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新業務實現自救華為絕不倒下?
“先前有媒體報導,華為是不是要養豬了?這都不是真的,我們還是聚焦ICT基礎設施。”在日前的華為2020年度財報發布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如此笑著回應華為推出“華為智慧養豬解決方案”的消息。眾所周知,所謂的“華為養豬”,其實仍然是他們的老本行:通過5G和物聯網技術,讓農場主實現智慧農業,而華為也能藉此賺取利潤。
但華為進入養豬行業,更核心的信息其實是:他們在目前地緣政治的困境下,希望通過賦能傳統行業來實現自救。換言之,華為要做到不靠手機、不靠基站,也能活下來。因此從2020年開始,華為就作出了各種新嘗試,除了養豬之外,還有鴻蒙OS、智能家居、華為雲、智能汽車等不同的新業務。
但這些新業務能否帶領華為華麗轉身?
華為目前的處境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華為目前面對的處境。
自華為去年受到進一步製裁後,已經不能生產自家的芯片,也不能繼續使用EDA芯片設計軟件,更不能使用谷歌GMS等手機系統生態。不過,相關限制後來獲得一定程度的放寬,英特爾等美國芯片公司陸續獲得供貨許可,台積電也可以為華為代工28nm以下的成熟製程。換言之,除了手機芯片以外的產品,華為仍然有一定程度的發展空間。
但今年3月路透社傳出消息,稱美國針對華為的限制又再收緊,任何包括5G、關鍵基礎設施、企業數據中心、雲計算等相關應用,均不會發放許可。如果消息屬實的話,這將會影響華為幾個本來尚能運轉的新業務板塊。
畢竟華為造車要芯片、雲計算也要芯片、物聯網也要芯片,受影響的絕不僅僅只有手機和基站業務。筆者曾向華為求證汽車以至雲計算業務是否會受到影響,但截至發稿,華為未有任何回复。
華為目前的庫存情況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華為早前已經加強備貨,在剛發布的華為新一年財報裡,其庫存量已達多年來的歷史高位(上圖)。截至2020年9月,有消息稱華為手機芯片“麒麟”累積了1000萬顆的庫存,預計能支撐半年;另有消息表示,華為的基站芯片天罡累積了約200萬顆庫存,英特爾的CPU和賽靈思FPGA芯片則囤了一年半至兩年的數量。
因此,我們只能基於網上相傳的情況,來推算華為的下一步怎樣走。
華為手中握有的籌碼
那目前華為手上除了原有那引以為傲的研發水平之外,還有什麼牌可以打?
第一個重要的籌碼,是時間。
華為和早前同樣受到製裁的中興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華為擁有龐大的芯片庫存量,所以在短時間內不會陷於無法經營的局面。兩年的芯片庫存,說多不多,但說短也不短。在過去的兩年裡,據悉有多個美國供應商一直在爭取放寬限制,形勢也曾多次出現變化,沒有人知道兩年後是否還會繼續受限。與此同時,華為自己也可以藉這兩年的緩衝期,繼續尋找新的機遇。
第二個重要的籌碼,是資金。
儘管我們上次有提到,華為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曾大跌61.5%,現金與短期投資項目也略減3.7%。但華為的資產負債率仍在相當健康的範圍,現金與短期投資項目也有 3573億人民幣,資金仍然相當充足。況且,華為近年囤積了大量庫存,省下不少芯片採購費用,生產成本勢必會大幅下滑,屆時毛利率將勢必上升,必然對華為的現金流帶來正面影響。
此外,華為在去年以天價出售榮耀業務,這筆交易估計將於明年完成,屆時華為將會有一筆巨額的非銷售收入。況且華為的手機和基站業務均屬重資產項目,他們在2021年的總資產達到8768億元人民幣;假設華為真的要再次斷臂求生、出售業務,也能換來天文數字的非銷售收入。換句話說,如果說小米準備用100億美金造車的話,華為要造車更非難事。
