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急什麼?外賣並非印鈔機尚需尋找新的變現神器
2021年3月26日,美團(03690.HK)發布2020年業績公告,全年營收1147.9億,同比增長17.7%;經營利潤43.3億,同比增長61.6%;淨利潤47.1億,同比增長4.1 %。2020年Q3經營利潤達67.2億,Q4經營虧損28.5億,環比相差96.8億,同比相差42.8億(2019年Q4經營利潤14.2億)。
美團急什麼?
作者|Eastland
美團在財報中表示,“我們進一步加大業務擴張力度以滿足消費者不斷增加的需求而導致新業務部分虧損擴大”。具體而言,在2020年Q4,“美團優選”覆蓋了全國2000多個市;“美團閃購”日峰值訂單達到450萬;採取自營模式的“美團買菜”在一線城市覆蓋密度持續增加,用戶及交易量快速增長……
四季度虧損的原因找到了,投資者不禁要問:美團急什麼?
乍一看,外賣挺賺錢
1)兩個營收劃分維度
2020年,美團營收1147.9億,同比增長17.7%。分為三個部分:外賣收入662.7億,佔比57.7%;到店/酒旅收入212.5億,佔比降至18.5%;新業務(零售、共享單車及B2B供應鏈服務)收入272.8億,佔比升至23.8%。
根據收入類型,還可將營收分為三類:佣金、在線營銷(即廣告)、其它服務及銷售(包括利息收入)。
2018年,美團佣金收入470億,佔總營收的72.1%;2020年佣金收入增至742億,佔總營收的比例降至64.6%;
2018年,在線營銷收入93億,佔總營收的14.4%;2020年在線營銷收入189億,佔總營收的比例增至16.5%;
2018年,“其它服務及銷售“收入為88億,佔總營收的13.5%;2020年該項收入達217億,佔總營收的比例增至18.9%;
佣金體現平台屬性,為商家及消費者提供便利,促成交易、保障履約。在線營銷收入體現互聯網屬性,畢竟,廣告是互聯網流量變現的首選路徑。
2)誰對營收增長貢獻大?
2020年外賣收入662.7億,較2019年淨增114億,增幅為20.8%,對總營收增長的貢獻率達66.2%,仍然是推動業績增長的絕對主力;
受疫情影響,2020年到店/酒旅營收同比下降10億,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為負5.9%;
新業務異軍突起,2020年收入273億,同比淨增69億,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為39.8%。
從收入類型看,佣金對營收增長的貢獻大不如前。2017年佣金收入280億,同比淨增178億,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達84.9%;2020年佣金收入742億,同比淨增87億,增幅降至13%,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為50.3%。
在線營銷及其它業務收入分別淨增31億、55億,擔起營收增長“半邊天”。
百度曾大舉投入外賣,希望探索“從賺廣告費到賺佣金”的道路,終因缺乏整合線下資源的能力而告失敗。而美團外賣從“賺佣金”到“佣金、廣告費都賺”順利得多。字節跳動步百度後塵,涉足社區團購,也是“從賺廣告費到賺佣金”的路數。
阿里、攜程、京東、美團並非“純互聯網公司”,而是運用IT技術提高線下資源配置效率,然後從增量中分一杯羹。
賺廣告費、提供增值或運營遊戲的“純互聯網公司”,搭建平台、促成並全程參與交易、最終賺取佣金,幾乎沒有成功案例,從騰訊、網易做電商到房天下做中介,再到汽車之家賣車……字節跳動未必能破例。
外賣是印鈔機?非也!
或許有人看到美團外賣“狂賺586億佣金”,會以為發現了“印鈔機”。殊不知,美團外賣根本不賺錢,甚至在賠錢!
