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43萬年前小行星撞擊的證據
由肯特大學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南極洲發現了源自外星的顆粒,其指向該大陸的一次中型小行星撞擊。研究人員認為撞擊發生在大約43萬年前,這些粒子是在南極洲東部毛德皇后地的沃爾納姆菲耶萊特山頂發現的。
被發現的顆粒被稱為凝結球,表明43萬年前一顆直徑至少100米的小行星高速撞擊了冰層。撞擊引起了爆炸,產生了一股融化和汽化的隕石物質,這些隕石物質散落在南極冰原上並沉澱下來。研究論文的作者表示,這是地質記錄的重要發現,因為這類事件的證據非常稀少。
證據的稀缺主要是由於識別和描述撞擊顆粒的難度很大。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很確定人類祖先沒有目睹爆炸。研究報告合著者馬修·根格博士說,一顆只有幾十米大小的小行星或彗星在低空爆炸,其能量可與核爆炸相似,以兆噸為單位。小行星在低空的大氣層中爆炸比產生隕石坑的小行星更常見,但卻最難提前發現。
這次的碎片,是通過分析極少量的不同化學元素,從山體上化驗出來的。研究人員在碎片中發現了高鎳含量和獨特的氧氣信號,使他們能夠確定一個大致的撞擊日期,並突出了回收顆粒的外星性質。團隊科學家還認為,這項研究凸顯了重新評估中型小行星所帶來的威脅的重要性。這種大小的撞擊將在大面積範圍內具有高度的破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