簡單來說,短期之內華為仍然會有相當充裕的時間和充足的現金流,足以支持華為作任何嘗試,開拓任何有前途的新業務,藉此抵銷被卡脖子導致的損失。
最受影響的手機業務
華為真正要面對的問題是:他們的長遠銷售收入,將會隨著手機業務縮減而日益減少。
眾所周知,華為營收佔比最大的業務,仍然是手機。手機業務是華為近年高速增長的火車頭。更重要的是,手機業務產生的資金流,一直為公司的運營、研發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但未來華為手機的銷量將日益萎縮,使華為損失了一個重要的現金來源。
華為消費者業務收入增長幅度(百萬人民幣)
自2014年開始,華為的消費者業務收入,以每年不少於40%的增速增長,到了2018年,消費者業務收入已佔華為每年收入的一半。從2015年開始,消費者業務每年為華為帶來逾2000億人民幣的資金,在2018~2019兩年間,每年新增收入就達千億元。但在華為受到製裁後,手機業務卻受損嚴重:2020年的消費者業務增長急降至2%,收入增幅也急降至156億元人民幣。
華為被迫踏下急剎車,業務增長突然停滯。
即便華為的手機芯片庫存相當充足,仍然可以生產手機;但庫存芯片使用的2020年的先進製程,捱到兩年後早就落後,無法為華為手機提供足夠的競爭力。華為如果要推出高端手機,並藉此繼續推動消費者業務的發展,就只能使用傳聞中為華為特供的4G版本驍龍888。
這一點,對華為來說卻相當噁心。由於目前華為仍保有相當強勁的手機銷售渠道,即使他們只能賣4G手機,估計也能大賣。但如果華為繼續在國內力推4G手機,不但減慢了5G在中國的普及率、傷害運營商的5G業務、進而傷害華為自家的5G基站業務,還會傷害高度依賴5G發展的雲計算業務。這樣的話,華為的手機業務將會變成“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雞肋。
消費生態系統的兩難
雖然如此,胡厚崑在財報發布會表示,計劃中的旗艦機型目前還會按照原計劃推出。畢竟他們在早前剛推出了全新手機操作系統鴻蒙OS、以及為取代GMS而設的 HMS 移動設備生態系統。他們也必須通過新的手機,吸引開發者繼續支持這些生態系統。
自小米推出廉價手機開始,國產手機的硬件業務向來都不怎麼賺錢。榮耀總裁趙明曾坦承:中國硬件公司綜合硬件淨利潤率,能夠達到5%的公司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事實上,手機廠商賺的利潤,很大程度上來自手機背後的互聯網生態。余承東去年曾表示,去年華為在相關的生態系統中,賺得高達50億美元(約328億元人民幣)的收入,淨利潤更是相當高。
可見,手機生態才是華為消費業務當中最重要的一環。畢竟鴻蒙OS的分佈式計算構想還是相當有意思的,而HMS如果能搞起來,也能獲取相當大的收入。再配合原來開放給第三方廠商的HiLink智能家居(上圖)以及可穿戴設備生態系統的組合拳,未來華為的消費生態系統,相信能為華為提供可觀的長期回報。
可是正如先前我們也提過,華為的1+8+N的消費生態系統,本是圍繞手機打造而成的一整套用戶生態,但華為手機業務面臨萎縮之時,1+8+N的生態前途又如何?儘管華為曾表示,鴻蒙OS將於今年覆蓋2億台華為產品,但沒有銷量屢創新高的新款高端手機支持,兩三年後,用戶難免會更換其它品牌的手機,這些依附在華為手機上的各種生態,也將無以為繼。
當華為無法源源不斷推出自家的手機,他們就只能寄望於其它手機廠商參與華為的生態圈。可是,華為在2019年被捲入地緣政治風暴後,並沒有趁著人人自危的時機遊說國產手機廠商的支持,現在其他手機廠商均忙於瓜分華為的份額,更難指望他們願意與華為合作。以中興為例,他們早前就表示,2021年不會採用鴻蒙OS,更何況是其它出貨量更大、實力更雄厚的手機廠商?
