人數據。在收集完成後,EDR數據會保存在車內,方便取用。
如果遇到執法機關需要調取車輛EDR數據,執法機關有權將駕駛員個人信息與EDR數據結合使用。
同時,EDR數據也是特斯拉收集到的眾多數據中唯一能直接給用戶使用的。只需要買根專用的數據線,一頭連車,一頭連Windows系統的電腦,下載一個專用軟件就能導出。
除用戶個人之外,執法機構、特斯拉也可以讀取EDR數據,在某些撞車情況中,特斯拉能夠遠程訪問EDR,但特斯拉並沒有說明在何種情況下會遠程訪問。
實際上,被稱為汽車“黑匣子”的EDR設備,近年來越來越多出現在新車當中。有了EDR數據,一旦出現事故,無論是車主、執法機關、保險公司都能利用數據還原事故發生時的情景。
二、遠程信息系統:超級行車記錄儀啥數據都有
除了EDR數據之外,特斯拉車內的車輛遠程信息系統更加強大,相比EDR能夠收集更完整的行車數據。
特斯拉車內的三電系統、自動駕駛系統都有電子模塊,用於監視和記錄各車載系統數據。
在電機、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組件、電池、制動、電氣系統內的電子模塊會記錄駕駛過程中的各種駕駛狀況和行車情況,包括制動、加速、旅程信息和其他行車信息。同時,車輛充電情況(狀態、時間),啟用/禁用各系統,診斷故障代碼,車輛識別號碼(VIN),車速,行車方向和地點也會被記錄。
在收集完成數據之後,車輛會存儲數據。
相比於EDR收集的數據,車輛遠程信息系統所收集的數據更加敏感。
不過,可訪問這些數據的人員範圍更廣。例如,在車輛維修過程中,特斯拉工程師可以訪問、使用、存儲這些數據,同時車載遠程信息系統也會將數據定期無線傳送至特斯拉總部。
擁有這些數據後,特斯拉將為車主提供遠程信息服務,對車輛檢修,幫助改進特斯拉,此外還有為特斯拉辯護,以及用於法律規定的其他用途。
特別是在車輛檢修過程中,工程師只需要檢查車輛數據是否正確,很多問題甚至能夠遠程解決。
同時,車輛的充電提示、軟件更新、車輛各個系統的遠程訪問和控制也需要遠程信息系統參與。
特斯拉承諾,不會向任何第三方洩漏車輛記錄數據,但有六個例外。分別是車主或租賃公司同意/贊成,警方的正式要求,為特斯拉辯護,法庭下令,用於研究目的(不會洩露車主身份信息),還會向特斯拉下屬公司或其信息系統及數據管理提供者披露。
三、自動駕駛:用影子模式教特斯拉開車
除了上述兩種數據收集方式,特斯拉的自動駕駛電腦也會在行駛過程中收集數據。
在駕駛員手動駕駛的過程中,車輛的自動駕駛電腦並不會閒著,自動駕駛電腦HardWare 3會實時運算車外物體,並決策車輛的速度、方向等參數,只是自動駕駛電腦的決策不會發送至車輪和方向盤而已。
電腦的計算和人類駕駛會有一定差距,如果自動駕駛電腦出現計算錯誤,特斯拉就會記下這一場景,並將事故發生前的計算、決策以及人類干預的情況上傳特斯拉服務器。
▲特斯拉影子模式與人類駕駛員對比
同時,影子模式下車輛也會使用汽車的外部攝像頭收集圖像和短視頻片段。特斯拉會用這些片段學習如何識別車道線、街道標誌和交通信號燈位置,這些圖像和短視頻片段個人無法識別,並且不會和車輛識別號關聯。
▲特斯拉影子模式與人類駕駛員對比
特斯拉的服務器內也有保護措施,可以防止通過搜索來查找特定車輛。
此外,在特斯拉的哨兵模式中,如果用戶允許,特斯拉會將哨兵模式拍攝的視頻上傳至特斯拉進行臨時備份。特斯拉可能會使用這些臨時備份的視頻幫助增強對哨兵模式的檢測。
四、用戶可拒絕數據收集但會損失部分功能
為實現車輛的智能化功能,特斯拉在車內外安裝了大量的傳感器。
在車外,每輛特斯拉都配備了8個攝像頭、1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其中,8個攝像頭能夠拍下車身周圍360度的畫面,探測距離最遠達到了250米。
