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不紮針”改口服了,是不是智商稅?
提到玻尿酸,你腦海裡浮現的是高鼻子尖下巴嘟嘟唇的整容臉,還是拿著針準備往臉上紮的醫生?也許有人會說,是自己用過的玻尿酸面膜。如果告訴你玻尿酸可以吃了,並且就在飲料零食裡,你怎麼看?
以後當你走入商店或者打開淘寶想買點零食飲料,看到了玻尿酸氣泡水、玻尿酸酸奶、巧克力,甚至玻尿酸啤酒,這時候的你會搖搖頭心想,“我才不會交智商稅”,還是抱著“反正都吃零食了,不如吃健康一點”的心態,將手伸向貨架、點擊下單呢?
玻尿酸怎麼就能吃了?
2021 年1 月7 日,國家衛健委正式批准由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透明質酸鈉(俗稱“玻尿酸”)為新食品原料的請求,准許其在普通食品中添加使用。
批准後三個月的時間內,“可以吃的玻尿酸”已經爭先恐後搶占市場。
3 月份,網紅品牌漢口二廠推出玻尿酸氣泡水“哈水”,每瓶約為12.8 元。華熙生物親自推出“水肌泉”透明質酸鈉飲品,每瓶售價約7.65 元。其他火熱的還有40 多元一瓶30ml 的玻尿酸口服液,5 元一顆的玻尿酸軟糖。
可口可樂都來湊熱鬧了。2020 年底,可口可樂在日本推出為皮膚乾燥人群研發的茶飲料,含有透明質酸鈉。
接下來零食界“萬物皆可玻尿酸”。在政策推出後,1 月22 日,華熙生物緊跟著就推出了國內首個玻尿酸食品“黑零”,包括咀嚼片、軟糖、西洋參飲、水光飲、燕窩飲等,甚至還有玻尿酸薯片。
那麼讓無數愛美者不僅要往臉上懟,還要吃進身體的玻尿酸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玻尿酸發現於1934 年,哥倫比亞大學的眼科教授卡爾·邁耶在一次實驗中從牛眼玻璃體中提取出一種多醣,將其命名為透明質酸(Hyaluronicacid)。
在國家藥典裡,它被叫做玻璃酸。玻尿酸的叫法則源自一名台灣學者的誤譯。在人體中,透明質酸鈉是一種固有成分,被認為在體內發揮保水、潤滑、促進細胞修復等作用。
提到玻尿酸,大眾的認知停留在醫美整容和外用護膚。其實最初玻尿酸在醫療領域中,應用於各類眼科手術、治療關節炎和加速傷口癒合等。
後因為玻尿酸1個分子能攜帶500倍以上的水分子,保濕能力強悍,後泛用於美容領域,如面部的填充及各類化妝品中。
如今,技術平民化造福更廣大的人群,玻尿酸已經可以輕鬆口服,“吃出美麗健康”。不過說起口服美容,玻尿酸是新人。
口服美容品市場最早興起於海外,如美白丸、抗糖化丸、口服膠原蛋白、葡萄籽提取物、預防紫外線的美容酸奶、防曬的美容果凍、預防脫髮的軟糖等都來自日本、美國等國。
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口服美容市場,食用玻尿酸也最早源於這裡,1996 年日本正式將玻尿酸列為了食品添加物。
2000 年以後,其他國家也陸續允許玻尿酸添加在食品或膳食補充劑中,目前美國、英國、加拿大、捷克、巴西等國家均有多款含玻尿酸的保健食品上市。
中國在2008 年批准玻尿酸為新資源食品, 使用範圍為保健食品。在11 年後,進一步證明了食用安全性的玻尿酸,於2021 年1 月,正式擴大適用範圍為乳及乳製品,飲料類,酒類,可可製品、巧克力和巧克力製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製品)以及糖果,冷凍飲品。
國內口服美容品市場,歷史可謂不短。從甄嬛傳被網友戲稱為“東阿阿膠傳”,到記憶裡“做女人真好”的太太口服液的廣告聲,口服美容一直是我國女性的追求。不過在國內保健品市場興起衰落的故事裡,太太口服液已經難覓身影。
產品在換,對口服美容的追逐不變。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我國口服美容類產品增速較快,2019 年市場規模達149 億元。智研諮詢數據顯示,預計中國口服美容市場2022 年將達238 億元。
在小紅書上,關於口服的營養品的筆記有超過10 萬篇,其中也不乏有很多明星推薦,讓人覺得明星保養得當的秘籍在於這些口服保健品。吳昕就曾在觀察類綜藝中,熬著夜但一把一把地吃各類保健品和口服美容產品。
口服多少能有點用?