沒有手機支持的華為智能家居,到底能走多遠,實在難以預料。
因此有消息指出,華為準備用有限的芯片無限延長手機業務的生命週期,並已預留了部分麒麟9000芯片,用於P50和Mate50等後續高端機型。儘管如此,華為目前畢竟芯片數量有限,加上華為已賣掉榮耀,未來華為手機的出貨量難免大減,消費者業務的收入必然驟降,長遠的發展空間勢必受到影響。
基站業務與“愚公移山”
華為另一個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運營商業務,其增長雖然同樣受到影響而放緩,但估計不會像手機一樣,在短期內出現嚴重的倒退。
畢竟基站業務與手機完全不同。手機的出貨量是千萬等級,而且每年都需要迭代,所以必須使用先進製程,才有足夠的競爭力。但目前全中國5G基站累計才71.8萬個,其迭代速度遠遠慢於手機,因此華為基站芯片2年的庫存,足以支持其基站業務正常運轉。至於兩年後的情況,到底是華為會被解禁,還是會受到更大的壓力?真的無人能夠預測。
但華為不可能坐等天上掉餡餅。因此,早前有傳華為所謂的“塔山計劃”,希望在2020年,打造一條45nm的12寸不含美國元素的生產線。筆者先前就曾分析過,“塔山計劃”難度之高,有如“愚公移山”。可是,它也絕非“緣木求魚”或“刻舟求劍”。
因此,我們不排除華為能在2年後,真的能搭建一條28nm的生產線,為華為生產5G相關的芯片。
所以,塔山計劃是華為不得不採取的手段,但也是最無可奈何的手段。儘管基站對芯片製程要求相對較低,但這並不代表毫無要求(上圖)。兩年後,當華為的芯片庫存全部耗盡,即使他們真的成功搭建出完全沒有美國技術的28nm生產線,來生產自家的芯片,但在兩年後的主流基站芯片,可能已經升級至7- 10nm級別了。
換言之,即便華為在兩年後真的能生產基站芯片,但其競爭力也難免會大幅下滑。
最被低估的專利事業
由於華為的手機和基站兩大業務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他們早就積極佈局,要開拓新的營收板塊。華為是目前5G專利賽道上的領導者之一,甚至在某些計算方法上,更是唯一的領導者,所以在今年年初,華為就發布了《創新和知識產權白皮書2020》,不少人因而猜測華為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高通?沒想到,華為卻提出一個比起高通等對手更低的費率。
為什麼華為在如此困難情況下,仍然不願意收取更多的專利費用?根據華為的說法:華為主要還是經營產品的公司,主要收入來源還是產品和服務,並沒有把知識產權當作主要收入來源。關於華為為什麼要收取如此低的費率,以及這個費率是否過低的問題,請參考筆者在《為什麼華為不想當“專利大魔王”?》中的分析,這裡不再贅述。
可是,坊間卻嚴重低估了專利費對華為的重要性。
華為自己預計,他們在2019~2021三年的專利相關收入約在12~13億美元(約78.8~85.4億元人民幣)左右。考慮到手機廠商在2019開始才陸續推出5G手機,所以這兩年的5G專利費率會相對較少,所以寧南山根據平均每年15億部智能手機出貨量來推測,華為未來每年最多可收37.5億美金(約246億元人民幣)專利費,不過實際收到的應該會比這個數目低不少。
高通專利費以及其稅前利濶。圖片來源:高通。
華為每年能拿到20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專利費,與其每年接近9000 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收入相比,無疑是九毛一毛。可是,往往很多人卻忽略了一點,就是專利費只有研發成本而沒有生產成本,所以利潤率相當高。以高通的專利授權業務(QTL)為例(上圖),其稅前利潤率(EBT)就高達68%。如果每年華為真的能拿到200億元的專利費,以68%利潤率計算,利潤高達136億元人民幣。
雖然華為每年的銷售收入高達9000億元,但實質的營業利潤卻只有725億元。考慮到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示“沒時間”收取專利費,只要華為每年能從專利費上多得 136億元,就足以使他們的營業利潤增加18.75%。在不久的未來,華為如果繼續受地緣政治影響,銷售收入持續下降,那專利費用的重要性將只會越來越高。