▲特斯拉傳感器分佈
前擋風玻璃內側,有三個攝像頭,分別為一個超廣角、一個主攝、一個長焦。超廣角魚眼鏡頭的視野範圍為120度,最大探測距離為60米,這個攝像頭能夠拍攝到交通信號燈、障礙物和車輛周圍距離較近的物體,適用於城市街道、低速緩行的交通場景。主攝鏡頭最大探測距離為150米,能夠覆蓋大部分交通場景。長焦鏡頭視野較窄,但探測距離達到了230米,可以清晰地拍攝到遠距離物體,適用於高速行駛的交通場景。
左右兩側B柱內,各有一個側方前視攝像頭,視野範圍為90度,可探測80米範圍,能夠精準判定“加塞兒”車輛,在進入視野盲區較大的十字路口,也能看到更多場景。
車輛前輪後方,左右也各有兩枚側方後視攝像頭,可探測100米範圍,這兩枚攝像頭用於檢測車輛後方盲區,在變道和匯入高速公路時起重要作用。
在車尾,還有一枚後視攝像頭,探測距離能夠達到50米,用於復雜泊車場景。
特斯拉還安裝了一個毫米波雷達,探測角度與長焦鏡頭基本相同,探測距離可以達到150米。由於毫米波雷達特定的波長,即便在雨、霧、雪天氣能夠判斷距離,識別前方車輛下方空間,彌補視覺傳感器的不足。
另外,特斯拉在前後車身還有12個超聲波雷達,探測距離打到8米,可以探測強行並道的車輛,還能在泊車時判斷距離。
在特斯拉車內,Model 3和Model Y兩款車型都擁有一枚座艙內攝像頭,不過這枚攝像頭還沒有正式啟用,未來可能用作駕駛員監控系統(DMS)。此前網友爆出車內攝像頭拍到了座艙內畫面,是因為當事車輛為特斯拉測試用戶車輛。這部分用戶可以享受到還未發布的功能。
▲特斯拉車內攝像頭拍到的畫面
特斯拉擁有強大的數據收集能力,並不意味著特斯拉會濫用這些數據。根據特斯拉的隱私政策,如果用戶不希望車輛收集遠程信息處理日誌數據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數據,可以和特斯拉聯繫,能夠取消數據收集。不過,在取消之後,適用於車輛的軟件和固件更新、遠程服務和手機App控制車輛,以及位置搜索、網絡電台、語音命令和網頁瀏覽功能可能會出現功能減少或不可用。
五、智能時代到來汽車就是超級傳感器
實際上,在智能汽車快速發展的今天,不僅是特斯拉擁有強大的數據收集能力,其他品牌的智能汽車同樣擁有這樣的能力。
在今年1月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高層論壇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說道,2020年,我國L2級自動駕駛的滲透率達到15%。
也就是說,全國新售車輛中有近400萬輛配備了L2級自動駕駛系統,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目前,L2級自動駕駛的基礎功能至少需要一枚攝像頭完成,並且各大汽車廠商在自動駕駛“軍備競賽”中,一些車型甚至配備了十枚攝像頭、五個毫米波雷達,甚至激光雷達。
同時,車內也在不斷增加前後排駕駛員監測系統,也能監測到後排乘客,加上車內的麥克風陣列,其數據收集能力可想而知。
2021年,同樣也是激光雷達進入量產車的元年。就在上個月,本田在日本推出全球首款合法的L3級自動駕駛汽車,就配備了5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雙目前視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雷達,可以說幾乎是在不考慮成本的前提下做出的傳感器配置。
在國內,今年先後已有長城、蔚來、智己等多家汽車廠商決定在量產車中搭載激光雷達傳感器。
相比於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的探測距離更遠,距離探測更準確。搭配更高算力的計算設備,用自動駕駛汽車搭建出來一個“我的世界”已經不是一件困難事。