不過這些產品的效用一直是一個謎。
在國內,2013 年多家膠原蛋白口服液品牌被爆未添加膠原蛋白,央視《焦點訪談》公開質疑膠原蛋白口服產品的有效性,還曝光一些主流品牌的膠原蛋白的成本只有2 毛錢1 克,算下來一瓶的成本也就4 塊錢,而產品的銷售高達百元。隨後口服美容市場陷入低迷。
在國外,口服膠原蛋白曾被認定無效。2011 年,膠原蛋白巨頭德國嘉利達向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申請批准“水解膠原蛋白保持關節健康”的健康聲明,被EFSA 的科學委員會否決。在EFSA 的科學家看來,膠原蛋白被吃下去之後,和其他蛋白質一樣,也要被消化系統吸收代謝,根本無法保證其能到達關節。
關於玻尿酸口服的效用,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定論。
有很多認為口服玻尿酸是交“智商稅”的觀點,和否定口服膠原蛋白一樣,認為口服玻尿酸經過強大的消化系統後,無法到達皮膚。
接受媒體採訪時,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教授、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所長蔣卓勤直言,玻尿酸並不是人體所需的主要營養成分,通過功能性食品補充的意義並不大,“智商稅”概念居多,護肝養胃、美白抗氧化等功效已超出普通食品概念,屬於誇大宣傳。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在歐美日韓市場,已經進行過口服玻尿酸的人體試驗,有一定護膚功效。2017 年日本東邦大學醫療中心大橋醫院發表在ncbi 的文獻稱,其採用了60 位志願者,進行了為期12 週的雙盲含安慰劑實驗。實驗結果經顯微照片顯示,服用玻尿酸組明顯皺紋減少,可見皮膚紋樣及水潤度改變。
至此,如果觀察玻尿酸整體的發展脈絡,可以看到高端醫療技術到尋常消費市場的清晰邏輯。
最早期發現和提取玻尿酸,使用的是從牛眼、雞冠中提取玻尿酸的動物組織提取法,成本高、效率低、質量差,無法推廣使用。
後國內國外研創出微生物發酵法,提升了玻尿酸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程度。
到現在,以用途將玻尿酸原料分級,料可分為食品級、化妝品級和醫藥級。食品級和化妝品級技術難度和質量要求較低,醫藥級最高。
醫藥級玻尿酸運用於醫美主要以注射形式,價格略貴,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水光針”,小分子透明質酸原液注射入真皮層;另一種是玻尿酸隆鼻墊下巴等,加入交聯劑後的玻尿酸變成凝膠狀,注射進面部充填塑形。
而隨著技術進步,如今化妝品級的玻尿酸價格已降至每公斤幾千元到幾萬元之間。主打玻尿酸的護膚品、面膜等產品也都成為平價商品,擺在了萬千愛美人士的化妝台上。
口服玻尿酸原料價格也已經撐得起平價市場,更能讓企業有利可圖。
從10元的玻尿酸氣泡水和玻尿酸企業財報均超過90%的毛利率來看,“保濕聖品”在不遠的未來可能隨時可得,人人的臉蛋都將水噹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