這一筆專利費,雖然不足以支持華為的快速發展,但足以支持華為不會倒下。換言之,華為在未來的真正關鍵,不是“如何活下來”,而是“如何活得精彩”。
因此,華為仍然需要積極開拓新業務,才能進一步擴大投資,增加發展的空間。
雲計算帶來的特大機遇
華為在去年開始大力推動企業業務,賦能傳統行業、實現自救,因而才有“華為要養豬了”的說法。華為的企業業務,在2020年的逆境中,錄得11.8%的增長,也是唯一一個實現兩位數增長的業務板塊。
而這塊業務裡最重要的一環,莫過於華為雲及其背後的雲計算市場。
胡厚崑在財報發布會裡表示,2020年華為雲業務同比增長168%,遠遠高於華為企業業務的11.8%增長率。而且據中國信通院預測,2023年全球雲計算市場將達3500億美元(約2.3兆億人民幣),每年平均增長率達18%;而中國的公有云市場,2019年增幅就達到57.6%。
可見,雲計算背後的市場,是一塊前景無限的新市場。但很多人也知道,雲計算市場也是一塊投資額巨大、回本期極長的新市場。有報導稱,阿里雲在2008年成立,2020年第四季度(自然年)才實現盈利。而全球最大的雲計算廠商,亞馬遜的AWS,也足足等了10年才盈利。
阿里雲的收入增長
不過,雲計算市場的回本期長,原因是它需要大筆的前期投入,而不是它無法帶來即時的收益。以阿里雲為例,雖然他們長時間不賺錢,但其收入一直以驚人的幅度增長(上圖),他們先前一直賺不到錢,只是因為阿里雲的體量不夠大而已。同樣的,亞馬遜AWS為什麼10年後才盈利?據分析指出,這不是雲計算業務賺不了錢,只是因為研發成本太高而已。
可見,只要雲計算業務的規模足夠大,收入和利潤增幅就很可觀。以微軟為例,他們在2014年力推雲計算業務之後,2020年,智能雲業務全年賺得183.24億美元的營業利潤(約1200億人民幣)。據福布斯預測,隨著5G商用時代的正式開始,新興的工業互聯網、智能農業等行業商機,將會進一步推動微軟雲計算的發展。
華為在2005年就已推出華為雲,比阿里雲(2008年)和騰訊雲(2009年)都要早,但他們卻直到2017年才開始發力,宣布成立雲與計算BU,結果被坊間嘲笑為“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不過,華為雲目前已取代騰訊云成為中國第二大公有云,也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公有云。
雲端之上的陰霾
試想一下:阿里雲2020年在中國公有云市場的市佔率為40.3%,全年總收入約400億人民幣;而華為雲佔17.4%,估計去年收入能達到150~180億人民幣左右。先不要說華為雲在2020年同比增長達168%,即使按中國信通院預測每年增長18%推算,10年內,雲計算將會成為華為另一個收入逾1000億人民幣的業務。
另一方面,華為在中國的5G領域深耕多年,華為雲將會比亞馬遜和微軟有更大的發展優勢。畢竟華為作為網絡基確設備供應商來說,行業業務才是老本行;當中國正式進入5G時代,華為也即將收割這些唾手可得的重要行業商機,也勢必推動華為雲業務的發展。
另一方面,雲計算也需要芯片,物聯網設備也需要芯片。亞馬遜才發表自研的服務器芯片,受到產業高度重視。華為也提早佈局了雲計算芯片,進而實現端到端的完整佈局:目前他們擁有鯤鵬(基於Arm的服務器芯片)、昇騰(人工智能芯片)、凌霄(物聯網芯片)和以“小海思”為首的各種安防芯片。華為在芯片端的競爭力並不輸其它對手。
本來華為多年來苦心經營,終於等到雲計算進入收割期了,沒想到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就連華為雲業務也出現前景不明的陰霾。
華為在2020年受到的新一輪限制,讓其無法繼續生產先進製程的鯤鵬和昇騰芯片。據消息指出,英特爾已得到向華為供貨的許可,由於目前不少華為服務器也在使用英特爾芯片,所以相關業務理應不會受太大影響。但沒想到剛踏入2021年,地緣政治形勢再次出現變化,先前英特爾取得的許可遭到撤銷,後來更傳5G或云計算相關的設備也將受到限制。
與此同時,華為本已升格為BG(業務集團,屬華為一級部門)的雲與計算業務,突然被降回BU(業務單元)。外界對此看法不一:有人認為是華為雲的一個撤退信號,也有人認為是更為聚焦,更有利於華為雲的發展。但正如虎嗅編輯張雪在《余承東虛晃一槍》中所言,這也側面反映了目前華為對雲業務的猶豫和搖擺。