六、手機行業是榜樣企業要擔起數據責任
智能汽車尚處於行業發展早期,這個過程有點類似於幾年前的智能手機革命。功能增多,使用便捷讓智能手機逐漸淘汰了功能手機。
同時,在智能手機快速發展的時期,攝像頭越來越多,App可訪問的隱私內容越來越多,前些年智能手機的隱私和安全問題也曾受到質疑。在智能手機行業愈加成熟的今天,這一問題受到越來越多廠商的重視。
特別從今年以來,蘋果iOS、小米MIUI、魅族Flyme等多個手機系統更加重視用戶的隱私和安全保護,可以說為智能汽車的隱私安全保護指明了方向。
1、蘋果:不知道你是誰攝像頭麥克風都有指示器
蘋果在其官方網站列出了數十項有關隱私保護的政策。其中包括常見的瀏覽器、照片、信息、地圖等敏感應用程序,也包含第三方應用程序的規範。針對手機中攝像頭、麥克風、定位等傳感器,蘋果有完善的隱私和安全保護措施。
去年更新的iOS 14中,蘋果為攝像頭和麥克風加入了指示器,這兩個傳感器在使用過程中,狀態欄會顯示麥克風或攝像頭的使用情況。
在地圖App中,能使用本地搜索就不會訪問蘋果的服務器,即便需要訪問服務器,也是設備自動生成隨機標識符,蘋果不會知道用戶的行踪、位置,也不會將請求的信息與Apple ID相關聯。
在iOS中,蘋果還增加愛了位置模糊處理的功能。例如天氣、新聞等App並不需要使用用戶精確位置,用戶可以選擇讓App訪問大致位置,從而保護用戶隱私。
3、小米:支持敏感行為提醒還能發空信息騙App
在MIUI 12中,小米的隱私保護功能也在逐漸增多,定位、相機、麥克風三種傳感器在使用中,支持實時提醒。同時,應用程序的啟動、權限調動行為,MIUI 12都能詳細記錄並且可以拒絕App的某些行為。
比較特別的是,MIUI 12還支持“空白通行證”,當某些App希望訪問手機識別碼、短信和彩信記錄、聯繫人、通話記錄、日曆的時候,系統可以向App發送一個空白信息,通過這種騙過App的方式,從而保護用戶隱私。
此外,MIUI 12也支持文件目錄沙盒,應用之間不可能隨意訪問,加上與iOS類似的模糊定位,MIUI是國內最重視隱私權限的手機系統之一。
4、魅族:App乾了啥都能記下來
智能手機行業的戰爭,讓魅族Flyme的市場份額不如從前。但從Flyme 9開始,隱私保護功能成為國內手機系統的佼佼者。
手機在使用定位、相機、麥克風、通訊錄、短信、剪貼板的時候,手機都會用小圖標指示器實時提醒。
同時,魅族Flyme 9還能詳細記錄App的啟動、權限調動行為,某些行為可以拒絕。相比於小米的空信息授權,魅族的功能更加豐富。在小米的基礎之上,魅族Flyme 9還支持給App發送空應用賬號、應用列表、剪貼板等。
此外,魅族Flyme 9也有模糊定位、文件目錄沙盒等功能。
顯然,手機廠商的隱私、安全保護措施,能夠被汽車廠商借鑒。例如,車內攝像頭什麼時候開啟,什麼時候關閉由用戶說了算,車內麥克風什麼時候聽用戶說話可以由用戶決定。同時,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前提之下,能夠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的安全監管。
結語:智能汽車隱私安全需要建立行業標準
智能汽車的隱私、安全問題與動力電池、行駛安全同等重要,是智能汽車發展中不得不面臨的一大問題。
同時,針對智能汽車的隱私、安全保護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這就需要車企之間更加緊密配合,形成硬性的行業標準是一條很好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