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3D打印的生物反應器中培育出微小大腦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和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的科學家們在一個微小的3D打印系統中種植了少量的可自我組織的腦組織,即所謂的有機體,可以在它們生長發育的同時進行觀察。這項工作由AIP出版公司在《生物微流體學》上進行了報導。
目前對生長中的器官體進行實時觀察的技術涉及使用商業培養皿,在玻璃底板上有許多孔,置於顯微鏡下。這些板子價格昂貴,而且只與特定的顯微鏡兼容。他們不允許流動或補充營養介質的生長組織。
最近的進展使用了一種被稱為微流體的技術,其中營養介質通過連接到微小平台或芯片的小管子輸送。然而,這些微流控設備價格昂貴,製造難度大。目前的進展是利用3D打印技術創建一個可重複使用且易於調整的平台,其製造成本僅約5美元。該設計包括用於生長有機體的成像井和微流體通道,以提供支持組織生長的營養介質和預熱。
牙科手術中使用的一種生物相容性樹脂被用於3D打印裝置。將打印的芯片暴露在紫外線下進行固化,然後在將活細胞放入井中之前進行滅菌。在用玻璃玻片封住井的頂部後,通過小的進液口加入研究中使用的營養介質和藥物。這種設計成本明顯低於傳統的培養皿或基於旋轉生物反應器的有機體培養產品,此外,該芯片可以用蒸餾水清洗,乾燥和高壓滅菌,因此,可以重複使用。”
研究人員用源自人體細胞的有機體測試了他們的裝置。他們用顯微鏡觀察了成長中的大腦器官體,並能成功地跟踪它們的生長和發育7天。小小的一點腦組織發育出了一個空腔或腦室,周圍是一個自組織結構,類似於一個正在發育的新皮質。在這一周的時間裡,在3D打印裝置中,器官體核心的細胞死亡的比例比在常規培養條件下要小。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細胞設計保護了正在成長的微小大腦。
這種微流控裝置提供的一個優勢是,它允許培養室的持續灌注,這比常規培養更接近於生理組織灌注,從而減少了類器官核心細胞死亡。研究者希望通過擴大可用井的數量來增加其裝置的容量,其他改進將允許將更多的儀器集成到設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