儘管我們相信,華為應該有足夠的服務器芯片庫存,在一段時間內繼續擴張勢力。但在兩年後又如何?情況將不得而知。
我們並不排除華為可通過中國的供應商,採購整套服務器設備,甚至租用雲計算基礎設施供應商(IaaS)的服務,繼續為華為雲提供支持。但即便能以此繞過限制,其自主性、靈活性以及利潤空間也會受到影響,阻礙華為雲的長遠發展。
燒錢造車,風險巨大
因此,有不少分析再次把華為的未來,聚焦在他們近日高調宣傳的汽車板塊上。畢竟美國的製裁,目前僅限於先進製程、5G與雲計算,尚未幅蓋到汽車板塊。
即使華為真的無法自己生產先進製程芯片,第三方仍然可以“合法”地向華為供應相關的車載芯片(曾有消息稱比亞迪將會與華為合作開發車載麒麟芯片),華為更可以把鴻蒙OS轉移到汽車上,為原來的手機生態續命。
更重要的一點,是華為已把汽車相關業務交給了消費者BG的余承東負責。要知道余承東何許人也?除了曾帶領華為無線網絡產品領先歐洲友商之外,近年更帶領手機業務快速崛起,可以說是華為最重要的干將。故此,儘管我們仍然沒有足夠證據證明華為肯定要自己造車,但有多個消息源非常肯定地告訴Odin:華為真的在計劃造車。
但反過來看,華為既不是沒錢、也不是沒技術,為什麼不像小米一樣,放膽宣布造車呢?原因其實很簡單:計劃造車容易,落地造車卻相當困難。
汽車產業向來被譽為現代工業製造皇冠上的明珠,是高度重資產的行業,也是全球最燒錢的產業之一。車企需要在前期投入巨量資金,但回本期極長;任何企業要進入汽車行業,很可能在顆粒無收的情況下,持續虧本10年以上才有機會回本(上圖)。
以國內著名新能源汽車廠商蔚來為例,據消息指出,它在過去三年間累計虧損488億元,未來每年預計仍需募資約百億元投資於廠房等固定資產。直到 2020年,蔚來終於實現約19億元毛利潤,但仍然錄得53億元淨虧損。即使特斯拉在2020年實現了接近2000億人民的營收,但不要忘了特斯拉燒錢燒了十多年,現金流一度轉負,馬斯克更曾坦承,離破產僅差一個月。
雖然筆者認為以華為目前的現金能力,並不是沒能力長時間燒錢;但目前智能汽車賽道仍然相當不成熟,也沒有人知道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胡亂燒錢,風險相當巨大。畢竟華為現在難以像小米一樣,通手機業務產生源源不絕的資金流,以對沖汽車業務每年逾百億元的虧損。如果華為無法開拓新的營收手段以支持汽車,其風險之高,有如把所有資金 all-in在汽車產業之上。
畢竟華為鋪墊良久、正進入收割期的雲計算市場,突然變得前景不明。如果華為貿然在汽車產業上長期燒錢,沒有人知道未來華為的汽車業務會否再受地緣政治因素牽連。到時他們可能要面對的,將會是血本無歸、一敗塗地的可怕情景。
華為何以要幫車企造好車?
那華為何以想幫車企造好車?最大原因是:現階段為車企提供智能汽車方案,在短期之內就能變現。
被英特爾收購了的Mobileye,是目前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頭部企業。他們在 2020年就錄得接近10億美元(約65億人民幣)的收入。100億人民幣不到的收入自然無法與華為手機業務相比,也難以與特斯拉的汽車業務相提並論,但類似Mobileye這樣的方案,其前期投資也遠遠比造車要低,而利潤率卻遠遠比造車要高。
這對華為來說,無異是進可燒錢造車、退可收取穩定回報的理想業務。
因此,華為的對外口徑一直是“華為不造車,聚焦ICT技術,做智能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後來更流出了一份由任正非簽發的文件:“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這些人會不會被調去汽車部門?沒有人知道(笑),但也沒人相信華為說的話。畢竟上述文件“從發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3年”(上圖),就被不少人詮譯為“不造車,限期三年”而已。
為什麼儘管華為老說自己不造車,但大眾老是不相信?因為華為有多次類似的“打臉史”。很多人記得,華為多次表明不做手機業務,結果華為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他們也多次表示不做電視,結果偏偏推出智慧屏。華為曾經忽悠了手機廠商、也忽悠過電視機生產商,這回要輪到車企了嗎?