1)交易金額、筆數
2019年,美團外賣交易金額、交易筆數分別達到3927.2億元、87.33億筆,同比增速分別為38.9%、36.5%。
2020年,美團外賣交易金額、交易筆數分別達到4888.5億元、101.5億筆,同比增速分別為24.5%、16.3%。疫情對外賣筆數增長影響更大,合乎邏輯。
2)佣金、廣告費都賺
2020年,美團外賣663億收入,包括585.9億佣金、75.7億廣告收入。
2019年Q1,99億佣金佔外賣收入的92.7%;2020年Q2,127億佣金只佔外賣收入的87.5%;
2020年Q4,佣金、廣告收入分別為191億、24億,佣金佔外賣收入的88.5%。
商家在美團投放廣告,表明對轉化率、投入產出比的認可。商家顧客盈門美團可以收取更多佣金。如果說廣播/電視台、戶外媒體、百度、騰訊、字節完全是在替客戶打廣告,美團至少有一半是為自己打廣告。這是“既賺廣告費又賺佣金”的平台特有優勢,比如阿里,被認為是“中國最大的廣告公司”。
還有一層:佣金是商家被動支付、廣告是商家主動投放。無論什么生意,讓顧客心甘情願主動掏錢,都是好事。
通過後面的分析得知,如果不是賺到這76億廣告費,單靠佣金,美團外賣業務是賠本的。
3)實際佣金(率)
2020年,美團外賣披露佣金收入達586億,名義佣金率為12%。啥叫“名義佣金”?因為在支付487億騎手成本後,美團實得佣金99億,實際佣金率為2%(低於主流電商平台)。
美團外賣名義佣金中80%以上是騎手成本,2019年、2020年分別為410億、487億,分別佔名義佣金的82.7%、83.1%。
截至2020年末,共有950萬騎手從美團獲得收入,其中230萬來自貧困地區。說“狂賺586億”,不能不提“狂發487億”。
2020年,美團外賣平均客單價升至48.2元,平均每單收取佣金5.77元(2019年為5.69元),平均每單支付騎手成本4.8元(2019年為4.71元),美團淨得0.98元(2019年淨得0.99元)。
餐館以堂食形式提供服務,房租約佔“流水”的10%、服務員工資不低於20%,合計至少佔收入30%,遠高於外賣名義佣金率(如美團的12%)。如果承擔不起這12%,那30%的房租、服務員工資就更承擔不起。
4)賺三毛錢,靠的還不是佣金
美團外賣效益呈明顯季節性波動:
Q1為全年低谷(與春節有很大關係),2019年、2020年均出現虧損。2019年每單虧9分錢,2020年儘管受疫情影響每單只虧了5分錢;
Q2為全年高峰,2019年、2020年每單經營利潤分別為0.36元、0.56元;
Q3、Q4經營利潤大幅回落,但2020年後兩季效益明顯好於2019年。
總之,在特殊的2020年,美團外賣獲得這樣的經濟效益,很不容易。
外賣業務鏈條長,從線上到線下再到線上,幾經反复。用戶用攜程APP訂好酒店,攜程可以等著收佣金了。用戶訂了一套餐,美團的工作才剛剛開始,一面確認餐館能按時完成加工、一面安排騎手取餐、送餐路線,一面還得隨時讓用戶知道進程……由於毛利潤率接近80%,攜程客單毛利潤有幾十元。
2020年,美團外賣完成101億單,每單淨佣金0.98元,每單經營利潤0.28元。如果不是76億廣告收入,美團外賣業務鐵定賠錢(廣告業務毛利潤率很高)。
換了不太會精打細算的純互聯網公司,每單虧10塊錢不是玩笑。#美團、餓了麼,都不容易#
美團急什麼?
2020年,美團開始披露三大主要業務獨立核算出來的經營利潤。下面這張圖給我們三個觀感:
一是到店/酒旅盈利能力驚人:在2020年Q1的非常形勢下,居然獲得6.8億經營利潤,利潤率22%;其餘三個季度利潤率都在40%以上;全年經營利潤81.8億,利潤率38%。
二是外賣業務本身盈利能力低下:2020年完成101.5億單,經營利潤28.3億,利潤率4.3%。要不是外賣業務獲得76億廣告收入,這個部分是虧損的!
三是新業務拓展力度超強:Q1虧9.6億、Q2虧14.6億、Q3虧20億、Q4虧損60億,全年虧108.5億。這絕不是經營上出了問題,而是美團的戰略性選擇。
認知能力一般的投資者,還停留在“美團外賣是印鈔機”這個水準。其實,美團送外賣的邏輯是:沒指望賺錢,不賠錢就不錯,宗旨是獲客/流量,然後通過廣告、酒旅等業務變現。
美團到店/酒旅業務非常成功,但做到每年3.5億間夜,80多億經營利潤已接近“天花板”,迫切需要找到能有效利用外賣、共享單車等高頻業務帶來流量的新業務。
當投資人發現外賣根本不賺錢,就是個導流工具;除到店/酒旅外找不到新的變現“神器”,約2萬億港元的估值將難以為繼。
網約車是一個選項,但滴滴佔據先發優勢、各地監管政策尚未明朗、安全及隱私等棘手問題沒有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於是閃購、社區團購等新業務被寄予厚望。
這就是美團不惜燒錢拓展新業務的原因。
值得欣慰的是,新業務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美團的優勢,即從送100億單外賣不賠錢中體現出的強大運營能力,在中國互聯網圈沒有之一。