不過,華為目前的汽車相關業務情況更為複雜:畢竟華為幫助造好車的“手段”,就是類似英特爾與Mobileye的全棧智能方案。這種全方案軟硬件耦合度偏高、封閉性高,不利於車企自主研發和差異化調整,必須依賴華為的技術支持。車企本來就擔心被華為當作代工廠使用,無法研發自己的智能技術,更不想華為把車企的汽車技術學會了,在“三年限期”後反過來成為自己的最大競爭對手。
因此,儘管華為高調進入智能汽車產業後,被受財經界看好,但據消息指出,汽車產業本身與華為合作時相當謹慎,更有車企內部員工對筆者透露,華為根本不知道汽車產業想要什麼。目前筆者也無法預料,華為未來在汽車產業的發展,到底能走多遠。
雖不易高速增長,但絕不輕易倒下
華為雖然被各種不利因素所包圍,但並不代表華為的處境相當困難。筆者剛才就說過,華為既有時間、又有資金,而且目前並沒有迫切的危險,即使在華為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他們仍然可以走眾所周知的最後一步:轉型成類似Arm這樣的IP公司。
假設在最差情況下,華為不得不放棄硬件業務,但他們仍可專注於研發,增加他們在5G賽道上的發言權,並通過專利費用維持經營。
先前我們就說過,華為在充足的5G專利支持下,即使躺著什麼也不做,單靠專利費也能每年賺上百億元的稅前淨利。隨著5G技術在各個行業板塊上推進,華為在專利費的收入只會愈來愈多,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此外,華為也能成為科技賽道上的天使投資人,活用巨額的資金和技術,協助中國初創科技企業。
畢竟華為轄下的哈勃投資,其投資回報率高達26倍,賬面浮盈18億元以上,並有多家公司已準備上市(上圖),更被指“業績堪比頂級VC”。無疑哈勃投資的出色業績,一定程度上源自華為的巨額採購,但華為也會直接派技術團隊,加速初創企業在技術上的成長。所以,華為仍可通過在這些企業上投入資金和技術,也能賦能行業發展,並藉助這些企業的業績增長,成為華為的另一個全新業務板塊。
可見,華為無論是繼續發展5G專利賽道,還是專注於投資有前途的企業,他們仍然可以活得很好。儘管華為已不可能保持昔日的驚人增長速度,但也絕不可能就此倒下。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華為這一時之挫,也許會在短期之內阻緩了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但長遠來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在近十年來,中國通信產業過度依賴華為,這不但不健康,甚至可以說是相當危險;而這次地緣政治風波,也正反映了中國科技產業所面臨的問題所在。
對中國科技產業的意義
財經界向來有一句警語:“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裡。”意思是投資者切勿把資金all-in在少數的公司,而要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中國科技產業也有著同樣的情況。眾所周知,華為在中國電信產業裡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獨步全球的基站業務,在5G專利上與高通平分秋色,在高端手機市場力抗蘋果。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由於華為這個目標太扎眼,當受到地緣政治影響,難免首當其衝,遭到針對性打擊。
如果中國科技產業僅由少數頭部企業一家獨大,當這些頭部企業業務受到衝擊,其震動波自然波及整個產業。試想想:如果國內車企最終採用華為的全棧智能汽車方案,如果華為再進一步遭受封殺,這會對中國的汽車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所以在最惡劣的情況下,華為真的只能成為IP公司和天使投資人,他們仍能通過手上的資金和技術從另一個角度賦能行業,成為科技產業的黑土地。也許通過這樣的手段,更能分散原來過度集中的科技產業,在越來越嚴竣的地緣政治局勢下,不但更為安全,也更有利於中國的長遠發展。
畢竟中國目前需要的,是有更多科技企業能成為另一個華為,而不是希望華為能成為“中國的三星”,也不需要華為成為“中國的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